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总部位于东北,是一家国有汽车企业集团。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各个战队在各自的领域中披荆斩棘,不断探索前行,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了将这些经验沉淀、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产、方法论和组织能力,将自己数智化转型的专业化、实战性的方法论分享给有需要的组织,中国一汽策划了“红旗之道”系列内部读物。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作为“红旗之道”系列内部读物的总纲,从思维转变、组织建设、业务重构和技术平台四个方面,提炼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道与术(见图1),全面总结其通过“伤筋动骨”实现“脱胎换骨”的实践经验,为其他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参考。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篇:
一、思维转变篇(第1~2章):介绍企业对数智化转型重要性的认知,以及中国一汽数智化思维的内涵和培育过程。这是数智化转型的理论基础。
二、组织建设篇(第3~5章):总结企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的组织建设机制,包括一把手领导、组织架构保障和人员能力构建。
三、业务重构篇(第6~9章):介绍以企业架构“顶天”、业务单元“立地”为核心的业务重构方法,业务单元运营驱动效能增长的实践,以及业务单元驱动组织优化的机制。
四、技术平台篇(第10~13章):介绍数智化转型的技术平台,包括数据治理、基于角色的云工作台、云原生平台,以及AI大模型。
图1 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道与术
五、转型成效篇(第14章):总结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取得的卓越成果和业务增长的经验。中国一汽力争成为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新标杆,勇担对外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新使命。
这五篇的关系如下:
思维转变是数智化转型的第一步,是触发组织、业务和技术重构的前提;组织建设与业务重构相辅相成,组织建设支撑业务重构,业务重构强化组织建设;技术平台是支撑组织建设和业务重构的底座;最后,思维转变、组织建设、业务重构和技术平台共同造就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卓越成果。
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历程
在介绍各章节内容之前,下面先梳理一下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以便读者快速了解中国一汽的基本情况,更好地理解本书后续内容。
中国一汽始建于195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拥有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众多个“第一”,包括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解放牌)和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牌);拥有红旗、解放、奔腾三大自主品牌,以及大众(奥迪)、丰田等合资品牌,其中,红旗由中国一汽总部直接运营。截至2024年,经过70余年砥砺奋斗,中国一汽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累计产销汽车超过6000万辆,员工规模超过13万人,连续21年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进入数智新时代,中国一汽深知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为此,中国一汽提出了“双100”转型目标,即实现100%业务数字孪生,业务效能提升至少100%。“100%业务数字孪生”(简称“业务孪生”)是指全价值链业务在线运营,所有数据在线沉淀,所有人员在线工作。“在线”不等于“上线”,上线仅仅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后续的在线运营。“业务效能提升至少100%”是指在业务在线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上,解决传统业务中的痛点,实现业务模式的重构,最终带来业务效能的持续提升,即业务翻倍后投入不明显增加、效率大幅提升、质量显著提升以及客户体验明显提升。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见图2)。
图2 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流程体系重构 (2017—2021年)。该阶段,中国一汽以流程为管理对象,开展流程体系重构和数字化建设,通过梳理12个L1级流程类别和上线190套信息系统,满足了阶段性业务支撑。然而,重构流程体系后,依然问题频出:堆积如山的流程文件只是摆设,未能指导员工的作业任务,流程与执行脱节;流程上线到系统后即固化,难以应对变化;协作流程愈加复杂,效率低下;数据无法准确反映业务的执行情况,即数据与业务脱节。
第二阶段:以业务单元为管理对象 (2022—2023年)。对于传统流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中国一汽深刻反思并不断求索,创新推出基于业务单元的解决方案。业务单元是将业务流程解耦后的最小可执行单元,定义了执行任务所需的角色、标准、规则、输入和输出等属性。以业务单元为管理对象开展数智化转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过去流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其一,解决流程与执行脱节的问题。业务单元让每个员工都能知道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按照什么步骤、达到什么标准,为员工执行任务提供精细化指导,使流程覆盖到产品或服务交付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流程与执行高度一致。其二,解决流程固化的问题。业务单元能够被修改和迭代,从中抽离出可复用、可重组的组件,从而快速搭建新的业务流程,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业务需求。其三,解决协作流程复杂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业务单元的输入和输出等属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业务单元之间的前后顺序,并以智能化的方式快速生成精确的业务流程。这降低了跨部门协作的难度,显著提高了协作效率。其四,使数据准确反映业务的执行情况。业务单元的输入和输出为数据流转打下了基础,且业务单元孪生后,数据沉淀,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治理。
此外,中国一汽创新性地整合了业务单元和企业架构(包括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安全架构),形成了以企业架构“顶天”、业务单元“立地”为核心的业务重构方法。具体而言,企业首先梳理业务架构以形成对复杂业务的结构化描述,其次,将业务流程分解至原子级的业务单元,并定义了业务单元的属性;将业务单元产生的数据映射、存储在信息(数据)架构中;基于业务架构和信息架构,开发出支持业务单元孪生和数据分析的应用架构;将云原生平台作为技术架构,为信息架构和应用架构提供灵活和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持;最后,用安全架构保障数据、应用和基础设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为了保障数智化转型落地,中国一汽还明确了数智化转型总体战法,包括1个目标、1个系统、6条主线和4个体系。1个目标即实现100%业务数字孪生和业务效能提升至少100%。1个系统是指打造一个数智运营系统。6条主线包括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IPD)、从订单到交付(Order to Delivery,OTD)、客户服务平台(Customer Service Platform,CSP)、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企业运营管理(Enterprise Operation Management,EOM),并据此打造“业务和IT一体化战队”,以战队为主要组织架构开展转型。4个体系包括转型方法体系、数智化能力体系、转型技术体系和IT产品运营体系。转型方法体系即以“业务单元+企业架构”为方法,实现业务孪生,建立基于角色的云工作台。数智化能力体系是指识别转型所需的核心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打造一支有核心能力的团队。转型技术体系是指将容器化、微服务架构、DevOps(开发运维)、安全性、数据管理等云原生能力锐化,保证能力可控、速度可控、成本可控。IT产品运营体系是指数字产品上线运行后,根据预先设置的灯塔目标,通过分析运行产生的数据,促进产品提质和业务优化。
第三阶段:以业务单元运营推动业务增长 (2024年至今)。孪生是为了测量,测量是为了优化。业务单元数字孪生后,数据得以生成和积累,使业务活动可测量、可实现指标化管理。在此基础上,中国一汽迈向以业务单元运营推动业务增长的新阶段,利用业务单元产生的数据以及指标评价体系,反向分析业务活动的效果和问题,进而识别业务优化机会,实现业务模式重构,努力实现业务效能提升至少100%的目标。
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一汽实现了根本性、系统性的数智化转型。具体而言,在研发、营销、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实现了业务孪生和效能提升。研发方面,中国一汽以业务单元为理念打造基于角色的云工作台,利用AI生成效果图,此类数智化手段大幅提高了协同研发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营销方面,通过打造客户App、利用大数据分析,有效解决了营销业务中客户接触不足、数据记录缺失、数据利用率低、业务串联不顺畅等痛点,使线索到店率提升15%以上,单线索成本降低30%以上。生产制造方面,中国一汽融合业务单元、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等打造数智化工厂,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质量,降低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基于业务单元开展由数据驱动的、以过程为导向的、精细化的人员能力和绩效管理。财务管理方面,通过将管理对象转化为模型和标准,实现业务活动的财务指标化,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升了业务效能。此外,中国一汽积极探索AI大模型应用,例如打造智能助手——红旗云妹,实现自助问答、内部业务办理自动化、基于GPT-BI(由中国一汽联合阿里云通义千问打造的大模型应用)做出管理决策等功能。
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也获得了社会认可,多次获得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的报道,受邀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大会上分享自身转型经验。中国一汽希望通过自己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企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转型路径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