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化会影响一个国家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汇率变化的传递效应可以简单表述为,汇率变化会改变进口和出口的相对价格,而价格变化会通过影响需求价格弹性改变需求量。尽管这个理论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的全球业务十分复杂。
部分国家有时会故意对本币进行贬值,以应对持续和相对巨大的贸易逆差,提高其出口货物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然而,这种竞争性贬值通常被认为是对本国经济有害的举措,因为它会使进口货物和服务相对更加昂贵。那么,故意贬值本币以改善贸易差额的逻辑和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呢?
国际经济分析将贸易差额的调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货币合同期(the currency contract period);②汇率传递期(the pass-through period);③数量调整期(the quantity adjustment period)。图3.6展示了这三个阶段。假设在贬值之前就已经存在贸易逆差,那么在 t 1进行贬值会导致贸易差额在最终改善之前继续恶化。图3.6所示的调整路径呈现出一个扁平的“J”形状。
图3.6 汇率对贸易差额的调整:J-曲线
在第一个阶段,即货币合同期,本币意外贬值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为所有的出口和进口合同已经生效。在这些协议下运营的企业,无论是赢利还是亏损,都必须履行它们的义务。假设美元突然贬值。大多数出口产品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多数进口产品是以外币计价的。美元突然贬值会导致贸易逆差在 t 1 增加,因为美国进口商支付进口账单的成本会上升,他们需要花更多美元购买所需的外币,而美国出口商赚取的收入则保持不变。然而,几乎没有理由认为美国大多数进口产品是以外币计价的,而大多数出口产品是以美元计价的。
贸易差额调整过程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为汇率传递期。随着汇率的变动,进口商和出口商最终必须将这些汇率变动转嫁到自己的产品价格中。例如,在美元价值大幅下降后,向美国市场销售的外国生产商不得不承担其国内的生产成本。这意味着该公司需要以更高的美元价格销售其产品,以赚取足够数量的本币。因此,该公司必须提高其在美国市场上的产品价格。随后,美国的进口价格随之上涨,最终,全部汇率变动将转嫁到价格中。同样,由于美元变得更便宜,美国的出口价格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来说更便宜。然而,对于美国的出口商来说,他们最终产品的许多投入品实际上可能是进口的,这抵消了美元贬值对出口的积极影响。
贸易差额调整过程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数量调整期,这一阶段实现了由于本币贬值而预期的贸易差额调整。随着传递期发生的进口和出口价格的变化,美国及其出口市场的消费者会根据新的价格调整他们的需求。进口价格相对更昂贵,需求量会减少。出口价格相对更便宜,需求量会增加。因此,贸易差额——出口收入减去进口支出——得到了改善。
遗憾的是,上面提到的贸易差额调整过程的三个阶段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即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像美国这样经历了重大汇率变动的国家,贸易差额的调整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经验研究表明,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从 t 1 到 t 2 所经过的总时长为3~12个月不等。复杂的是,在调整完成之前,新的汇率变动往往已经发生。
一个国家的贸易差额实际上是出口收入和进口支出的差额,分别为贸易数量与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乘积。假定出口价格以美元计价,进口价格以外币计价。进口支出可以用以外币计价的支出乘以即期汇率(1单位外币等于多少美元),换算成美元价格。美国的贸易差额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以美元表示。)
美国的贸易差额=(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即期汇率×进口价格×进口数量)
本币贬值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即期汇率的值,从而立即恶化贸易差额(货币合同期)。只有在货币合同期结束并且新的价格反映出汇率变动的部分至全部传导效应后的一段时间内,贸易差额的改善才会显现出来(汇率传递期)。在最后阶段,在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经过一段时间发挥作用后(数量调整期),贸易差额预计将上升至图3.6所示的起始点之上。不管怎样,贸易差额调整需要时间,这是近期的一个议题,详见全球金融实务3.3。
近年来发生的两次主要货币波动,即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后英镑贬值和2017年上半年瑞士法郎升值,引发了许多市场分析师对汇率改变贸易流量的能力产生了疑问。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主权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汇率发生了重大变化,理论上(至少最终)应该改变其进出口额 。 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几乎无法追溯到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这可能有多种解释。在许多情况下 , 无论有效价格如何变化,对于特定商品的需求可能存在完全的价格无弹性。合同条款(如J-曲线理论所述)或缺乏合适和可用的替代品可能导致这种无弹性。显然,在全球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许多公司依赖高度专业化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在公开的竞争性市场上设计了无法替代的组件和零件。
无论具体情况如何,随着各国产品在价值链中的联系日益紧密,汇率变动实际上能否改变贸易流量(进口和出口)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