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老陈临时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位老朋友身体不舒服,需要去看看。他嘱咐林夕看好店,有什么事等他回来再说,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林夕独自坐在柜台后,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守着心灯食堂,不知道会不会有食客来。
午夜两点左右,木门被推开,一个穿着工装服的男人走了进来。男人约莫四十岁,皮肤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脸上带着疲惫的神情,眼睛里满是思念。他找了个位置坐下,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地说:“小姑娘,还有吃的吗?我从外地来这里打工,好几天没吃到家乡的味道了,心里怪难受的。”
林夕心里一动,想起自己刚来云州的时候,也常常思念家乡的味道。她笑着说:“有呢,我给您做一碗家乡甜羹吧,是我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做的,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男人点了点头,眼里露出一丝期待:“好啊,谢谢你,小姑娘。只要是家乡的味道,我就很满足了。”
林夕走进厨房,打开橱柜,取出大米、红枣、桂圆、莲子等食材。她一边淘洗大米,一边回忆着妈妈做甜羹的样子——妈妈总是会把红枣去核切成小块,把桂圆剥壳,然后和大米、莲子一起放进砂锅里,用小火慢慢熬煮,煮到大米开花,汤汁浓稠,再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
她按照妈妈的做法,将食材一一处理好,放进砂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坐在煤炉边,耐心地等待着。她看着砂锅里的食材慢慢翻滚,心里默念着:“希望这碗甜羹能让他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能缓解他的思念之情。”
在熬煮甜羹的过程中,林夕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妈妈做的饭菜,想起了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吃饭的场景,心里涌起一股浓浓的乡愁。她突然明白,老陈说的“心火”是什么——那是对食物的热爱,是对食客的关心,更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食物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