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乳腺肿物是否必须进行穿刺活检?

由于我的盲目自信和知识的匮乏,十几年来我从未进行过体检,对于乳腺健康的知识也一无所知。尽管早些时候我察觉到乳房有些异常,但我既担心又心存侥幸,总觉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然而,因为我的拖延和忽视,最终我患上了乳腺癌。

当我住进医院,开始接受治疗前的全面身体检查时,医生询问我为何没有及早寻求医疗帮助。他严肃地告诉我:“由于时间拖延过长,肿瘤已经长到了8~10cm,这是非常危险的!”面对医生的责备,我只能以苦笑和无奈回应,因为这确实是我自己的疏忽和无知所导致的。

接下来,我经历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抽血、B超、骨扫描等。当医生提到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时,我感到了极大的恐惧。我曾听说穿刺针很粗,针头像吸管那么粗,而我平时就连打预防针或退热针都感到害怕。我恳求医生是否可以不进行穿刺,直接进行手术。然而,医生耐心地解释,穿刺活检是为了更快更准确地了解肿瘤的性质和情况,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尽管医生的话语非常在理,我也明白这是为了我更好治疗,但内心对穿刺活检的恐惧仍然难以消除。在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鼓起勇气接受了穿刺。当我走进手术室时,我仍然害怕得双手抱住肩膀直打哆嗦。在走廊上碰到钟少文医生时,他看到我紧张的样子,笑着安慰我说:“不要怕,先打麻醉针,你感觉不到疼痛的。”虽然我当时半信半疑,但上了手术床后,医生给我乳房打了麻醉针,我确实没感觉到疼痛。我甚至还睁开眼偷看医生是如何操作的。那根针确实很粗,但整个过程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穿刺活检的过程有些令人恐惧,但我知道这是为了我的健康所必需的。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那么粗的针头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同时,我也好奇是不是所有需要住院手术的人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穿刺以后会不会导致肿瘤转移到其他地方呢?

(患者爱弟)

【乳腺专科医生答复】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升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病理活检则是确诊乳腺癌的最可靠标准。那么,对于乳房病灶的活检,究竟是术前穿刺更佳,还是术中直接切检更为合适呢?

在乳腺科,常见的病理组织活检方式包括空芯针穿刺、真空辅助旋切活检,以及外科手术活检等。传统的活检方式通常采用外科手术进行切除活检,但相较于穿刺活检,其缺点在于创伤较大。同时,术中冰冻病理可能存在假阴性,从而需要二次手术。此外,它无法在术前确定肿瘤的分期和分型,这会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切口设计,也不适合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新辅助治疗。

空芯针穿刺活检因操作简便、创伤小,且能获得足够的组织量进行病理诊断而受到青睐。研究表明,乳腺空芯针穿刺活检的敏感性高达97.7%,特异性为100%。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与切除活检标本的组织学诊断符合率高达90%~96%。因此,许多国内外的指南都推荐在手术前进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或真空辅助活检。当然,对于相对较小、无法触及的肿块,或无法在影像学引导下定位的病灶,则可通过影像学定位后进行局部的区段切取活检。

尽管指南推荐空芯针穿刺活检作为术前诊断的方式,但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都担心空芯针穿刺是否会导致肿瘤的转移或种植。理论上,任何对癌组织的刺激,包括针刺、切除、活检组织或其他检查,甚至用力搓揉、挤压等,都可能造成癌细胞的脱落或播散。穿刺活检确实会破坏肿瘤的“完整性”,从而增加针道种植、局部复发的风险,甚至增加肿瘤细胞入血的风险。然而,实际上大部分脱落的癌细胞都会被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只有在免疫功能低下或脱落的癌细胞过多、超过自身清理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种植转移。

美国芝加哥的一项研究揭示,无论是空芯针穿刺还是真空辅助旋切活检,都存在乳腺癌细胞碎片脱落并移位的现象。其中,空芯针穿刺的发生率高于真空辅助旋切(37%∶23%)。然而,该研究还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现象:肿瘤移位的发生率和数量与活检至手术切除的时间间隔成反比。这意味着脱落的肿瘤细胞碎片在移位后并不能长时间存活,而是会被机体清除。另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术前进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的189例患者与未进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的530例患者相比,局部复发率并无显著差异(1.1%∶2.1%),且两者的总生存率也未见明显差异。该研究还比较了空芯针活检与定位切除活检之间的局部复发率,结果同样表明两者之间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3.77%∶3.70%)。

综上所述,空芯针穿刺活检作为乳腺癌术前的诊断方法是安全的。

【专家建议】

1.对于疑似恶性乳房病灶,建议在术前进行穿刺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这样的活检能为是否需要采取新辅助治疗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提供关键的决策信息。若查体无法触及肿块、病灶过小,导致超声引导下穿刺困难,或在乳腺X线检查中发现可疑的钙化灶,则可通过影像学定位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活检。

2.多项研究显示,空芯针穿刺对肿瘤的局部复发风险和患者的总生存率并无影响,因此,该操作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

3.对于诊断为晚期乳腺癌或需要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建议使用粗针进行穿刺,以明确病理性质和免疫组化情况,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张旭医生、徐飚主任)

主要参考文献

❶Krag DN,Anderson SJ,Julian TB,et al.Technical outcomts of sentinel-lymphnode resection and conventional axillary-lymph-node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results from the NASABP-32 randomised phase Ⅲ trial[J].Lancet Oncol,2007,8(10):881-888.

❷Mohammad,Motamedolshariati,Bahram,Memar,Mohsen,Aliakbaian,Mohammad T,Shakeri,Mohammad,Samadi,Ali,Jangjoo.Accuracy of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markers in core needle breast biopsies compared with excisional specimens.[J].Breast care(Basel,Switzerland),2014,9(2):107-110.

❸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29(8):954-1040.

❹Breast Cancer Screening and Diagnosis,Version 4.2023,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JNCCN,2023.

❺陈淑如,吴楚成,柳镇玉.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对乳癌的诊断价值[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4(4):419-422. K7/M+qEL4Vdl52DVibEIFqsyf3EECansneFUH+TED0ggVzFT7w3AOlOniotsC9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