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内忧:传统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面临挑战

步入数智时代,传统车企不仅面临外部环境的剧变,其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我国产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以往依赖西方经验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同时,由内部管理熵增引发的混乱低效也将企业推向了变革的临界点。

其一,我国企业和西方企业正共同迈入数智化的“无人区”,这意味着简单复制西方成熟的发展模式已不再奏效,未来如何发展只能自主探索。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创新生态加速完善,我国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与西方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最初一无所有,后来被欧美日等先发国家和地区锁定在价值链低端,如今借助新能源的浪潮,一系列自主品牌崛起和复兴。相比于之前数十年对西方企业的跟随、模仿,如今我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站在相同的技术前沿,思考相同的问题,面临相同的挑战,甚至在部分领域已实现领先。前行之路不再有经验可借鉴,我国企业若囿于过去的成长轨迹,将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

其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熵增问题。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组织内复杂度不断上升,会导致效率低下、执行混乱、响应迟钝。熵增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企业流程文件往往与实际业务脱节。首先,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业务流程日益复杂。尤其是成熟企业,深受现代管理体系的影响,更容易陷入“流程焦虑”。它们试图通过不断撰写流程文件,增设负责沟通协调的实体部门、虚拟组织和相关人员来规范业务管理,结果却造成流程和机构的双重冗余。更加严重的是,大量流程梳理只是为了“交作业”,实际工作中的诸多活动并未体现在流程中,导致流程文件难以为实际业务操作提供有效的标准化指导。其次,为了使流程文件与实际业务对齐,管理人员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流程调整。即便流程文件得到完整梳理,一线业务人员为了自己的便利,也可能不愿改变工作模式,流程规范难以真正落地执行。最后,众多标准文件和参考材料存在电脑中,不成体系、堆积如山,增大了文档查找、阅览和编辑的难度。员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文档山”中搜寻文件、调整格式、修改校验等,反而进一步增大了业务推进的阻力。

传统流程管理只解决关系和责任,不管到动作,不管到行为范式,就无法对能力形成管理,因此导致流程无效。

——中国一汽数字化转型委员会

另一方面,IT系统臃肿、僵化也会引发熵增问题。面对层层叠加的流程和日益复杂的组织架构,企业常寄希望于使用IT系统来提升效率。然而,随着各业务领域的专业需求日益分化,传统的“从需求分析到项目交付”的IT采购模式反而会导致系统繁杂、割裂严重。屡见不鲜的情况是,集团总部、分/子公司以及各职能部门各自采用了不同的IT系统,甚至同一部门内部,不同功能模块的系统也互不兼容。例如,集团总部的预算系统来自国际行业软件公司,核算系统由集团下属软件公司定制开发,而分/子公司的财务系统又由不同的国内外软件公司提供。多种系统并行不仅会造成信息孤岛以及流程、数据和功能的层层叠加,还会导致企业IT管理的复杂度进一步上升。中国一汽的一名产品架构师将其总结为:“以往系统开发得很好,经过一年的运维就不成样子了,但是还能运行。再过一年就开始出现不能运行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再过一年就全乱了。流程不断增加,系统功能冗余,数据结构混乱。”

混乱的数据结构不仅使数据赋能难以实现,而且成为业务发展的负担。传统的信息化建设采用“定义需求——编码开发——运行应用”的模式,在处理稳定、简单的流程自动化方面具有优势。然而,缺乏统一架构和通用平台、针对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开发的传统模式容易造成数据孤岛的问题。当企业为了应对灵活多变的外部环境,动态调整自身业务时,割裂的数据结构难以揭开数据背后的业务关系,更难以满足数据结构辅助动态决策的需求。以汽车企业为例,由于规模庞大、业务涉及众多专业领域、部门繁多且部门之间往往存在壁垒,数据孤岛现象严重。随着业务发展,冗余数据不断积累,跨部门的数据流通与协同会变得越发困难。传统模式难以适应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变化,其弊端进一步增加了管理和运营的复杂度。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企业不仅无法照搬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还面临组织内部管理熵增的问题。企业需要破解自身面临的发展难题。中国一汽有着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之称,更要积极探索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H6AwN2xul2tn9fmUzg7Zf6Pmj+Y9/dkyCQ3kDoGtseq8jQM2wB6iUcCkAcMIqK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