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的病情控制住后,陈望秋特意买了些水果,去看望爷爷。爷爷正在院子里修理农具,看到他进来,还是没什么好脸色:“你来干什么?”
“爷爷,谢谢你教我用草药治蚕病。”陈望秋把水果放在桌子上,“要是没有你,我的蚕就全死了。”
“我不是帮你,我是不想看到那些老伙计的钱打水漂。”陈老根头也没抬,继续修理农具。
“不管怎么说,都得谢谢你。”陈望秋坐下,“爷爷,以后我有什么不懂的,还得向你请教。”
“请教可以,但你得听我的话,别再瞎折腾。”陈老根说,“生态养殖不是不行,但得结合实际情况,不能死脑筋。比如治蚕病,该用草药就用草药,别非要死扛着。”
“我知道了,爷爷。”陈望秋点点头,“对了,我想请教你米酒酿造的技术,你能教我吗?”
陈老根犹豫了一下,说:“米酒酿造很复杂,要选米、泡米、蒸米、发酵、蒸馏,每个步骤都有讲究,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
“我不怕麻烦,我可以慢慢学。”陈望秋说,“我想把你的米酒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的米酒。”
陈老根看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欣慰:“好吧,等你把蚕养好,我就教你。”
“太好了!谢谢爷爷!”陈望秋很开心。
从那以后,爷爷虽然嘴上不说,但经常会默默关注他的项目。有时候会去桑园看看,指点一下老人们怎么摘桑叶,怎么喂蚕;有时候会在家里熬好草药水,让陈望秋拿去给蚕棚消毒;还有的时候会提醒他注意天气变化,预防蚕病。
有一次,天气预报说晚上有暴雨,爷爷特意跑到桑园,提醒陈望秋加固蚕棚。陈望秋和老人们赶紧用绳子和木桩把蚕棚加固好,晚上果然下了暴雨,蚕棚一点事都没有。
陈望秋知道,爷爷虽然嘴上对他很严厉,但心里还是很支持他的。他很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把项目做好的决心。
蚕慢慢长大,变成了熟蚕,开始吐丝结茧。看着蚕匾里一个个雪白的蚕茧,陈望秋和李梅都很开心。老人们也都来看了,纷纷称赞:“这些蚕茧真漂亮,比以前的质量好多了!”“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陈望秋把蚕茧收集起来,一共收获了两百多斤。他挑了一些最好的蚕茧,送到镇里的质检站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蚕茧的质量达到了特级标准,比普通蚕茧的价格高出一倍多。
拿到检测报告,陈望秋很兴奋,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爷爷和老人们。爷爷看着检测报告,虽然没说话,但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接下来就是卖蚕茧了。陈望秋和李梅按照计划,把蚕茧拍了照片,放在网上的店铺里,标价每斤一百五十块。他们还拍了养蚕的过程视频,发到网上,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可过了几天,网店的订单寥寥无几,只有几个熟人买了一点。陈望秋和李梅都很着急:“怎么回事?质量这么好的蚕茧,怎么没人买?”
李梅分析说:“可能是我们的店铺没有名气,别人不信任我们。要不我们找一些网红帮忙推广一下?”
“找网红要花很多钱吧?我们现在没那么多预算。”陈望秋说。
“不一定非要找大网红,找一些小网红试试,花不了多少钱。”李梅说,“我认识一个本地的美食博主,粉丝有几万,我可以联系一下她,让她帮忙推广。”
陈望秋点点头:“好,你赶紧联系她。”
李梅立刻联系了那个美食博主,博主听说他们的蚕茧是生态养殖的,很感兴趣,同意帮忙推广,但要收两千块的推广费。陈望秋咬咬牙,答应了。
博主去桑园拍了视频,介绍了他们的生态养殖模式和蚕茧的质量,还推荐了他们的网店。视频发出去后,网店的订单果然多了起来,每天都有几十单,两百多斤蚕茧很快就卖完了,除去成本和推广费,净赚了两万多块。
拿到第一笔利润,陈望秋和李梅都很激动。他们按照约定,给投资的老人们分了红,虽然不多,但老人们都很开心:“太好了!真的赚到钱了!”“望秋,我们没看错你!”
陈望秋也给爸交了医药费,还剩下一些钱,用来买下一批蚕种和酿酒设备。他知道,这只是第一笔收入,以后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