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欧洲的单一货币:欧元

从1957年的《罗马条约》(Treaty of Rome)开始,到1987年的《单一欧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和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Treaty of Amsterdam),一些主要的欧洲国家稳步致力于将各自独立的市场整合成一个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统一市场。然而,即使在1992年单一欧洲计划启动之后,若干要实现真正开放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包括货币不统一,这使得各国的消费者和公司必须针对每个国家的市场分别进行操作和考虑。跨境贸易的汇率风险依然存在。单一货币的创建被视为消除这些市场分割壁垒的最终途径。

欧盟最初的15个成员国也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员国。欧洲货币体系在成员国货币之间形成了固定汇率体系,为了将汇率维持在既定中心汇率的±2.5%的范围内,相关各方对汇率偏离都有责任进行干预和管理。这种固定汇率制虽然有过调整,但从1979年一直维持到了1999年。在1992年和1993年的汇率危机中,该体系的韧性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最终还是维持了下来。

2.4.1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1991年12月,欧盟成员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达成了一项改变欧洲货币未来的条约。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了时间表和计划,用单一货币——最终命名为欧元——替代所有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各自的货币。该条约的其他方面也被采纳,这导致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urop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EMU)的完全实现。根据欧盟的说法,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是欧盟单一市场内的单一货币区,现在被非正式地称为欧元区,在这个区域中,人员、商品、服务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

然而,整合各国货币体系并非轻而易举。为筹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各成员国互相整合并协调其货币和财政政策。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筹建过程被称为趋同(convergence)。在成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正式成员国之前,各成员国都要满足一系列趋同标准,以便整合后的各成员国的经济体系可以保持相似的绩效水平:①成员国的名义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欧盟上一年通货膨胀率最低的三个成员国平均值1.5个百分点; ②成员国的长期利率不得超过欧盟长期利率最低的三个成员国平均值2个百分点; ③成员国政府的预算赤字(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其GDP的3%;④成员国的政府未偿债务余额不得超过其GDP的60%。由于趋同标准过于严苛,所以当时几乎没有成员国能够达到。但在1999年之前,有11个国家成功加入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希腊在两年后加入欧元区。)

2.4.2 欧洲中央银行

任何货币体系的基石都是一个强大且纪律严明的中央银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这样一个唯一的机构——欧洲中央银行,该银行成立于1998年。(欧盟于1994年创立了欧洲货币研究所,作为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欧洲中央银行的结构和职能以德国联邦银行为蓝本,而德国联邦银行又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蓝本。欧洲中央银行是一家独立的中央银行,主导着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活动。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继续监管其本国境内的银行,但全部的金融市场干预以及单一货币的发行都由欧洲中央银行全权负责。欧洲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欧盟内部的价格稳定。

2.4.3 欧元的创建

1999年1月4日,欧盟11个成员国发起成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它们创建的单一货币——欧元,取代了成员国的本币。这11个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希腊在当时不符合加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条件,但最终在2001年加入欧元区。1998年12月31日,11个成员国的货币与欧元之间的固定汇率正式生效。1999年1月4日,欧元正式开始发行。

英国、瑞典和丹麦选择维持本国货币。出于对欧盟可能侵犯其主权的担忧,英国选择不参与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瑞典是当时最新加入欧盟的成员国,鉴于未能明显感受到作为欧盟成员国所带来的益处,瑞典对参与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持有保留态度。丹麦与英国、瑞典和挪威一样,到目前为止也选择不加盟。然而,丹麦是ERM Ⅱ的成员国,这有效地允许丹麦保留自己的货币,维持自己的货币主权,但其货币克朗与欧元将保持固定的汇率。

欧元为成员国带来的好处有很多:①欧元区内各国的交易成本更低;②与汇率有关的货币风险和成本降低;③欧元区内外的所有消费者和企业都能受益于更高的价格透明度和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各成员国采用欧元的主要代价是失去实行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的权利,这对所有成员国来说都是一个长久的挑战。

1999年1月4日,欧元开始在世界货币市场上交易。欧元的首次亮相相当顺利。然而,欧元自推出以来,价值持续下滑,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的强劲和美元的坚挺,以及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各成员国经济的低迷。从2002年起,欧元相对于美元开始升值,并在2008年夏季达到顶峰,如图2.6所示。自那以后,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大致呈下降趋势,但具有显著的波动性。

图2.6 美元兑欧元的即期汇率

自欧元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欧盟成员国开始使用欧元。截至2018年1月,欧盟的28个成员国中有19个国家的官方货币是欧元,其他5个可能最终加入欧盟的国家(黑山、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也选择欧元作为官方货币。目前使用欧元作为其官方货币的欧盟成员国(即欧元区)详见图2.7。请注意,尽管英国于2016年6月公投脱欧,但英国从未采用过欧元作为其官方货币。自欧元诞生之初,英国和丹麦就选择不加入欧元区。(然而,丹麦作为ERM Ⅱ的参与者,继续按照上述机制管理其货币与欧元的汇率。)

图2.7解释了欧元推行初期如此顺利的原因。除英国和丹麦外,其他所有最初采用欧元的国家在过去20年中都将其官方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挂钩。图2.7还指出,随着欧盟的扩张,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逐渐被吸纳,欧盟各新成员国开始有条不紊地采用欧元作为其官方货币。尽管外界预计最终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将采用欧元作为其官方货币,但近年来,关于欧元扩张的未来一直存在争议。需要注意的是,英国一直没有加入欧元区。2016年6月英国的公投脱欧并没有改变这种关系。

图2.7 欧盟成员国的汇率制度
资料来源:Based on data from the European Union’s Convergence Reports.
注:2016年6月,英国投票决定离开欧盟。 kMqAWDsXPlBgSz/igSLnM8Qp2QIQT8mZCKYxyRbJObvLQJWsoBy4B6p7IwUmA/w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