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月经来潮前约一周,我便会感到乳房微痒且伴有痛感,偶有不慎触碰,疼痛更为剧烈,且能触及乳房内有硬结。初时我并未在意,以为时日一久便会自然消退。然而,这些硬结长久未见消散,每次月经前依旧痒痛难耐。虽有就医之念,却觉难以启齿。后询问亲友,皆告知此为经前乳房充血之常情,待月经来潮便会自然消解。因此,我未曾寻医诊治,一再拖延,每次乳房疼痛皆强自忍耐。直至绝经之后,乳房疼痛果然消失。然而,不久之后我却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自那时起,我便深陷懊悔之中,思索当年的痛痒之感,是否就是乳腺癌的预兆。如今,虽已康复多年,但此事依旧困扰于心。当年的经前乳房疼痛,究竟是否与后来的乳腺癌有所关联?我们患者又应如何警惕此类症状呢?
(患者淑仪)
【乳腺专科医生答复】
乳房疼痛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症状。曾有一项研究,以网络问卷形式调查了近1700位平均年龄34岁的女性,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1.5%)的受访者曾遭受乳房疼痛的困扰。在有症状被调查患者中,乳房疼痛对其性健康与睡眠产生负面影响的比例分别达到41%和35%。
乳房疼痛有周期性(占2/3)与非周期性(占1/3)之分。周期性乳房疼痛多和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之变化息息相关,常在月经来潮前1周出现。此类疼痛多为双侧,且以乳房外上象限为甚。非周期性乳房疼痛则可能和乳房或胸壁之病变有关,其疼痛或持续或间歇。骤现之孤立性囊肿、乳腺炎症或迅速发展之炎性乳腺癌,皆可致乳房疼痛,而乳腺癌所致乳房疼痛并不多见。故而,经前期乳房胀痛为乳房疼痛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疼痛的65%,且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
多数乳房疼痛和乳腺癌之风险及病理改变鲜有相关性,也不预示恶变甚至癌前病变。因此,罹患乳腺癌前的乳房疼痛,多与乳腺癌无直接关联。在多数情况下,乳房疼痛具有自限性。在国外,多数患者获得的唯一处理是解释安慰(reassurance)。对于乳房下垂的女性,使用带钢圈的支撑胸罩可缓解乳腺痛;运动时佩戴运动内衣则能减轻和乳房运动相关的疼痛。部分女性可通过热敷、冰袋或轻柔按摩以缓解疼痛。乳腺囊性增生病所致的乳房疼痛恶变概率在1%~4%。然而,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伴有组织学乳腺增生,尤其伴有非典型增生的患者,具有高危恶变的风险。单纯乳腺腺病、纤维囊性增生及周期性结节,并没有手术的必要。“可疑恶性”始终是乳腺外科医生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手术切检的指征。外科干预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漏诊、误诊乳腺癌,或切除可疑病变。
那么,中医治疗乳房疼痛效果是否显著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中医学认为,乳房疼痛源于肝气郁结,使得胸胁经络气机运行不畅;因忧愁思虑损伤脾胃,或饮食肥甘厚腻导致脾气虚衰,进而运化失职,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内生湿邪。湿邪性质重浊、黏滞,易积聚于乳络,长时间则痰湿互结,阻滞则痛。另外,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过度劳累、房劳过度,耗损元气以致肾气亏虚,不能滋养冲任二脉,引发冲任失调,这会直接影响乳房与子宫的气血运行。气滞、血瘀、痰凝在乳房、子宫内积聚,乳络不通则产生疼痛。此病机错综复杂,涉及肝、脾、肾三脏。治疗时,宜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补肾调冲之法。通过辨证施治,内服中药能有效缓解乳房疼痛。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中药外敷、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耳穴治疗、刺络拔罐、刮痧等,这些方法可直接作用于局部,使药物直达病灶,或通过疏通经络穴位整体调节内分泌,对乳房疼痛有显著疗效。内外治结合治疗起效快、简便易行、疗程短、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具有明显优势。
【专家建议】
多数乳房疼痛和乳腺腺病、纤维囊性增生及大囊肿等良性病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引发的乳房疼痛并不常见,而且多数乳房疼痛与乳腺癌的风险及其病理变化几乎没有关联。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乳腺复查,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复查方式,如彩超、X线或磁共振检查。若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乳房肿块迅速增大或乳头溢血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确诊,以免错失治疗的黄金时机。
1.保持心情愉悦,培养并坚持个人爱好,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中。
2.维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尽量在每晚11点前入睡,以遵循自然的生理节律。
3.保持适量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特别推荐林毅教授编创的“女性养生导引功”,既节省空间又效果显著。年轻女性可选择健美操、原地跑步、跳绳等有氧运动。运动不仅能让身体充满活力,还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并促进胃肠蠕动。特别是拉伸胸部的运动,如扩胸、旋肩等,能有效促进胸部血液循环,保持气血畅通,从而缓解乳房疼痛。
4.保持饮食规律,确保大便畅通。
5.选择佩戴大小适中、承托力适中的胸罩。
6.在经过正规医院检查并排除恶性与炎性乳房疾病后,可自行对乳房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方法是以手掌和指腹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再围绕乳头做环形按摩。具备中医基础者,还可通过按压膻中穴、乳根穴和期门穴等穴位来缓解疼痛。
7.在治疗药物方面,可选择我院的院内制剂——消癖口服液系列,或具有相似功效的非处方中成药。寻求专业医生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涵盖内治与外治法),这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对治疗乳房疼痛效果显著。如有必要,医生会建议进行活检,以确定乳房疾病是否发生恶变。
(郭莉主任)
主要参考文献
❶刘璐,郑新宇.乳腺良性病变的组织学分型及其乳腺癌风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7):720-724.
❷Hartmann LC,Sellers TA,Frost MH,et a1.Benign breast disease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2005,353(3):229-237.
❸Dyrstad SW,Yah Y,Fowler AM,et a1.Breast cancer risk associated with benign breast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5,149(3):569-575.
❹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7):759-762.
❺黄小靖,刘卓超.中医治疗乳痛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5):32-34.
❻谭玉培,张董晓,付娜,等.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2):388-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