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晓调令的事刚过去没多久,公司就接到了一个重要的项目——与一家大型企业合作开发一款新产品,项目周期紧,任务重,公司把这个项目交给了林默所在的部门和技术部共同负责,张磊担任项目负责人,技术部总监担任技术负责人。
张磊为了在总经理面前表现自己,把大部分工作都推给了林默,要求他在一周内完成项目方案的初稿。林默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初稿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接了下来——他想通过这个项目,向公司证明他们这些“牛马打工人”的能力,也想借此机会,找到公司管理漏洞,为联盟的维权增加筹码。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几乎住在了公司。苏晓担心他的身体,每天都给他带早餐和晚餐;老周也经常过来帮忙,帮他梳理技术方面的问题;其他联盟成员也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帮他收集资料,有的帮他核对数据。在大家的帮助下,林默竟然在一周内完成了项目方案的初稿。
当林默把方案初稿交给张磊时,张磊的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傲慢的神情:“嗯,还不错。不过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你再完善一下,三天后交给我。”
林默接过方案,心里冷笑——张磊根本没仔细看方案,就随便找了个理由让他继续加班。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好的张经理。”
接下来的三天,林默按照张磊的要求修改方案。可张磊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今天说“方案不够创新”,明天说“数据不够详细”,后天又说“逻辑不够清晰”,明显是在故意刁难。
林默知道,张磊是想把这个项目的功劳全算在自己头上,又不想付出任何努力。他决定不再忍下去,开始制定反击策略。
他首先找到了老周,跟他商量:“张磊一直在故意刁难我,想把项目功劳抢过去。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让他出个丑,让总经理知道他的真面目。”
老周点了点头:“我同意。张磊根本不懂技术,也不懂项目管理,我们可以在项目评审会上,提出一些他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让他当众出丑。”
苏晓也加入进来:“我可以收集张磊之前抢功劳的证据,在评审会上适当的时候提出来,让大家知道他的为人。”
联盟的其他成员也纷纷表示支持,有的愿意帮忙收集张磊的黑料,有的愿意在评审会上配合他们提问。
三天后,项目评审会如期举行。总经理、各部门总监、项目组成员都参加了会议。张磊拿着林默修改后的方案,站在台上夸夸其谈,把方案的优点全说成是自己的功劳,对林默的付出只字不提。
林默坐在台下,面无表情地听着。等张磊讲完,他举手发言:“张经理,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方案里提到的‘用户需求分析模型’,是基于什么数据建立的?模型的准确率有多少?”
张磊愣住了,他根本没仔细看方案,哪里知道什么“用户需求分析模型”。他支支吾吾地说:“这个……这个模型是我参考了行业内的标准模型,准确率应该很高。”
“很高是多少?”林默追问,“有没有具体的测试数据支持?如果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模型该如何调整?”
张磊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涨得通红。台下的人也开始窃窃私语,看向张磊的眼神充满了质疑。
这时,老周也举手发言:“张经理,方案里的技术架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据库的设计,没有考虑到数据量增长后的扩展性,一旦用户量增加,系统很可能会崩溃。您在制定方案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技术部总监也跟着附和:“是啊张经理,这个问题很严重,如果不解决,项目肯定会出问题。”
张磊的额头渗出了冷汗,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看向林默:“林默,你来说说,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林默站起身,从容不迫地走到台上,拿起话筒:“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关于‘用户需求分析模型’,我这里有详细的测试数据,准确率达到了92%,而且我还设计了一套动态调整机制,能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实时调整模型;关于技术架构的问题,我和老周已经商量过了,对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分布式存储功能,能支持百万级用户的并发访问。”
他一边说,一边打开PPT,展示测试数据和优化后的技术架构图。台下的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总经理也点了点头,眼里满是赞赏。
苏晓趁机开口:“总经理,我还有件事想跟您说。这次项目方案的初稿和修改,都是林默一个人完成的,他连续加班了十几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可张经理不仅没帮忙,还一直故意刁难,要求他反复修改,甚至想把功劳全算在自己头上。之前林默完成的几个项目,也都是被张经理抢了功劳。”
她说着,拿出了之前收集的证据——聊天记录、加班记录、项目成果证明,一一展示给大家看。
台下一片哗然,大家都没想到张磊是这样的人。总经理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看着张磊:“张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磊浑身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知道,自己这次彻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