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企业的航向
——驾驭战略中的主要矛盾

企业如舟,市场如海。在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商业海洋中,决定一艘船最终能行多远、能否抵达彼岸的,不是它甲板擦得有多亮,也不是它水手的歌声有多嘹亮,而是船长是否对航向有清晰的判断,是否能驾驭住每一次航程中的主要矛盾。企业战略的本质,正是在于对主要矛盾的识别、聚焦与驾驭。一个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的战略,无论其文本多么精美、辞藻多么华丽,都只是一张废纸。

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其面临的主要矛盾截然不同。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而言,它的主要矛盾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具体表现为“产品或服务与市场需求验证”的矛盾。在这个阶段,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主要矛盾展开。创始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工作,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去验证自己的核心假设是否成立,即“我做的东西到底有没有人要,并且愿意为之付费?”此时,如果创始人过早地纠结于建立完美的管理流程、打造宏大的企业文化,或者装修豪华的办公室,都是对主要矛盾的严重偏离。这些次要矛盾,在生存这个主要矛盾面前几乎不值一提。一个优秀的早期创业者,必然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会将每一分钱、每一份精力,都像子弹一样精准地打在“验证市场”这个靶心上。

当企业成功度过初创期,进入成长期,它的主要矛盾就会发生转化。此时,企业已经验证了市场需求,拥有了一批核心用户。新的主要矛盾可能转化为“规模化扩张与组织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但你的队伍、你的流程、你的供应链还跟不上海量涌入的订单和用户。这时,战略的重心就必须从外部的市场验证,转向内部的“能力建设”。你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流程,招聘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构建更稳定的管理体系。过去那种“创始人说了算”的游击队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如果管理者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转化,仍然迷恋于事必躬亲,拒绝授权和建立体系,那么企业的成长很快就会到达天花板,甚至因为内部管理的混乱而“猝死”。

再往后,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它可能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之一。此刻,主要矛盾可能再次转化为“维持现有市场地位与应对颠覆性创新”之间的矛盾。企业像一头体型庞大的大象,拥有稳固的市场、丰厚的利润,但也因此变得迟缓、保守。它最大的威胁不再是同体量的竞争对手,而是那些从意想不到的角落里冒出来的、手握新技术的“小老鼠”。诺基亚的倒下,就是最经典的案例。在它如日中天的时候,它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如何优化塞班系统、如何推出更多型号的按键手机以占领不同价位的市场。它完全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决定其生死的那个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封闭的功能机生态与开放的智能机生态”之间的矛盾。当苹果和安卓所代表的新生态崛起时,诺基亚这个旧世界的霸主,虽然拼尽全力去修正那些次要矛盾,却最终因为在主要矛盾上的战略误判而轰然倒塌。

驾驭企业战略中的主要矛盾,意味着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必须具备一种“动态诊断”的能力。他不能用一张静态的地图去指导一场动态的战争。他必须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时刻观察天象、水文的变化,敏锐地感知航程中主要风险的转移。

这种驾驭术最终会体现在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资金、人才和最高管理层的时间——的分配上。一个抓住了主要矛盾的公司,它的资源分配必然是高度不均衡的。它会像一个聚焦的凸透镜,将百分之八十的能量,聚焦到那百分之二十的最关键领域。如果主要矛盾是技术,那么最顶尖的工程师、最大比例的研发预算必然会投入其中。如果主要矛盾是品牌,那么市场和公关部门,将会获得最大的话语权和资源支持。

相反,一个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的公司,其资源分配往往是“撒胡椒面”式的。每个部门都在喊自己的重要性,CEO试图安抚每一个人,最终的结果是有限的资源被稀释,在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无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在温水煮青蛙中慢慢丧失竞争力。

因此,对于所有企业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战略会议,不是讨论上百页的PPT,而是能够坐下来,用最朴素的语言清晰地回答一个问题:“在当下这个阶段,唯一能够决定我们生死存亡的那个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企业航船的灯塔,也是所有战略决策的最终归宿。 u+3tscXCKFn4IvH8Jc/dOvNAQvBAizWTvd3v3aaCevdxsm+UdnRw9wRzlEOsugu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