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入职日的狼狈与锋芒

上海的七月,像一口被烈火炙烤了整日的密不透风的蒸笼。上午十点,阳光已经带着灼人的温度,把柏油马路晒得微微发软,空气里浮动着燥热的尘埃,连吹过的风都裹着热浪,扑在人脸上像贴了片暖烘烘的砂纸。

陈阳拖着半人高的黑色行李箱,站在“星途科技”大厦楼下的公交站台旁,额头上的汗水顺着鬓角往下淌,在洗得有些发白的浅灰色白衬衫上洇出一片片不规则的深色印记,紧紧贴在后背,黏腻得让人难受。行李箱的滚轮在人行道的地砖上磕磕绊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拉杆被他手心的汗浸得有些滑,他不得不攥得更紧些。

抬起头,陈阳望着眼前这座直插云霄的玻璃幕墙建筑银灰色的外立面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几十层的高度让它像一头沉默矗立的钢铁巨兽,门口旋转门不断吞吐着穿着精致职业装的男男女女,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步履轻快,与他的狼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是国内TOP级的互联网公司,是他毕业三个月来,投了五十六份简历、参加了十一场面试后,终于抓住的“救命稻草”。

“同学,麻烦让让,挡着门禁了。”

一个清脆却带着几分利落的女声在身后响起,打断了陈阳的怔忪。他连忙侧身,动作幅度太大,差点带倒脚边的行李箱。只见一个穿米白色职业套装的女孩快步走过,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露出一双踩着浅口高跟鞋的脚,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有力。女孩胸前挂着的工牌晃了晃,上面“产品经理林晚”几个字格外醒目。

她留着齐肩的黑色短发,发尾修剪得整整齐齐,额前的碎发被打理得干净利落,脸上架着一副细框银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很亮,带着几分锐利,却不显得冷漠。路过陈阳身边时,她的目光扫了一眼他手里攥着的、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的入职通知书,脚步没停,手指在门禁上轻轻一刷,“嘀”的一声,玻璃门便缓缓向两侧打开,她头也不回地走了进去。

这是陈阳第一次见到林晚,彼时他还不知道,这个只匆匆瞥了他一眼的女孩,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他职场路上最棘手的“对手”,也是最靠谱的“战友”。

作为一所双非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陈阳能挤进星途科技,连他自己都觉得像做梦。毕业季时,身边的同学要么回老家进了体制内,要么去了中小型公司,只有他抱着“再试一次”的念头,投了星途科技的技术岗。笔试时,他凭借着扎实的编程基础勉强过关;面试时,技术总监盯着他毕业设计里那个“智能错题分析系统”看了很久,最后说了一句:“你代码里有股‘巧劲’,懂得用最简单的逻辑解决复杂问题,我们需要这样的人。”

但陈阳心里清楚,这份“幸运”背后,藏着多少底气不足。他翻看过星途科技的新员工名单,几乎清一色的985、211毕业生,还有几个是海外名校回来的海归。和他们相比,自己就像个误闯天鹅湖的丑小鸭,浑身都透着“不合时宜”。

深吸一口气,陈阳拎起行李箱,走到门禁前,按照入职通知书上的提示,拨通了HR的电话。没过多久,一个穿着粉色连衣裙、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跑了出来,胸前的工牌上写着“HR小雅”。

“是陈阳吧?跟我来,我带你办理入职手续。”小雅笑容很亲切,接过他手里的行李箱,“你的行李先放我工位上,办完手续再拿。”

跟着小雅走进大厦,一股凉爽的冷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大厅装修得简约大气,地面是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墙上挂着星途科技的发展历程图,从最初的几人小团队,到如今的行业巨头,每一个里程碑都清晰可见。电梯口排着队,大家都很有秩序地等待,没人喧哗,只有偶尔响起的低声交谈声。

“我们HR部门在5楼,办理入职的流程有点多,你耐心点哦。”小雅一边按下电梯按钮,一边跟他解释,“需要填一些表格,签劳动合同,录指纹,领工牌和办公用品,最后还要去技术部找张主管报道。”

电梯门打开,里面已经站了几个人,陈阳和小雅走进去,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水味和咖啡味。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闭目养神,没人说话,只有电梯运行的轻微声响。陈阳盯着电梯门上自己的倒影,看到那件皱巴巴的白衬衫,心里莫名有些局促。

到了5楼,HR办公室是开放式的,十几个工位整齐排列,每个人都在忙碌地敲击键盘。小雅把他带到一个靠窗的工位前,递过来一叠表格和一支笔:“先把这些基础信息表填了,我去给你拿劳动合同。”

陈阳接过表格,坐在椅子上开始填写。表格内容很详细,从个人基本信息到紧急联系人,再到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每一项都要仔细填写。他写字慢,又怕填错,只能一笔一划地写,偶尔抬头看看周围,发现其他几个办理入职的应届生都已经填完了表格,正拿着劳动合同在签字。

那些应届生穿着得体的西装或职业装,手里拿着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签字时毫不犹豫,显然对这份工作胸有成竹。陈阳看着他们,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笔这支笔还是大学时买的,笔帽上的漆都掉了一块,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和他们比。他们大多家境优渥,毕业后有父母兜底,就算这份工作做不好,也有其他选择。而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花了大半辈子积蓄供他读完大学,他必须抓住这份工作,这是他在上海立足的唯一机会。

“陈阳,这是你的劳动合同,你仔细看看,没问题再签字。”小雅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走过来,放在他面前。

陈阳接过劳动合同,厚度堪比一本字典,里面密密麻麻的条款看得他头都大了。他耐着性子,逐字逐句地看,从薪资待遇到五险一金,从试用期规定到离职条款,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身边的应届生们纷纷拿起笔签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此起彼伏,只有他还在慢悠悠地看。

“同学,你怎么看得这么慢啊?合同都是标准模板,不会有问题的。”旁边一个穿蓝色西装的男生笑着说,语气里带着几分优越感,“我在学校的时候就签过实习合同,这些条款都差不多,没必要这么较真。”

陈阳抬起头,笑了笑,没说话,继续低头看合同。他知道对方是好意,但他不敢赌他输不起。

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确认没有问题后,陈阳才拿起笔,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郑重其事,仿佛签下的不是一份劳动合同,而是他未来的人生。

“好了,合同我收走了,现在带你去录指纹,领工牌。”小雅接过合同,带着他走到一个机器前,“把手指放在上面,按提示操作就行。”

录完指纹,小雅从一个柜子里拿出一个崭新的工牌,上面印着陈阳的照片、名字和部门“技术部实习生陈阳”。照片是他毕业时拍的,穿着白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眼神里带着几分青涩。他接过工牌,挂在脖子上,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归属感。

“走吧,我带你去技术部报道。张主管已经在等你了。”小雅拿起他的行李箱,“技术部在28楼,是我们公司楼层最高的部门之一,视野特别好。”

再次乘坐电梯,这次电梯里的人更多了,大多是穿着格子衬衫的技术男,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讨论着代码和项目。陈阳竖着耳朵听,听到“bug”“版本更新”“用户需求”这些词汇,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28楼到了,电梯门打开,一股浓郁的咖啡因和快餐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技术部是开放式办公区,几百个工位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几乎每个人都在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偶尔有人低声讨论问题,声音也压得很低,整个办公区弥漫着一种紧张而高效的氛围。

“那是张主管,你过去吧,我先下去了。”小雅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单独的隔间,里面坐着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人,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我的联系方式在入职手册上。”

“谢谢你,小雅。”陈阳道谢后,拎着行李箱,向张主管的隔间走去。

“你是陈阳吧?”没等他开口,张主管就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他看起来三十多岁,头发有些凌乱,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角有淡淡的细纹,胸牌上写着“技术主管张诚”。

“是的,张主管,我是陈阳。”陈阳连忙说道,有些紧张地攥紧了行李箱的拉杆。

“不用这么拘谨,以后叫我张哥就行。”张诚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走,我带你去你的工位。”

张诚带着他穿过办公区,一路上遇到不少人,都笑着和张诚打招呼,目光好奇地落在陈阳身上。陈阳低着头,不敢和他们对视,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

“那是你的工位,靠窗,视野不错。”张诚指了指一个空位,旁边坐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正对着电脑屏幕敲代码,“旁边这个是李哲,以后他带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他。”

陈阳放下行李箱,走到工位前。工位不大,一张电脑桌,一把椅子,一个储物柜,桌上放着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旁边还有一个鼠标和一个键盘。他坐下,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星途科技的开机画面,蓝色的logo格外醒目。

“嗨,我是李哲,欢迎加入‘卷王组’。”旁边的李哲转过头,露出一个略显疲惫的笑容,眼底有淡淡的黑眼圈,“别嫌名字难听,我们部门是公司KPI最高的部门,加班也是最多的。你看我这黑眼圈,就是昨天加班到凌晨两点熬出来的。”

他指了指桌上的空咖啡杯,杯子上印着楼下便利店的logo:“楼下便利店的美式咖啡买一送一,建议你现在就囤点,以后加班用得上。对了,你喝不喝咖啡?我这里还有一包速溶的,要是不嫌弃的话,我泡给你。”

“不用了,谢谢李哥,我自己带了水。”陈阳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里面是他早上泡的绿茶,“我不太习惯喝咖啡。”

“那你可得慢慢适应了,我们部门的人,一天不喝三杯咖啡都撑不下去。”李哲笑了笑,转过身,继续敲代码,“张主管跟你说了吧?下午有个项目启动会,你先熟悉一下《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需求文档,晚点我给你分配任务。文档在公司的共享盘里,你登录账号就能看到,账号是你的工号,初始密码是星途@123。”

陈阳点点头,登录公司的共享盘,找到《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需求文档,下载到电脑里。文档长达八十二页,打开后,里面的专业术语像天书一样“埋点统计”“漏斗模型”“用户画像”“并发量”,这些词汇他在学校里根本没接触过,只能一边看一边用百度搜索,理解起来格外吃力。

更让他心慌的是,文档末尾标注着“周五前完成核心模块开发”,今天已经是周二。也就是说,他只有三天时间,要完成一个完全陌生的项目的核心模块开发,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看不懂正常,我刚来的时候也懵了三天,连埋点是什么都不知道。”李哲注意到他皱着的眉头,递过来一个银色的U盘,“这里面有我之前写的类似项目的代码,你可以参考一下,但千万别直接抄啊,张主管最讨厌抄袭,要是被他发现了,试用期都过不了。”

陈阳感激地接过U盘,连忙道谢:“谢谢李哥,我知道了,我肯定不会抄的,就是借鉴一下思路。”

“没事,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李哲笑了笑,“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别不好意思。我们做技术的,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帮助,不然一个人闷头琢磨,很容易走弯路。”

陈阳点点头,插上U盘,打开里面的代码。李哲的代码写得很规范,注释也很详细,他一边看一边记笔记,慢慢理解里面的逻辑。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十二点,办公区里的人陆续站起来,准备去吃饭。

“走,去食堂吃饭吧?公司食堂的饭菜还不错,有好几个窗口,想吃什么都有。”李哲关掉电脑,站起身,“或者你想吃外卖也可以,楼下也有很多餐馆。”

“去食堂吧,我还没去过公司食堂呢。”陈阳跟着李哲站起来,心里有些期待。

公司食堂在3楼,面积很大,能容纳几百人同时就餐。窗口前排着队,有中餐、西餐、麻辣烫、汉堡等多种选择。李哲买了一份红烧肉盖饭,陈阳则买了一份番茄炒蛋和一碗米饭,一共花了二十块钱。

“公司有餐补,每个月五百块,直接打在饭卡里,不够的话自己再补。”李哲一边吃饭,一边跟他介绍,“食堂的饭菜性价比还可以,比外面便宜,而且干净卫生。你要是不想吃食堂,楼下有便利店、快餐店,还有几家不错的餐馆,就是价格贵点。”

陈阳点点头,扒了一口米饭。番茄炒蛋的味道不错,番茄炖得很软烂,鸡蛋也很嫩。他吃得很认真,早上赶车没怎么吃东西,现在早就饿了。

“对了,你住在哪?”李哲忽然问道,“上海的房租可不便宜,尤其是在市中心。”

“在松江那边租的单间,一个月一千五,通勤要一个半小时。”陈阳苦笑着说,“市中心的房租太贵了,我租不起,只能租远郊的房子。每天早上要六点起床,赶最早的一班地铁,不然会迟到。”

“我刚来的时候也住松江,每天挤地铁挤得像照片一样,尤其是早高峰,能挤上去就不错了。”李哲叹了口气,“慢慢熬吧,等过了试用期,涨了工资,就能搬到市区了。我现在住在漕河泾,通勤只要二十分钟,虽然房租贵点,但省时间啊,能多睡会儿觉。”

陈阳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早点搬到市区,不用再每天起那么早挤地铁。

吃完饭,回到28楼,办公区里的人大多在休息,有的趴在桌上睡觉,有的戴着耳机听音乐,有的在低声聊天。陈阳回到工位,继续看需求文档和李哲的代码,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在笔记本上,等李哲睡醒了再问。

下午两点半,办公区里渐渐热闹起来,大家陆续回到工位,打开电脑,开始工作。陈阳也打起精神,准备迎接下午的项目启动会。

就在这时,办公区入口传来一阵骚动,原本低声交谈的人都安静下来,目光纷纷投向入口处。陈阳好奇地抬起头,只见林晚走了进来,穿着一身黑色的职业套装,比早上更显干练。她身后跟着几个西装革履的人,其中一个中年男人,气质儒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正是星途科技的CEO周明远。

“这个用户留存率的问题,必须在下周版本更新前解决,不能再拖了。”林晚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穿透力很强,整个办公区都能听到,“技术部这边,我需要一个专人对接数据埋点的优化,负责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用户留存率低的原因。张主管,你有推荐的人选吗?”

张诚从隔间里走出来,目光扫过办公区。老员工们都低下头,假装看电脑,显然不想接手这个棘手的任务数据埋点优化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高,一旦出了问题,很容易被问责。张诚的目光转了一圈,最终落在了陈阳身上。

“让新人试试吧。”张诚笑着说,“陈阳是这届应届生里技术最扎实的,编程基础好,而且学习能力强,正好锻炼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阳身上,有好奇,有同情,还有几分看热闹的意味。陈阳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心跳快得像要蹦出来,手心全是汗。他没想到,自己刚来第一天,就被推上了这么重要的岗位。

林晚走到他的工位前,弯腰看着他的电脑屏幕,细框眼镜后的眼睛带着审视的目光。她的头发上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混合着一丝咖啡的苦味,很好闻。

“需求文档看了多少?”林晚开口问道,声音很平静,听不出情绪,“对埋点方案有什么想法吗?”

陈阳紧张得舌头都打了结,结结巴巴地说:“刚……刚看了开头部分,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有些术语还不太懂……”

旁边的李哲想开口打圆场,说陈阳刚来,还需要时间适应,却被林晚抬手制止了。她拿起陈阳桌上打印出来的需求文档,翻到埋点方案那一页,用红笔圈出一个数据指标“页面停留时长”。 Zhz+OVQDkE6Lon7cvOCcYl9WDGc3n+dH0vE1pg2+NXqzW0ig86Gb1EMwIIZz1Z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