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的半个月,陈望秋每天都在镇医院和家里两头跑。早上给爸送完早饭,就回家打扫屋子、整理院子,下午再去医院陪床,帮爸做康复训练。
爸的情况慢慢有了好转,能睁开眼睛说话了,但右边身体还是动不了,情绪也很不稳定,经常发脾气。有一次,陈望秋帮他按摩右腿,他突然就把手里的杯子摔了,骂道:“别碰我!我就是个废人!你赶紧回广州去,别在这儿跟着我受罪!”
“爸,我不回去,我就在这儿照顾你。”陈望秋捡起杯子碎片,耐心地说,“医生说了,只要好好康复,以后说不定还能走路。”
“走路?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爸叹了口气,“都怪我,没本事,还连累你丢了工作,欠了一屁股债。”
“爸,别这么说。”陈望秋鼻子一酸,“工作没了可以再找,钱没了可以再赚,你好好养病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陈望秋心里比谁都清楚,找工作没那么容易,赚钱更难。他每天晚上躺在家里的老床上,都要琢磨怎么才能赚到钱。他想起李梅说的网上卖土特产,想起村里的桑蚕和米酒,心里的念头越来越清晰,他想搞生态桑蚕养殖,再把爷爷的米酒手艺捡起来,通过电商卖出去。
可他知道,这个想法要实现,首先得说服爷爷。爷爷是村里最懂桑蚕和米酒的人,要是得不到他的支持,根本没戏。
这天下午,陈望秋正在医院帮爸擦身子,李梅突然来了,手里提着一篮鸡蛋:“我妈让我给叔送点鸡蛋,补补身体。”
“谢谢你和阿姨。”陈望秋接过鸡蛋,“坐会儿吧。”
李梅坐下,看着病床上的陈爸,小声说:“叔的情况好多了吧?”
“嗯,能说话了。”陈望秋说,“对了,上次你说在网上卖土特产,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弄?”
“当然可以啊。”李梅笑了笑,“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网上开个店,把东西拍点照片放上去,有人下单就发货。我可以帮你注册账号,教你怎么运营。”
“太谢谢你了!”陈望秋很开心,“我想试试卖蚕茧和米酒,你觉得怎么样?”
“蚕茧和米酒?”李梅愣了一下,“这些东西保质期短,运输也麻烦,而且没什么品牌,可能不好卖。不过要是能做成深加工产品,比如蚕沙枕头、米酒礼盒,说不定能行。”
陈望秋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现在缺本钱,也缺技术。”
“本钱的话,你可以问问村里有没有人愿意一起搞,合伙出资风险小。技术的话,你爷爷不是最懂这些吗?可以请他出山啊。”李梅说。
提到爷爷,陈望秋的脸色暗了下来:“我爷爷不同意我搞这些,他觉得我是瞎折腾。”
“那你得好好跟他说说,让他看到希望。”李梅说,“其实村里很多老人都想做点事,就是没人带头。要是你能把这事搞起来,不仅能赚钱,还能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正说着,病房门开了,村支书王建国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望秋,这是村里凑的一点心意,你拿着给叔治病。”
陈望秋接过信封,里面装着两千块钱,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捐款人的名字和金额。他心里一阵温暖:“谢谢王支书,谢谢大家。”
“客气什么,都是乡里乡亲的。”王建国笑了笑,“听说你想搞桑蚕和米酒?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符合乡村振兴的政策。不过你得想清楚,这可不是小事,风险很大。”
“我知道有风险,但我想试试。”陈望秋坚定地说,“我想让清溪村好起来,让大家都能赚到钱。”
王建国点点头:“有想法是好的,但不能冲动。这样吧,你先做个详细的计划书,要是可行,村里可以帮你申请点政策扶持。”
陈望秋很惊喜:“真的?谢谢王支书!”
“谢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王建国说,“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要是搞砸了,你可别怨村里。”
“我明白。”陈望秋说。
王建国走后,李梅笑着说:“怎么样,有希望吧?你赶紧写计划书,我帮你一起完善。”
陈望秋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干劲。他知道,这条路肯定不好走,但只要有人支持,他就有信心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