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知。因此,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对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
色彩的三原色是色彩构成中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不能再分解的3种基本颜色。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三原色可以分为色光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
1. 色光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是指红色(Red,R)、绿色(Green,G)、蓝色(Blue,B),可以通过加色混合得到其他所有色光。在色光混合中,颜色越多越亮,最终可以得到白色,如图1-1所示。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投影仪等设备就是利用加色法来产生丰富的色彩的。
图1-1
2. 颜料三原色
颜料三原色是指品红色(Magenta,M)、黄色(Yellow,Y)、青色(Cyan,C),这3种颜色是颜料或染料混合的基础,通过减色混合可以得到其他所有颜色。在颜料混合中,颜色混合后会产生暗色,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黑色,如图1-2所示。商业印刷中通常还会加入黑色(Black),因此实际上采用的是CMYK四色印刷系统,这是因为单独使用C、M、Y这3种颜色很难得到足够深沉的黑色,添加黑色颜料有助于提高图像暗部细节的表现力,并节省彩色油墨的用量。
图1-2
色彩的3个属性分别为色相、明度、饱和度。
1. 色相
色相是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主要用于区分颜色。在0°~360°的标准色相环上,可按位置度量色相。通常情况下,色相是以颜色的名称来识别的,如红色、黄色、绿色等,如图1-3所示。
图1-3
2.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通常情况下,明度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二是同色相的明度变化,如图1-4所示。要提高色彩的明度,可以加入白色;要降低色彩的明度,可以加入黑色。
图1-4
3. 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是色彩感觉强弱的标志。其中红色(#FF0000)、橙色(#FFA500)、黄色(#FFFF00)、绿色(#00FF00)、蓝色(#0000FF)、紫色(#800080)等的饱和度最高。图1-5所示为不同饱和度的红色。
图1-5
色相环是理解和进行色彩混合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来查看颜色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混合和匹配颜色来创建新的颜色。
色相环是一个环形的颜色序列,通常包含12~24种不同的颜色,按照它们在光谱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以12色相环为例,它由原色、间色(第二次色)、复色(第三次色)组合而成,如图1-6所示。
图1-6
(1)原色
原色是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得到的“基本色”,即红色、黄色、蓝色,这3种颜色所处的位置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2)间色(第二次色)
间色是三原色中的任意2种原色相互混合而成的颜色。如红色+黄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这3种颜色所处的位置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3)复色(第三次色)
复色是任意2种间色或3种原色相互混合而产生的颜色,复色的名称一般由2种颜色组成,如橙黄色、黄绿色、蓝紫色等,这3种颜色所处的位置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4)同类色
同类色指色相环中夹角在15°以内的颜色,它们色相性质相同,但色度有深浅之分。同类色搭配可以理解为使用不同明度或饱和度的单色进行色彩搭配,通过明暗对比可以表现出层次感,塑造协调、统一的画面。
(5)邻近色
邻近色指色相环中夹角为30°~60°的颜色,它们色相相近,冷暖性质一致。邻近色搭配的效果较为柔和,主要通过明度变化来表现画面效果。
(6)类似色
类似色指色相环中夹角为60°~90°的颜色,它们之间有明显的色相变化。采用类似色搭配的画面色彩活泼,整体效果和谐、统一。
(7)中差色
中差色指色相环中夹角为90°的颜色,这类色彩对比效果较为明显。采用中差色搭配的画面比较轻快,有很强的视觉张力。
(8)对比色
对比色指色相环中夹角为120°的颜色,这类色彩对比效果较为强烈。采用对比色搭配的画面具有矛盾感,矛盾越鲜明,对比越强烈。
(9)互补色
互补色指色相环中夹角为180°的颜色,这类色彩对比效果最为强烈。采用互补色搭配的画面会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