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将辈出的神奇军校

国共合作的实现,为革命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革命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队。为建立一支可靠的武装力量,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

早在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时,就向他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军的基础。

鉴于过去长期依靠旧军阀进行革命而屡遭失败的痛苦教训,孙中山在筹划改组国民党的同时,也积极酝酿创办革命军官学校,以培养他理想中的真正的革命军队。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正式议决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所以被称为“黄埔军校”。

同年5月,黄埔军校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录取学生350名,备取120名。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典礼上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黄埔军校门口有一副对联,左右两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由孙中山亲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兼军法处长,加伦等苏联军官为军事顾问。

苏联政府对黄埔军校给予了大力支持,资助现金200万卢布,运来8000支步枪和200万发子弹等军需物资,并派遣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军事教官。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聂荣臻等担任政治教官和各级领导工作,还动员组织了一批党员、团员和革命青年报考军校,仅第一期学生中就有陈赓、左权、徐向前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五六十人,约占黄埔一期学生总数的1/10。

周恩来(1898—1976),1924年11月—1925年8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这是它区别于旧式军校的主要特点,而且主要由共产党人担任教学工作,政治教育卓有成效。 gs0vbU334Z6WZiyGy0IcdBge64kMFYl0zwSwzrMgKcxEhl58HOMX95W5U1Rm6M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