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心理育人的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心理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中小学较为明确地形成了以育心为前提、育德为目标的育人体系。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通过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强调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童心教育也为学校实施心理育人策略、建构心理育人模式提供了方向和支持。

在小学教育阶段,童心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心理育人的重要途径。学校进行心理育人的核心目标在于依托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教育活动,保护儿童的童心,发展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结合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与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等,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心理育人目标。

保持童心是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开展和实行童心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童心教育并不是把童心教给学生,而是要尊重和认可学生原有的宝贵的童心,帮助其永葆童心。童心教育关注儿童的成长,追求“人的发展”,倡导全时程、全方位的儿童童心教育。让儿童回归童心,回归儿童世界,关注儿童心灵和精神的成长构建,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依归童心,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把幸福的童年还给儿童,使小学阶段成为儿童的一段美好的人生经历。

陶西平在《童心教育的魅力》一文中说,在这个时代,不单孩子们需要童心,我们所有人,包括老年人都需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童心,一是要有童真。要天真、纯朴、真挚;有真情,说真话,办真事。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在当下社会中,我们特别需要这样一个“真”字。二是要有童趣。孩子们充满了对世界的热爱,他们的生活乐趣多多;我们成年人也应该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始终充满对生活的挚爱。三是要有童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美好的梦想,而每个人不断进步的信心和决心正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强大力量。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都需要保持童真、充满童趣、放飞童梦。这是这个时代所有人之所需。童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我们的孩子长大成年后,仍然能够保持这颗童心。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空间,而绝不应成为拴住孩子童真、童趣、童梦的缰绳。这是我们需要童心教育的重要原因。 lfvbtJTW1yxH5o3v+uuQQiGoPawFMvMOHtkVYsR0HX+5aPVtDwYAe6j/cgsl5a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