金融家的目标应是,在公正和审慎的基础上确保足够的收入;合理控制支出;在必须使用信贷的情况下,通过清晰透明的操作流程、精确的财务计算,以及保持资金的稳定性,为现在及未来的信贷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埃德蒙·柏克
(Edmund Burke),《反思法国大革命》(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1790年
1.1 探究全球金融市场:参与者和竞技场
1.2 思考为何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跨国公司的经营
1.3 研究国际金融管理和国内金融管理的区别
1.4 挖掘公司经营全球化的步骤和过程
本书聚焦于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跨国公司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NE)是指那些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无论是营利性公司(for-profit company)还是非营利性组织(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这些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subsidiary),或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来展开其商业活动。
我们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家初创的数字化企业可能迅速就能将业务扩展至若干国家,甚至在几个小时内就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在这个时代,全球上市公司数量正在缩减,强大的竞争对手正在新兴市场中崛起,而且“创意公司”(idea firm)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全球市场正在见证这一变革——激进的、颠覆性的、迅猛的,无论你偏好哪种表述。变化不仅包括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涉及全球新冠疫情之后各国政府为实现经济持续复苏的种种努力,还包括数字货币的引入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2021年,萨尔瓦多成为全球第一个将比特币这种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作为法定货币(legal tender)的国家。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跨国公司面临的诸多变化,从国际金融界改变其过去50年的全球基准利率(LIBOR),到全球新冠疫情期间货币波动性的变化,再到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沙特阿美)进入公开证券市场。可以说,变化是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特征。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要求世界各地的企业管理者和政府领导人识别并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市场中潜在的收益波动和风险变化。这些风险虽然源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性环境,但其实质是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在追求公司目标和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同时,公司管理层需要有效应对和管理这些复杂多变的金融事务。
本章概述了全球金融格局,包括外汇市场和各类金融机构,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本规则和专业术语;接下来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基本原理,这是区分国际金融管理
与国内金融管理的关键因素;最后介绍了企业走向全球化的不同路径。本章章末的迷你案例“全球金融科技”,分析了金融科技如何革新金融功能和服务,如何有力地突破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准入和金融包容性障碍,同时探讨了金融科技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政治和制度构建方面的众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