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编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要不要做,然后是如何去做。第一个问题就是动机问题。它涉及人们活动的方向和活动的强度。动机问题作为行为的起点和原因,在心理学涉及的所有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体育运动领域也不例外。

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的实践不断给运动心理学提出有关动机的问题,例如,体育活动为什么会成为某些人乐趣的来源和日常的需要,而另一些人则因为体育活动而伤害了自尊心?为什么有人不顾生命危险从事攀岩活动,连续几天不间歇地跑步,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系统的专业化训练,或者要忍受极大的伤痛坚持训练?体育活动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显然,要令人满意地解释这些问题,需要从生物、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心理学对动机问题的研究有4大思路:一是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动机的遗传、神经和内分泌基础,如关于饥、渴、性、睡眠等现象的研究多从其生理机制着手;二是从学习角度进行研究,如从条件反射和社会模仿的角度探讨动机与学习的相互关系;三是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如从人的主观期待、对诱因价值的评价以及对成败的认知着手探讨动机;四是综合性研究,即博采众长,将以上三个维度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人的动机。

人们不顾生命危险而去从事攀岩活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本编第二章讨论动机的基本概念、主要分类以及和体育运动关系密切的几个重要的动机理论,介绍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培养、激发动机的方法。第三章讨论人在刺激下的一般应激反应和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特殊焦虑反应。第四章分析唤醒、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介绍预测和解释这种关系的倒U形假说、内驱力理论、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突变模型、多维焦虑理论和焦虑方向理论。第五章讨论运动员、教练员寻找比赛胜负原因的心理过程,介绍归因的概念、理论和维度,讨论习得性无助的性质,并对训练、比赛后进行原因总结提出具体建议。 ze5CepPBn5h2HklWjoYANtyayH1ZvxMzOPfHRsecujDzEqpkDRm4mc8TPfXU19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