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明复(1891~1927),我国第一个以数学工作取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他的博士论文,则是我国学者最早发表的现代数学论文。
胡明复于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17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详见本刊41卷3期“胡明复,尽瘁《科学》的先驱”)。
这篇博士论文发表于1918年10月号《美国数学会会刊》(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题目是《具有边界条件的线性积分微分方程》( Linear Integro-Differential Equtions with a Boundary Condition ),该文完成的时间是1917年5月。1917年12月28日胡明复曾以此文的结果在美国数学会上作报告。
《美国数学会会刊》于1900年创刊。“作为一份全国性的学术研究杂志,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数学活动的新阶段”。1918年的编委中有伯克霍夫和摩尔等享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能在这份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当属当时美国数学研究的较高水平,一般说来,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博歇尔(Maxime Bocher)和胡尔维茨(Wallie Abraham Hurwitz)是该论文的指导者。胡明复在论文的脚注中写道“本文所处理的问题首先由胡尔维茨教授所建议,对他,对博歇尔教授经常的帮助、建议和批评谨致深切的谢意。”
博歇尔(1867~1918)是哈佛大学的数学教授,1908~1910年曾任美国数学会主席。他和奥斯古德(W.F.Osgood,1864~1943)领导的哈佛大学数学学派在美国有很大影响。博歇尔以积分方程和斯图姆(Sturm)问题的研究著称。他培养了17个博士,其中包括胡明复。胡尔维茨只比胡明复大5岁,1910~1924年间在康奈尔大学任讲师和助理教授,他当时也是美国数学会会刊的编委之一。博歇尔地位很高,工作也忙,而且1918年即去世。因此,胡明复的这篇论文可能较多得益于胡尔维茨。
这篇论文共44页,(第363~407页),是该期最长的一篇。全文分9节。1.引言与记号,2.积分—微分方程式,3.边值问题,4.积分线性无关性,5.共轭积分微分表示式,6.格林定理的修正形式,7.共轭系统,8.自共轭边界条件,9.林格函数。
该文运用伯克霍夫建立的一种变换公式,将含有积分式的微分方程,化为纯粹的积分方程,然后运用弗雷德霍姆(Fredholm)理论,按照某种行列式是否为零,给出原方程解存在和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文章系统论述了这一详解,讨论了边界条件,自共轭性质,格林函数等等。这在当时属于比较新的课题,欧美各国同时有许多人研究,即使用现代眼光来看,其内容的丰富和论述的全面,也是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并不觉得过时。
胡明复完成这篇论文的1917年,正是苏联发生十月革命的那一年,对我们来说,这已是遥远的过去,胡明复当时有此成就,殊属不易。吾辈后学应当永志纪念。
编者注: 原文载于《科学》(1990年第3期,第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