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在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交流情感、享受艺术,以及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接续、传承和发展中华诗词文化,传统诗词写作是重要一环。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很长时间以来中华诗词写作教学呈现整体缺失的状态,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老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写是普遍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经常在讲话中引用古典诗词,还多次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诗词独特的价值和功用,要求把弘扬发展中华诗词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上。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些论述,揭示了传统诗词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用。近年来,中华诗词研究院在国务院参事室党组的领导下,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中华诗词的传承、繁荣和发展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补上诗词文化传承发展的短板,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写作教学参考读物。
《中华诗词写作教程》以近体诗和词的写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兼及古体诗。大致按格律诗词的体裁编成五个分册,依次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词》。其中《五绝》《七绝》分册兼及古绝,《五律》分册兼及五言古体诗,《七律》分册兼及七言歌行,既突出重点,又充分体现我国诗歌体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本套教程可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材,供有条件开设诗词写作教学课程的中小学校灵活选用,也可供开设诗词写作课程的本、专科学校使用,还可以供社会各界广大诗词爱好者学习诗词写作时参考。相信本套教程的出版,对传播普及诗词写作知识,提升读者诗词文化素养,帮助读者初步掌握格律诗词写作技巧,将会产生应有的作用。
本教程的编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出版过程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参与了很多工作,提供了许多参考意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更是予以大力支持。感谢主编孙霄兵同志、副主编莫真宝同志和各分册编撰者陈骥副编审、易闻晓教授、蒋寅教授、查洪德教授、王兆鹏教授和彭洁明博士的辛勤付出。组织编写这样一套适合现代课堂教学的诗词写作教程是一项尝试性、探索性的工作,无成例可循,本教程可能存在不少不足,希望社会各界读者,特别是教师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予以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中华诗词研究院
202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