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互联网无计可施

互联网衰落内因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以从1987年算起,分为三个阶段1987年-1995年为起步阶段,1995年-2000年为落地阶段,2000年以来为融合发展阶段。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35年,公司层出不穷,最后还是走向内卷和衰落。归结原因大概六类。

一、没有思考,照搬国外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典型商业应用在美国,早些年,大家都在拷贝美国模式。只要发现在美国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国内注册一个公司,打个时间差,在国内市场抢得先发优势。

纵观国内现在巨头公司,基本都离不开抄袭的黑历史,对标下外国的Google、亚马逊、Facebook等等,就能在国内找到明显的“对手”。比如最为网民熟知的国外产品ICQ。如今这套方式不行了。因为信息已经变得非常公开和迅速,没有信息差的时间了,在美国那边发布一个新网站,我们这边的人很快就能读到对它的相关报道,而且是中文的。还有,包括投资机构也会把一些好的模式介绍到中国来。把抄袭美国模式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

二、为了商业利益,损害用户利益。

例子很多,比如,在2010年中国互联网界最早的“二选一”是S公司和TQ公司的“3Q”大战,那一年TX给了它10亿用户两个选择。

要么装载S公司软件的,而TQ软件会停止运行,要么卸载S软件,TQ软件才能登录。

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个二选一公案。

几年后,“二选一”在中国经济市场上开始被大规模滥用。

“二选一”被滥用最厉害的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商家开始被迫站队。

2013年,互联电商平台D在家电行业发起价格战,要求商家“二选一”选边站。当时主营电器的南方公司Su指责D不应该“强行锁定商家后台、强行拉商家参与促销”。

两年后的11月,电商平台D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A公司,指责A公司要求商家若参加A的商城M的“双十一”主会场活动,就不能再参加其他平台的会场活动。

对于已经和其他平台达成合作意向的,要直接退出,否则将在流量等方面进行制裁或处罚。

2019年,“二选一”继续上演,因为网络商城M要求电器厂家GLS“二选一”,GLS将该商城M告上了法庭。

电商“二选一”的历史已有数年。并且都是以牺牲用户的利益为前提互相撕扯,比如当初让电器商家二选一的电商平台D,转身又被网络商城M来了个二选一。当D指责M不正当竞争时,M告诉对手,“二选一”是正常市场行为。

再比如,多年前电信增值服务商(SP)通过手机收费。每个用户每个月花五块钱到十块钱,可以享受一些增值服务,比如会员,知识订阅等,但是很多SP急功近利,把用户当羔羊,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欺诈陷井,很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很多服务。有的SP甚至直接勾结运营商从用户账户上强行扣钱。最后的结果就是,用户的利益受到损害,大家开始讨厌,抵制这个业务,行业就毁了。

还有E-mail营销,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有商业价值,但是后来垃圾邮件的泛滥。电子邮件退效率不断上升。邮件的可信度不足。任何人只要具有一个电子邮件就可以发布营销信息,导致了网上虚假广告越来越多,垃圾信息成灾。结果,发展到最后,用户对做营销的Email看都不看。今天,靠邮件和数据库营销的公司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不重视用户价值,为了公司一时的商业利益,对用户过度开采,甚至做出伤害用户利益的事情,最后失掉用户。

三、没有核心产品,没有客户导向。

中国雅虎案例:

阿里巴巴,雅虎,二者在运营方式以及人员素质要求等各方面均有着很大差别。流氓软件问题,雅虎助手在用户中的反响不好。与百度、网易等不对等的战斗。雅虎公司只是一个营运机构,即便倒闭了,也不会受到根本影响;阿里巴巴收购中国雅虎以后,将中国雅虎以前很多重要的广告位全都换成了淘宝网的宣传,使得中国雅虎的用户体验大大降低。

叮咚小区案例:

产品本身运作,手机号码引导注册,并不能实现对用户的精准划分。叮咚小区并不是建立在用户体验基础上并通过广泛的调查而开发出的一种新产品。大手笔、大规模地“作战”,并没有收获叮咚小区用户激增的成效。相反,在对各种APP下载平台的评论中,叮咚小区的差评占到了总评的90%以上。

以牺牲用户体验的方式,妄图通过激进的做法让用户接受产品,而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InsWeb保险案例,产品过于简单。而像健康保险,除了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外,还要对消费者进行严格的体检。沟通模式单一。在线咨询除了咨询的内容不够全面、深入外,客服人员素质的问题也会导致咨询不能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动。

缺乏售后理赔协助,InsWeb仅具有保险推介之类的服务,不直接从事投保和支付业务。

来往案例:

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因而,“来往”面世时,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业界的反应冷淡。“来说”,“来往”的先天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关系链。其对于用户的定位就十分模糊——是商业圈还是朋友圈,是像陌陌那样挖掘人性需求还是只做一款商业软件,产品都没有明确定位。

产品一定是为用户服务的,这样才能创造商业价值。因为你创造了价值才有用户,在用户的基础上,你才能够建立你的核心产品。否则就会被用户淘汰。

四、单纯依靠资源获取利益。

戴尔·卡耐基曾经提出过一句名言: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15%是来自他的专业技术,剩下的85%则是要依靠他的人际关系以及处事的技巧。

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歪曲了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到处找人,找关系,招人的时候也是问有没有行业资源,相关人脉。

这就导致了很多互联网业务人员,最喜欢说,我能搞到什么资源,我认识谁谁谁。比如,有的人动辄讲,我的某个亲戚在做什么,我认识运营商电信的什么领导,他可以给我什么样的资源。或者说,原来我跟政府打交道,我可以从政府拿到什么样的资源。听起来,你会怦然动心,让人觉得他跟政府、运营商、大国企合作,说不定就能挣出钱来。

这种公司没有理解互联网精神,服务加产品才是根本,它没有为用户服务的理念,也不专注在产品的改善上,所以它根本不会形成用户基础。没有坚实的用户基础,专注于模式越来越复杂的商业模式,最后把做事情的难度变大。

互联网是虚拟的东西,如果没有一种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没有紧张工作的奋斗精神,很难做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绿坝,当时绿坝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拦截不良信息,如果安装了绿坝的电脑访问了不良网站,就会被绿坝软件拦截,这在当时是非常有市场的业务。

2008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采购了4170万元人民币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提供给网民免费下载、使用至2010年5月20日。

2009年5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2009年7月1日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个人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最新版本的“绿坝-花季护航”。

而绿坝将收集到的不良网站全部放到一个配置文件里,每次浏览器访问网址的时候,就去配置文件里匹配一下,如果网址在配置文件里,就进行拦截,并禁止访问。更让人意外的是,绿坝的这个配置文件竟然是明文的,没有加密。等同于把不良网站做了一个汇总展示。

绿坝无视用户的利益,想通过政府的指令,强行到每个人的电脑里去插扛子。最终,在短短1个月,绿坝安全软件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五、商业模式复杂而不清晰。

如果把商业模式归纳成一句最通俗的话,就是你所创立的企业通过什么途径或者方式去赚钱,即你赚钱的方法。一切复杂的赚钱模式,都是没有用的模式,都是挣不到钱的模式。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说过:“现代企业竞争本质上不是产品竞争,而是模式竞争。”如果企业没有设计出独特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取得非凡成就的,即使不会死掉,也仅仅是家微利企业。

阿里巴巴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马云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赚钱,通过收取服务费自己也赚钱。后来的淘宝,以及互联网金融都是先进的商业模式,给马云带来了很大的利润。

淘宝的商业模式也很简单:做一个平台,让大家在网上买卖东西,然后收广告费;百度的商业模式也很简单:做一个搜索引擎,让大家方便地找到信息,然后竞价排名。他们的商业模式都很简单,但就是这种简单的商业模式,成就了中国互联网三座山峰——BAT。

当然这些公司都有各自的缺点,但是至少模式很简单清晰。而有一些商业模式有产品,但是比较复杂。这种商业模式不光要满足用户,还要把产业链上下游联系起来。它处在中间,同时满足上下游企业,这个模式才能做下去,这个就很难,并且没有对上下游的把控,又说不清楚多方的利益共同点。很难有好的结果。

六、没有对市场的深入了解

解决有趣的问题而不是能服务市场需求的问题,被42%的案例列为失败的首要原因。正如Patient Communicator写道:“我意识到,基本上,我们没有客户,因为没有人真的对我们搭建的模型感兴趣。医生想要更多的病人,而不是高效的诊所。”

Treehouse Logic在他们的分析报告中展开来谈这个概念,“当初创公司没有解决市场问题时,他们就失败了。我们没有解决一个足够大的可以普遍服务于一个可扩展的解决方案的问题。我们有很好的技术,有关于购物行为的很棒的数据,有作为领导者的声望,有专业知识,有好的顾问等等,但我们没有的是能以一种可延伸的方式解决一个痛点的技术或商业模型。”

从做大的角度讲,互联网公司刚开始的模式一定看不清。道理很简单,如果模式很清晰,巨头都来做,哪还给你机会。

如果有些商业模式一出来就有明确的收入,这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商业模式确实很好,但是模仿者众多,巨头也会模仿。比如说,帮商家卖电子打折券。一些门户巨头们都不用多想,毫不犹豫就冲进来了,这种模式就不太容易成功。另一种情况是,早期挣到钱之后,容易让团队产生小富即安的感觉,能挣小钱但是做不大。

相反,有些看不清模式的,像当年的QQ、搜索,今天的微博,抖音,在大家都看不清的时候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他们一旦聚集了巨大的用户群,很容易建立挣钱的机会。 gs0vbU334Z6WZiyGy0IcdBge64kMFYl0zwSwzrMgKcxEhl58HOMX95W5U1Rm6M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