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某,男,58岁,农民。
初诊:2018年11月13日。
主诉:右上腹胀满数年。
症状体征:形体偏胖,乏力,纳旺,苔厚腻色黄,脉弦滑。
检查:超声提示肝光点增粗,回声增强(考虑酒精性脂肪肝);肝内稍高回声结节(增生结节或纤维化);肝囊肿。
病史:有饮酒史,酒量大,一餐饮半斤白酒。
中医辨证:食滞湿阻证。
治法:导滞化湿。
处方:柴胡10g,青皮6g,浙贝母15g,葛花10g,山慈菇10g,积雪草15g,槟榔10g,郁金10g,绞股蓝30g,泽泻10g,夏枯草10g。7剂。
2018年11月20日二诊:症如前,苔黄厚腻,脉弦滑,续治以导滞化湿,予原方7剂。
2018年11月27日三诊:腹胀减轻,苔白厚腻,脉弦滑,予原方7剂。
2018年12月3日四诊:苔薄白腻,脉弦滑,原方加枳椇子10g,马鞭草15g,7剂。
2018年12月10日五诊:肝区隐痛,舌下暗紫,苔白腻,脉弦滑,拟活血化瘀。
处方:桃仁10g,牡丹皮6g,赤芍15g,乌药6g,延胡索10g,葛花10g,枳椇子10g,川芎10g,当归10g,五灵脂10g,红花6g,枳壳10g,香附10g。
继续治疗一月余,症状稳定。
2019年1月18日:超声见肝脏大小尚正常,形态饱满,肝内见数个中等稍高回声及低回声结节,最大9mm×8mm,杨氏模量均值7.3kPa。
患者控制喝酒,食欲正常,腹胀消,生活如常。
按语:本例患者长期饮酒会损伤肝脾。肝失疏泄,横克脾土,苔黄腻、脉弦滑乃湿热蕴结之象。患者长期饮酒超过5年,每天摄入酒精量约为40g,易致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属酒精中毒损伤肝脏,宜以疏肝排毒缓肝之急,导滞化瘀健脾固本。
酒精摄入量估算公式:饮酒量(mL)×酒精浓度(%)×0.8(酒精比重)=酒精摄入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