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辩论赛场的刀光剑影

一周后,南城一中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舞台两侧悬挂着醒目的红色横幅,上面用白色的字体清晰地写着辩论主题——“正方(文科班):网络使人更亲近”“反方(理科班):网络使人更疏远”。这场高二文理分科后的首次辩论赛决赛,无疑成了全校瞩目的焦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这场文理大佬之间的交锋充满了期待。

后台的化妆间里,气氛却与前台的热闹截然不同,多了几分紧张和严肃。许星眠坐在化妆镜前,面前摆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指尖握着一支蓝色水笔,在纸上快速圈画重点。在“异地亲友联系”的论点旁,她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从具体的案例到情感的分析,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闺蜜林晓雨端着一杯温水走过来,凑到她身边,轻轻戳了戳她的胳膊,笑着说道:“星眠,你这认真劲儿,我都要被你感染了。说真的,你是不是就是想在辩论赛上,把江晴空那家伙按在台上好好摩擦一顿啊?”

许星眠握着笔的手顿了顿,脸颊微微泛红,假装没听见林晓雨的调侃,目光依旧停留在笔记本上。但她的动作却出卖了她,悄悄把“情感传递案例”那部分又补充了两行,还特意标注了几个需要重点强调的关键词。镜子里的女孩,眼神专注而坚定,浅棕色的瞳孔里清晰地映着笔记本上的字迹,连耳尖都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真,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眼前的辩论资料。

而在后台的另一侧,江晴空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闭目养神。白色的耳机线绕在他的手腕上,随着他轻微的呼吸轻轻晃动。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袖口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臂,整个人透着一股冷静而从容的气质。

队友陈阳拿着一份辩论稿,一脸紧张地凑过来,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江哥,等会儿就要到自由辩论环节了,咱们要不要提前再准备几个反击点啊?我听说许星眠上次模拟赛的时候,临场反应特别快,思维特别敏捷,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江晴空缓缓睁开眼,眼底没什么波澜,依旧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淡然:“不用,自由辩论讲究的是随机应变,提前准备太多反而会束缚思维。到时候咱们只要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攻其不备就行。”他抬手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目光不自觉地飘向许星眠所在的方向。隔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他只能看到她扎着低马尾的背影,纤细却挺拔,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比赛开始的铃声准时响起,清脆的铃声瞬间打破了后台的宁静,也点燃了大礼堂里所有人的热情。许星眠作为正方一辩,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校服,昂首挺胸地走上台。聚光灯“唰”地一下落在她身上,将她的身影照亮。她站在舞台中央,眼神坚定,声音清亮而有力:“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方认为网络使人更亲近。网络打破了空间的壁垒,让远在他乡的亲人能够通过视频通话诉说思念,让久未谋面的朋友能够通过朋友圈分享生活的点滴。就像去年疫情期间,我的邻居张奶奶,她的孙子在国外留学,因为疫情无法回国。正是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张奶奶亲眼看到了孙子毕业时的模样,看到孙子穿着学士服向她挥手,那一刻,张奶奶热泪盈眶,那种跨越山海的感动,难道不是网络带来的亲近吗?”

台下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不少人都被许星眠的例子打动,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许星眠微微鞠躬,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容,走回座位时,正好对上江晴空看过来的目光。他的眼神依旧平静,没有丝毫波澜,像在审视一件待分析的物品,仔细而专注,这让许星眠心里莫名一紧,原本放松的神经又瞬间紧绷起来。

轮到江晴空作为反方二辩发言时,他从容不迫地走上台,手里只拿了一张写满数据的纸条,与许星眠厚厚的笔记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站在聚光灯下,目光扫过台下的观众,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理科生特有的严谨和冷静:“对方辩友提到了视频通话带来的感动,这个案例确实很温暖。”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经常使用网络社交的人群中,有63% 的人表示‘与亲友的现实见面次数明显减少’,45% 的人承认‘在现实交流中会感到莫名的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网络提供的情感传递是碎片化的,是不完整的,它无法替代现实陪伴中的温度。就像对方辩友所说的张奶奶,她能通过屏幕看到孙子的笑容,却不能在孙子难过时,伸手握住他的手给予安慰;她能听到孙子的声音,却不能在孙子疲惫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些现实中的陪伴和触感,是网络永远无法给予的。”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认真思考江晴空的话,连评委们也忍不住频频点头,显然对他提出的数据和观点十分认可。许星眠握着笔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笔尖在纸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她快速在笔记本上写下“数据反击,需补充现实案例,强调情感深度”,大脑也在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应对对方的论点。

自由辩论环节,彻底成了许星眠和江晴空两人的直接交锋,火药味十足。“古人在文学作品中曾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感的传递从来都不分形式。难道通过网络表达的思念,就比面对面诉说的思念更不真诚吗?难道隔着屏幕的关心,就不是真正的关心吗?”许星眠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直视江晴空,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也带着几分不服输。

江晴空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身反驳,逻辑清晰:“‘比邻’的前提是‘知己’,而网络的虚拟性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我欺骗。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对方想让我们看到的一面,我们无法通过一个小小的表情包,判断对方是否真的开心;也无法通过一段冰冷的文字,感受到他语气里隐藏的失落和难过。这些现实中的细节和情感,是再精密的公式和再准确的数据都算不出来的,难道不是吗?”

“那你能用公式算出亲情的温度吗?能用数据衡量爱情的深浅吗?”许星眠不甘示弱,继续追问,语气带着点激动。

“至少逻辑不会让情感陷入自我欺骗,不会让我们误以为网络上的虚假陪伴,就是真正的亲近。”江晴空寸步不让,语气依旧冷静,却带着十足的说服力。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每一次交锋都充满了智慧的碰撞。台下的欢呼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观众们都被这场精彩的辩论深深吸引,有的人甚至紧张得握紧了拳头,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林晓雨在台下,比许星眠还要紧张,双手紧紧攥着裙摆,手心都冒出了汗。

比赛终于结束,评委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宣布理科班以微弱的优势获胜,江晴空凭借出色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反应,被评为最佳辩手。当主持人念出结果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江晴空站起身,从容地走上台领奖。他接过奖杯和证书,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目光下意识地看向台下的许星眠,想看看她的反应。却没想到,许星眠正低头专注地整理笔记,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似乎在认真总结刚才辩论中的失误和不足,完全没有注意到台上的情况。

离场时,林晓雨还在为许星眠抱不平,撅着嘴,语气不满地说道:“星眠,你别难过啊!明明就是他们的论点更片面,只强调了网络的缺点,忽略了网络带来的好处,我看评委肯定是偏心理科班了!”

许星眠却轻轻摇了摇头,把笔记本合上,脸上没有丝毫失落,反而带着几分坦然:“晓雨,别这么说。江晴空的逻辑确实没漏洞,他提出的数据也很有说服力。这次是我准备得不够充分,刚才的案例不够严谨,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要更注意这些细节。”话虽这么说,但她心里却对江晴空的辩论能力多了一丝认可——这个对手,比她想象中更难对付,也更让她有了想要超越的动力。 KyuLwiGN4ghDNEwhxLj+A7NcQ9P1OSvmyJR8fg5WilSmFSDaMqYKGiMbSQ8B67a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