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还有一周,学校体育馆里却一片狼藉,像是刚经历过一场混乱的“战役”。舞台搭建到一半突然停了工,银色的钢管堆在角落,有的上面还沾着灰色的水泥,木板斜靠在钢管上,边缘参差不齐。背景屏幕孤零零地斜靠在墙上,屏幕上还贴着几张未撕干净的胶带,道具散落一地——红色的幕布皱巴巴地铺在地上,上面沾了不少灰尘,演出用的头饰和乐器被随意地放在塑料箱里,甚至还有几个破损的灯笼滚到了体育馆门口。
学生会成员围在舞台旁边的桌子前,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问题清单,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负责舞台搭建的男生不停地抓着头发,语气里满是焦虑:“怎么办啊?背景屏幕的尺寸和舞台根本不匹配,我们之前和供应商确认过尺寸,结果他们送过来的屏幕比舞台窄了1.5米。刚才给供应商打电话,他们说重新做屏幕至少要十天,肯定赶不上开幕式了。”
“还有道具组采购的服装,质量差得要命。”负责服装的女生举着一件粉色的演出服,裙摆被她轻轻一扯,竟然裂开了一道小口子,“我们定的是雪纺面料,结果送来的是化纤的,摸起来又硬又粗糙,而且特别容易破,根本没法穿。现在重新采购也来不及了,离艺术节只有一周了。”
“学生会主席已经急得快哭了,刚才在办公室里给老师打电话,声音都是抖的。”另一个男生叹了口气,“咱们要不找老师帮忙吧?靠我们自己,肯定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就在这时,体育馆门口传来了脚步声,许星眠和江晴空作为班级代表被紧急叫了过来。许星眠怀里抱着一摞艺术节的节目单,纸张边缘被她攥得有些发皱,她一边走一边快速翻看节目单,心里还在想着下午没讨论完的课题案例。江晴空手里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里面装着班级的节目申报材料,他的脚步很稳,目光扫过体育馆里的混乱场景时,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你们可算来了!”学生会主席像看到救星一样,从桌子后面冲了过来,他手里的问题清单被揉得有些变形,几乎是把清单塞进了两人手里,“背景屏幕和服装的问题快把我们逼疯了,你们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再解决不了,艺术节开幕式就要搞砸了。”
许星眠接过清单,快速扫了一眼上面的问题,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背景屏幕的尺寸具体差多少?有没有测量过舞台的实际宽度和屏幕的宽度?还有服装供应商的联系方式,你这里有吗?我们可以试着和他们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退换货。”
江晴空没有说话,他直接走到舞台前,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卷尺——那是他平时用来测量物理实验器材的,一直放在书包里。他蹲下身,把卷尺的一端固定在舞台左侧的栏杆上,然后慢慢走到右侧,手指在卷尺上轻轻一按,读出了数字:“舞台宽4.5米,屏幕宽3米,差1.5米。”他站起身,目光落在角落里的木板上,思考了几秒,然后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可以在屏幕两侧加装饰板,用和屏幕背景一致的图案,比如屏幕背景是古风卷轴,装饰板就印上同款卷轴的边角图案,视觉上能弥补尺寸差。装饰板需要1.2米高,0.75米宽,用轻质的泡沫板,重量轻,不会影响舞台承重,而且泡沫板容易切割,今天就能找木工师傅做好。”
许星眠拿着手机,已经拨通了服装供应商的电话,她把手机贴在耳边,语气坚定,没有丝毫退让:“您好,我是南城一中的学生,我们之前在贵公司订购了一批艺术节演出服装。今天收到货后,发现服装面料和我们约定的不一样,我们定的是雪纺面料,送来的却是化纤的,而且面料质量很差,裙摆一扯就破,根本无法用于演出。我希望你们今天就能安排换货,换成我们之前约定的雪纺面料,如果今天不能换货,我们就取消订单,重新找其他供应商,而且会向消费者协会反映这个问题。”
挂了电话,许星眠转头看向江晴空,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的表情:“供应商同意今天下午就安排换货,他们会派车把新的服装送过来,服装的问题应该能解决。舞台装饰的话,我觉得可以在装饰板上贴一些学生的绘画作品,比如高一(3)班之前画过一组关于传统文化的水彩画,有汉服、龙舟、灯笼,贴在装饰板上,既能体现校园青春氛围,又能和艺术节的主题呼应。”
“不行。”江晴空立刻反对,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认真,“装饰板用的是泡沫板,表面不平整,如果贴太多绘画作品,需要用大量的胶带或者胶水,不仅会增加装饰板的重量,而且胶水可能会腐蚀泡沫板,存在安全隐患。艺术节虽然需要氛围,但简洁实用最重要,符合力学原理才能保证舞台安全,不能为了美观忽视安全问题。”
“但艺术节需要氛围啊!”许星眠反驳,她走到舞台旁边,指了指空荡荡的舞台两侧,“如果只放背景屏幕和光秃秃的装饰板,看起来太单调了,观众根本不会有代入感。应该加入一些彩带、气球之类的装饰,增强视觉效果,比如在舞台两侧挂一些彩色的彩带,在天花板上飘几个氦气球,这样看起来会更有节日氛围。”
“安全第一。”江晴空寸步不让,他拿出手机,调出了之前查过的舞台安全规范,“根据校园活动舞台安全标准,舞台两侧的装饰重量不能超过5公斤,彩带如果挂太多,遇到风可能会缠绕在一起,甚至掉下来砸到观众;气球如果用氢气的,有爆炸风险,就算用氦气,也需要固定好,避免飘到舞台上方影响灯光。”
两人又吵了起来,一个坚持要保证美观和氛围,一个执着于安全和实用,声音越来越大。学生会成员站在一旁,没人敢说话,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满是无奈。最后,许星眠深吸一口气,率先妥协——她知道江晴空说的有道理,安全确实是第一位的。
“可以减少装饰数量,但必须保证基本的美观。”她语气缓和了一些,“彩带只在舞台两侧各挂一条,用轻质的尼龙材质,长度控制在1米以内,不会影响安全;气球用氦气球,数量控制在10个以内,每个气球都用绳子固定在舞台两侧的栏杆上,避免飘到空中。你负责检查所有装饰的安全隐患,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力学原理和安全规范,这样总可以了吧?”
江晴空点了点头,算是达成了共识。
为了赶进度,两人决定在体育馆加班到深夜。许星眠负责整理服装和道具,她把新送来的雪纺服装一件一件拿出来检查,确保没有破损,然后分类放在不同的箱子里,还在每个箱子上贴了标签,注明对应的节目和班级。江晴空则在舞台上忙碌,他和学生会的男生一起安装装饰板,手里拿着扳手,认真地拧紧每一个螺丝,时不时还用卷尺测量一下装饰板的位置,确保两侧的装饰板对称。
晚上九点多,体育馆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许星眠帮江晴空递工具时,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颜料桶——那是之前美术生用来画宣传海报的,桶里还剩下小半桶红色颜料。颜料桶“哐当”一声倒在地上,红色的颜料溅了出来,大部分都洒在了江晴空的白色校服上,形成了一片刺眼的红,还有几滴沾到了许星眠的浅蓝色裙摆上。
“对不起,对不起!”许星眠赶紧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慌乱地去擦江晴空校服上的颜料,结果越擦越脏,红色的颜料在白色的布料上晕开,形成了更大的污渍。她急得眼眶都红了,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责:“都怪我太不小心了,你的校服肯定洗不掉了……”
江晴空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拉住许星眠的手,阻止了她继续擦拭——再擦下去,校服恐怕就要彻底报废了。他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瓶蓝色的洗衣液,递给许星眠:“别擦了,用这个试试。我们理科实验服沾了试剂,用这个洗衣液就能洗掉,颜料应该也能洗掉。你先把裙摆上的颜料擦一下,我去卫生间处理一下校服。”
许星眠接过洗衣液,指尖不小心触碰到江晴空的指尖,他的手带着刚握过扳手的微凉,却意外地让人安心。许星眠像被烫到似的收回手,指尖还残留着淡淡的金属凉意,她低下头,看着裙摆上那几滴红色颜料,小声说了句“谢谢”,声音轻得几乎要被体育馆里的风声淹没。
江晴空拿着脏掉的校服走向卫生间时,许星眠坐在舞台旁边的台阶上,小心翼翼地倒了点洗衣液在裙摆的污渍上。洗衣液带着淡淡的柠檬清香,和空气中残留的颜料味混合在一起,竟意外地不刺鼻。她用指尖轻轻揉搓着布料,看着红色颜料一点点变淡,心里的愧疚也少了几分。
十几分钟后,江晴空回来了。他的校服搭在手臂上,原本刺眼的红色污渍淡了很多,只剩下浅浅的粉色印记,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没想到真的能洗掉。”许星眠抬头看见他,眼睛亮了亮,语气里带着几分惊喜,“你这洗衣液也太神奇了,连颜料都能洗掉。”
“这是专门用来洗实验服的,能分解大部分有机染料。”江晴空把校服搭在旁边的椅子上,语气依旧平淡,但眼神里少了几分之前的疏离,“时间不早了,我们把剩下的事情做完,早点回去。”
许星眠点点头,站起身和他一起整理剩下的道具。她把散落的头饰一个个放进塑料盒里,江晴空则把堆在角落的木板搬到舞台旁边,两人默契地分工,没有再像之前那样争论,只剩下偶尔的几句交流。
“你看这个灯笼,还能不能修好?”许星眠拿起一个破损的红色灯笼,灯笼的骨架断了一根,红色的灯纸也破了个小洞。她试着把断了的骨架拼在一起,却怎么也固定不住,只能无奈地看向江晴空。
江晴空走过来,接过灯笼仔细看了看,然后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根细铁丝和一把钳子。“把骨架对齐,我用铁丝固定。”他一边说一边把细铁丝剪成合适的长度,用钳子把铁丝绕在断了的骨架上,动作熟练得像是经常做这种手工活。许星眠按照他说的,小心翼翼地扶着灯笼骨架,看着他用铁丝一圈圈固定,心里突然觉得,其实江晴空也不是那么“冷冰冰”。
灯笼修好后,许星眠找了张红色的彩纸,用胶水把破掉的灯纸补好,还在上面画了个小小的月亮图案。“这样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了。”她举起灯笼,对着灯光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江晴空站在旁边看着她,灯光落在她的侧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浅浅的阴影,他突然觉得,许星眠认真做事的时候,还挺好看的。
两人忙到快十一点才把体育馆收拾好。舞台两侧的装饰板已经安装完毕,屏幕也调试好了,道具整齐地摆放在舞台旁边的储物间里,原本混乱的体育馆变得井然有序。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晚归的车辆驶过,车灯照亮了路面上的落叶。
“今天谢谢你。”许星眠走在江晴空旁边,双手插在口袋里,语气真诚,“如果不是你,我肯定解决不了舞台的问题,说不定还会把颜料弄得到处都是。”
“你也帮了不少忙,服装的问题如果不是你,供应商不一定会同意换货。”江晴空侧过头看了她一眼,路灯的光落在他的眼睛里,泛起淡淡的暖意,“其实,你的文化故事也不是没有道理,数据确实需要故事来支撑,不然就太枯燥了。”
许星眠没想到他会主动提起课题的事情,还认可了自己的想法,她停下脚步,看着江晴空,嘴角忍不住上扬:“那以后讨论课题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少吵一点?其实我们的想法结合起来,说不定能把课题做得更好。”
“可以。”江晴空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认真,“不过你的文化案例还是要具体,不能只说故事,要结合实际数据;我的数据也会尽量简洁,方便你理解。”
“一言为定!”许星眠伸出手,像个孩子似的等着他握手。江晴空看着她伸出的手,犹豫了几秒,还是轻轻握了上去。她的手很软,和他经常握工具的手完全不同,指尖带着淡淡的洗衣液清香。
两人握了握手就松开了,谁也没有说话,但空气中的氛围却变得不一样了。走到分岔路口时,许星眠挥了挥手,说了句“明天见”,然后转身跑向自己家的方向。江晴空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路口,才转身走向相反的方向。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之前查的“传统文化传播案例”页面,心里突然觉得,或许和许星眠合作,真的能完成一个不错的课题。
艺术节开幕那天,体育馆里坐满了学生和老师。舞台两侧的装饰板上印着古风卷轴的图案,虽然没有贴绘画作品,却也简洁大方。背景屏幕播放着各个班级的节目预告,屏幕两侧的氦气球轻轻晃动,彩色的彩带在微风中飘着,整个舞台既安全又有节日氛围。
许星眠和江晴空坐在观众席的后排,看着舞台上精彩的表演,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没想到我们居然真的把舞台问题解决了。”许星眠小声对江晴空说,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之前我还以为会搞砸呢。”
“只要找对方法,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江晴空看着舞台,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就像我们的课题,只要把数据和故事结合起来,肯定能做好。”
许星眠转头看着他,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脸上,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那一刻,许星眠突然觉得,或许这次的“优生计划”,并不是什么“要命的任务”,反而可能是一段意想不到的美好经历。
演出进行到一半时,舞台上突然响起了熟悉的音乐,是一首关于传统文化的歌曲。歌手穿着漂亮的汉服,裙摆随着动作轻轻飘动,舞台背景屏幕上播放着汉服的历史演变视频,视频里既有详细的数据图表,又有生动的文化故事。“你看,这就像我们的课题。”许星眠指着屏幕,语气兴奋,“数据和故事结合在一起,真的很吸引人。”
江晴空点点头,没有说话,但眼神里的认同却藏不住。他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和故事,又看了看身边兴奋的许星眠,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或许,他们不仅能完成学校的课题,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艺术节结束后,许星眠和江晴空在图书馆研讨室讨论课题时,气氛比之前融洽了很多。许星眠带来了补充好的文化案例,里面详细记录了南方龙舟赛的历史故事和相关数据;江晴空则整理了更简洁的数据分析表,还在表格旁边加了简单的注释,方便许星眠理解。
“你看这个龙舟赛的案例,我查了近十年的参赛人数和观众数量,发现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参赛人数都会增加15% 左右,观众数量也会增加20%。”许星眠指着案例里的数据,语气认真,“而且我还采访了一位龙舟赛的鼓手,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龙舟队,就是因为喜欢龙舟背后的文化故事。”
江晴空接过案例仔细看了看,然后打开电脑,调出之前整理的传播数据:“我根据你提供的案例,调整了传播模型。如果我们以龙舟赛为切入点,结合年轻人喜欢的短视频形式,把龙舟赛的故事和数据做成短视频,传播量应该会比单纯的数据或者故事更高。”
“我也是这么想的!”许星眠眼睛亮了亮,“我们可以拍一些龙舟训练的日常,再采访几个参赛的年轻人,让他们说说为什么喜欢龙舟赛,然后在视频里加入简单的数据图表,比如每年的参赛人数变化,这样既有趣又有说服力。”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研讨室里的气氛热烈而和谐,再也没有之前的争执和尴尬。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像是为这段原本“要命”的合作,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许星眠看着江晴空认真讨论的侧脸,心里突然觉得,或许这次的合作,会是她高中生活里最难忘的一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