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警示: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大部分父母会陷入死胡同

事实上,即便不基于笔者前面的推论,单纯依靠常识,父母们也能得出“如果孩子能自主学习,就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了”的结论。父母几乎都在要求孩子自动自发、自主学习。店主妈妈不时对孩子吼“你能不能主动点儿呀?”“你能不能用点儿心呀?”,食客妈妈小心翼翼的话语,都是想让孩子自主学习。

她们一个硬一个软,但看起来都没能如愿以偿。问题出在哪里?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一个思维游戏。

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勾选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店主妈妈经常对女儿发出这样的指令:“你能不能主动学习呀?你是为我学习的吗?现在就去学习,马上!”

(1)女儿无动于衷,继续和弟弟一起玩游戏,或干其他的事。请问:此时,从店主妈妈的角度看,女儿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对 □错

(2)听到妈妈的指令,女儿不再玩游戏,去学习了。请问:此时,从店主妈妈的角度看,女儿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对 □错

第(1)题的答案很明显是“错”,这个无须讨论。

第(2)题则颇为有趣。在“红绿灯亲子沟通法”(后面会详细解释)父母课堂上,常会有父母选择“对”,但当勾选“错”选项的父母说出理由时,前者才恍然大悟。

女儿听到妈妈要求她“主动学习”的指令后继续玩游戏,肯定做错了,妈妈的教育目标没有达成。但妈妈发出“现在就去学习”的指令,女儿去学习了,此时她的学习行为仍然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是妈妈推动的,而不是自主的,所以她还是错的。妈妈要求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还是没有达成。

这便是父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过程中的悖论现象,它普遍存在,但也被普遍忽视:父母要求、命令、劝说孩子自主学习,无论孩子怎么做,他都是错的,父母都达不成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教育目标。父母和孩子双双陷入进退两难、左右皆误的死胡同:父母觉得孩子不主动学习,如果不去要求孩子的话,问题就一直存在,一直得不到解决;而如果要求孩子的话,孩子不去学习是不主动,孩子去学习还是被动。而孩子也满腹委屈:父母要求了,不听话是错的,听话还是错的。

这种进退两难的悖论困境并不只在亲子之间存在,实际上,只要涉及“自动自发”的情形,这种悖论困境都存在。请试想以下场景。

一位女士希望老公爱自己(这种想法很正常,不是吗?),而且她希望这种爱是自动自发的(这也很正常,不是吗?)。

马上到情人节了,她希望老公主动送自己玫瑰花来表达爱意,但又不确定他能不能想起来,因为去年的情人节他就忘了,两人还因此闹了矛盾。

她一直忐忑地期待,想发现老公任何一点主动的迹象,却一无所获。于是,她给了各种暗示,然而也没得到回应。直到2月13日,她实在忍不住了,她不想再过一个糟糕的情人节,只好对老公说:“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第二天,她收到了一大束漂亮的玫瑰花。

但她并没有感到开心,反而很难过,抱怨老公不再爱她了。

老公说:“花都买了,怎么还说不爱你?”

“我要了,你才给,这算什么!”

“你要我就给,这还不够吗?”

“爱是要来的吗?爱是讨来的吗?我成什么了?讨饭的吗?”

“又来了!不给不行,给也不行,你到底要我怎样?”

“你还不耐烦了,果然是不爱了!”

——他们又过了一个糟糕的情人节。 q/2YSseMcnIQMPfPigpQOUGmzsqN3COUoMRIBVxeFXmCKuv28bD3Z7tWhIS092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