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受邀写这本书,还在构思初稿的时候,我在一家小饭馆里同时见到了两对崩溃的母子(女)。他们的故事颇能代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既辛苦又低效的情况。
小饭馆在我的工作室附近,饭菜颇合我的胃口,店主夫妇也十分和气,所以我常去。
在晚饭时分,小饭馆内大都会上演“鸡飞狗跳”的场景。你大概已经猜出来了,这是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店主夫妇没有雇员工,一边忙着照顾客人,一边抽空辅导孩子。辅导孩子的工作多由妈妈承担,爸爸偶尔出面。孩子在里间写作业——父母的吼声是从那里传来的。
吼的内容,无非是孩子写作业时不用心、抠橡皮、挖鼻孔、发呆、坐姿不正、写题出错、讲题听不懂等,也不时会有“你怎么这么笨?”“我说你多少次了,你为什么不能用点儿心?”等带有负面情绪的话语。我偶尔也见这孩子在门口玩,是个女孩子,蛮清秀的。根据父母大声给孩子讲的题来判断,孩子应该在读三年级。
一天晚上,我又去吃饭,里间仍不时传来吼声,我已经有点见怪不怪了,邻桌一对母子却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对母子中也突然有一个人吼了起来,但吼起来的不是妈妈,而是身材高大的青春期儿子。
起先,妈妈苦口婆心地在给儿子讲道理。我听到的有“儿子,你该收收心了”“你是个聪明孩子,要是上点儿心,学习一定没问题”“你很棒的”“少玩点儿手机”“考不上高中可怎么办?”等。妈妈始终语气温和,小心翼翼到了卑微的程度。儿子一开始只是低头吃饭,不说话,但筷子与碗盘的碰撞声却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
妈妈继续说着。
儿子突然站起身,对着妈妈挥舞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吼起来:“你有完没完?天天都在说这些!我受够了!”他把筷子摔在桌上,推门而出。妈妈回过神来,追了出去:“儿子,儿子……”
过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付饭钱。
店主妈妈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
食客妈妈声音哽咽着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当这个妈了!”
做家庭教育工作十几年,无论是在一对一教练对话中,还是在团体家长课上,开始时,我听到父母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教育孩子为什么这么难?!”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学习没目标怎么办?
孩子学习时粗心马虎怎么办?
孩子学习自制力差怎么办?
孩子偏科怎么办?
孩子学习时依赖父母怎么办?
孩子对学习有抵触情绪怎么办?
孩子玩手机不学习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孩子专注力差怎么办?
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
问题层出不穷,好不容易解决了一个,其他方面又出状况,按下葫芦浮起瓢,父母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操心受累倒还罢了,把孩子教育好也值了,可偏偏教育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可是,也有少部分父母是“别人家的父母”,培养出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些父母却偏偏看起来十分轻松、从容。
在一次个案教练对话中,案主(一位妈妈)就对我说了一件“气人”的事。
她有一位同事,养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据说这个孩子从上小学起就开启了学霸之路,虽然高考时出现失误,但仍然考上了“双一流”大学。案主见过这个孩子,在她的印象里,这个孩子不只是学习好,“情商也高”,言谈举止间显示出很强的社会适应力,被认为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我问她是否请教过这位同事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学学经验。
她说:“问过,其他同事也问过,可是后来都不问了,太气人了。”
我问为什么气人。
她说:“人家说,没怎么管过孩子。”
这确实太“气人”了:一边是父母操碎了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仍然不好;一边是“没怎么管过”,孩子却是学霸,而且其他方面也很优秀。
她觉得唯一有启发的是“人家亲子关系特别好”,但这一启发对她好像并没有什么帮助:“都不怎么管孩子,亲子关系能不好吗?”
同样是家庭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幸运的是,复杂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简单的本质。
孩子的学习问题、成长问题等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也有着简单的本质。众多父母因孩子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头痛,少数父母“没怎么管过”孩子,孩子还是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这一复杂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有没有自主学习力。
如果有自主学习力,孩子在学习、成长中就会展现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式各样的学习、成长问题也都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不见。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否解决让父母们普遍头痛的各种问题。
所谓自主学习,指学习者主动地计划、选择和运用策略,调控自己的感受、行为和环境,以期有效地达到所设定的目标。
也就是说,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孩子(学习者)自己主动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而不需要父母、老师“催、拉、拖、拽”,自动自发,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己所选择的学习策略也许有效,也许效果一般,也许无效,但他绝不会一根筋,绝不会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是有效就多用、无效就调整,直至找到最合适、最高效的学习策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他同时也会主动管理和调控学习时的情绪与状态,心情好、兴致高要学;心情不好,调整情绪、调整状态接着学。他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分心了,就自我提醒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拖拉磨蹭了就自我提醒、自我管理,动作立刻麻利起来。周边环境影响学习了,他就换个环境或者调整环境,有朋友拉自己打游戏,就对他们说“不”。通过以上行为,他最终将达成自己所设定的学习目标。
根据自主学习的严格定义,请核对上面的每个问题,以及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任何其他学习问题。试想,如果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力,哪一个问题不会自动消融?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像那位“气人”的妈妈的孩子一样,不用父母怎么管,就能成为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