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让“吃饱”成为一种负担:重新认识“饥饿”的力量

在我们这个物质空前丰盛的时代,“吃饱”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利,甚至是衡量幸福与否的隐性标准。从“吃了吗”这句最朴素的国民问候语,到商家们铺天盖地宣传的“一日三餐,营养均衡”,再到我们为了安抚情绪、消磨时间而塞进嘴里的零食、下午茶和宵夜,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对“饥饿”充满恐惧的社会里。饥饿被等同于匮乏、痛苦,甚至是健康的大敌。我们用尽一切办法来确保自己的肠胃永远处于一种“充实”的状态。然而,我们是否曾静下心来想过:这种永不停歇的“吃”真的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吗?当“吃饱”成为一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常态,它会不会反而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这本书记述的,正是一种试图颠覆我们常规饮食观念的、古老而又前沿的健康智慧。它邀请我们暂时放下对“饥饿”的恐惧,去重新认识那个我们身体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状态——“空腹”。在现代生活的语境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永不关机的机器,我们的消化系统更像一个全年无休的“加工厂”。从早餐的谷物和牛奶,到深夜的烧烤与甜点,这个工厂的传送带上永远堆满了等待处理的“原料”。为了消化这些源源不断的食物,我们的身体必须调动大量的能量和资源,胰腺要不停地分泌胰岛素,肝脏要忙于代谢和解毒,肠胃要时刻保持蠕动。长此以往,这台“机器”的磨损和老化在所难免。

于是,一系列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健康问题便接踵而至。胰岛素抵抗、肥胖、二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以及各种与慢性炎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我们吃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饱”,但我们的身体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健康。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富贵病”悖论。我们用丰盛的食物把自己喂养成了一个看似强壮、实则脆弱的“病人”。我们体内的细胞长期浸泡在高糖、高脂的环境里,逐渐丧失了其本有的活力和敏感性。

而“空腹”,或者说“间歇性断食”,正是为我们这台过度劳累的身体按下“重启”键的那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它并非让我们长期忍饥挨饿,陷入营养不良,而是通过在一天之内,或者一周之内,有策略地、有周期地留出一段“不进食”的时间,来给予我们的消化系统、代谢系统乃至每一个细胞一个宝贵的“喘息”与“休整”的机会。当我们暂时停止了外部食物的摄入,身体就会从一个“持续合成、储存”的模式,切换到一个“向内分解、清理”的模式。这正是启动我们身体“自愈力”的总开关。

在空腹的状态下,我们身体内部那些沉睡已久的古老机制会被重新唤醒。我们的细胞会开始一场“大扫除”,吞噬并清除掉那些衰老的、病变的、无用的“垃圾”;我们的新陈代谢会从依赖“糖”作为主要燃料,切换到更高效、更清洁的“脂肪”作为燃料;我们体内那些因过度饮食而紊乱的激素水平会得到重新校准和平衡。这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昂贵的药物,不需要复杂的医疗设备,它只需要我们给予身体一样最基本的东西——时间。一段不被食物所打扰的、纯粹的、属于身体自己的时间。

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宣扬一种极端的、苦行僧式的饮食方式。它旨在为我们揭示一个被现代生活方式所遮蔽的简单真理:我们的身体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智慧。它天生就配备了一套极其精妙的自我修复、自我清理、自我疗愈的系统。而“饥饿”并非我们的敌人,恰恰是启动这套系统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钥匙”。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重新认识“空腹”的旅程,去学习如何利用这份来自远古的智慧,为自己的身体赢回那份本应属于我们的清爽、轻盈与活力。 PtvlgXqIo4ZEncOup6dIJR+4DhKcfAnxgSgmZwTuynuytAMteYqVZOgkvPUS0Rt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