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林默推开门时,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布满污渍的台阶。他掏出钥匙,手指因为长时间敲击键盘有些僵硬,试了两次才插进锁孔。出租屋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一股混合着旧家具和外卖残留的味道扑面而来——这是他在这座城市打拼三年的“家”,十几平米的空间里,床、书桌、衣柜挤在一起,唯一的窗户正对着隔壁楼的墙壁,连阳光都吝啬光顾。

他把背包扔在椅子上,瘫倒在床上,弹簧床发出沉闷的响声。脑海里却像过电影一样,反复回放着凌晨电脑屏幕上的“清晰状态”: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方案文字,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梳理整齐,逻辑漏洞、优化方向清晰得如同标注好的重点,连客户可能提出的质疑都提前浮现在脑海里。这种感觉太奇妙了,既让他兴奋,又让他隐隐不安。

为了验证这不是错觉,林默挣扎着爬起来,从书桌抽屉里翻出那本早已蒙尘的行业证书备考书。去年他准备考试时,这本书差点让他放弃——里面的计算公式复杂得像天书,理论模型更是晦涩难懂,一页内容往往要花半小时才能勉强理解。可现在,当他集中注意力盯着书页时,奇迹再次发生: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自动拆解成条理清晰的逻辑链条,公式推导过程如同动画般在脑海里演示,甚至还能联想到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原来不止是工作文件,专业知识也能快速吃透?”林默翻到最复杂的“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章节,原本需要两小时才能理清的思路,此刻十分钟就完全掌握。他拿出草稿纸,快速写下模型的核心要点和应用技巧,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但这份兴奋很快被一盆冷水浇灭。他拿起手机,点开短视频APP,屏幕上跳跃的画面和欢快的音乐并没有出现“清晰状态”;他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童年时和父母去公园的场景,记忆依然模糊零散,没有任何特殊变化。“看来这个能力只针对‘有明确目标的信息处理’,比如工作、学习相关的内容。”林默松了口气,这样一来,他不用担心自己的私人生活被能力干扰,也不用害怕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信息处理机器”。

窗外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林默看了眼手机,才凌晨五点半。他本想补会儿觉,可大脑却异常清醒,索性打开电脑,开始梳理昨天张磊让他修改的方案。能力再次生效,屏幕上的方案框架自动优化,原本不合理的流程被重新调整,甚至还生成了三个备选方案。林默一边惊叹能力的强大,一边快速敲击键盘,将这些想法落实成文字。

七点整,手机“叮咚”一声,张磊的微信消息准时弹出来:“客户临时加了个需求,方案里必须加一个竞品分析模块,十点前发给我,不能耽误上午的提案会。”后面还跟着一个“奋斗”的表情包,格外刺眼。

林默盯着消息,手指微微颤抖。从凌晨四点半到家,到现在只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张磊连喘口气的时间都不给。他想起上个月,自己因为连续加班晕倒在地铁上,醒来后给张磊请假,得到的却是“你要是实在撑不住,就找别人替你”的冷漠回复。那一刻的委屈和愤怒,此刻又涌上心头。

“凭什么他拿着高工资,却把所有活都推给我?”林默用力捶了一下桌子,桌上的咖啡杯晃了晃,溅出几滴褐色的液体。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他需要利用能力,既完成任务,又不能让张磊轻易占便宜。

他打开浏览器,搜索竞品数据。能力再次发挥作用:网页上杂乱的信息自动筛选出关键数据,不同竞品的优劣势以表格形式在脑海里呈现,甚至还标注出数据的可信度和更新时间。原本需要两小时才能整理完的资料,四十分钟就搞定了。林默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才将竞品分析模块补充到方案里。

九点五十分,林默准时把方案发给张磊。他靠在椅子上,想闭目养神一会儿,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张磊。“你这竞品分析怎么做的?数据来源都没标清楚,客户要是问起来,我怎么回答?赶紧改,十点半前必须发我!”张磊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耐烦,像鞭子一样抽在林默身上。

林默打开方案,发现自己确实忘了标数据来源——刚才太专注于快速整理信息,忽略了这个细节。他赶紧修改,心里却越来越疑惑:张磊平时看方案只看框架,连错别字都很少注意,今天怎么突然这么“严谨”?难道是故意找茬?

十点半,林默再次发送方案。这次张磊没再提修改意见,却发来一句:“上午的提案会你也过来,客户要是有疑问,你负责解答。”林默愣住了——按照公司规定,这种级别的提案会,本该由项目负责人张磊主讲,现在却把答疑的责任推给了他。明眼人都知道,提案会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张磊想抢功劳,却把可能出错的风险推给别人。

林默深吸一口气,回复“好的”。他知道,这是张磊的惯用伎俩,与其争辩,不如见机行事。

上午十一点,提案会在公司最大的会议室举行。客户代表坐在主位上,表情严肃地翻看方案;张磊坐在旁边,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笔,装作认真记录的样子,眼神却时不时瞟向客户代表,想从对方的表情里判断方案是否被认可。

“这个方案的创新性还不错,但我有个疑问。”客户代表抬起头,看向张磊,“竞品分析里的数据很详细,不过这些数据如何保证时效性?毕竟市场变化很快,过时的数据没有参考价值。”

张磊的脸色瞬间僵住,他根本没仔细看方案里的竞品分析,哪里知道数据的来源和更新时间。他眼神慌乱地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林默身上,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林默,你给客户解释一下。”

林默站起身,从容不迫地走到会议桌前,拿起方案,指着竞品分析模块说:“您放心,这些数据都是我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最新收集的。其中,A竞品的数据来自他们官网昨天更新的季度报告,B竞品的数据来自行业权威平台今早发布的市场分析,C竞品的数据则是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调查时间是上周,有效样本量超过500份。”

他顿了顿,继续说:“另外,考虑到市场变化快,我还在方案里补充了数据更新机制,建议每周收集一次竞品动态,每月做一次全面分析,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客户代表的脸色渐渐缓和,点了点头:“你们考虑得很周全,这个方案我们基本认可。后续如果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我们再沟通。”

提案会结束后,客户代表离开会议室,张磊立刻换了一副嘴脸。他拍着林默的肩膀,笑得一脸虚伪:“小林啊,今天表现不错,没给公司丢脸。要不是我平时对你严格要求,你也不会成长这么快。”

林默心里冷笑,嘴上却敷衍着:“谢谢张经理的指导,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回到办公室,林默刚坐下,就看到部门群里弹出一条消息,是张磊发的:“本次提案成功,主要得益于团队协作,尤其是我对方案框架的把控和方向的引导。后续大家要多向我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下面还跟着几个同事的附和,大多是想拍张磊马屁的人。

林默关掉聊天窗口,拿出手机,给苏晓发了条消息:“今天提案会,张磊又抢功劳了,把我的工作成果说成是他的。”

没过多久,苏晓回复:“我这边也一样。昨天我把策划案交给总监,今天早上她在部门会议上,就把我的策划案改了个标题,说是她熬夜做出来的,还让大家向她学习。”后面跟着一个无奈的表情包。

两条消息隔着屏幕,却像两根火柴,点燃了林默心里的火苗。他想起凌晨回家时的决心,想起自己和苏晓,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被压迫的打工人。或许,是时候开始行动了——不能再任由这些自私自利的领导欺负,不能再忍受这种不合理的职场环境。

林默握紧拳头,眼神变得坚定。他打开电脑,开始梳理自己的能力,思考如何利用能力,联合更多人,一起改变现状。 wRpjNK2NjYaI6jDecphireAsIxA8ulGRa9P7NAMAhCbmARlF8RhUhQOiRi2MBK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