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创造力是人们将头脑中已有的想法以独特且原创的方式形成新想法的过程。当具有某种人格特质的个体在支持性的环境下调动各种能力,从而创造出某种新颖且有用的产品时,创造力便产生了。学生身上的创造力是非常个人化的,与他们的日常经验紧密联系。如果学生的思维、问题解决的方案是新颖且有用的话,同样也可以评价他们是具有创造力的。因而,每个孩子都具备创造性潜能。如果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充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没有为其创造释放自己的条件,未来孩子的创造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创造性人格试图揭示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所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是什么样的。了解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旨在理解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构成,帮助学校、教师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最终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本书中,创造性人格包括冒险性(例如,“我敢提出自己想到的想法”)、不畏挑战(例如,“如果遇到困难的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会一直尝试,直到成功为止”)和情感充沛(例如,“我的同学、朋友说我是一个幽默的人”)三个维度。其中,冒险性维度得分较高的儿童勇于面对失败或批评、敢于猜测、敢于质疑和挑战,他们不会被条条框框的规则所束缚,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能在杂乱的情境下完成任务、勇于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信念。不畏挑战维度得分较高的儿童偏爱且愿意从事复杂的事情,在面对模糊不清、复杂未知的任务面前,即使是在解决措施或者任务目标较为模糊的状态下,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或者表现出焦躁的情绪。这种坚韧的性格、锲而不舍的精神反而会使其超越原有的状态,想出有创造力的点子。情感充沛维度认为,具有创造性的儿童有着更大的内心自由,他们对事物充满热情、保持幽默、精力旺盛。如果缺少了这种自由,创造的活动也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或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此阶段其思维比初期儿童时期更具有逻辑性、灵活性和组织性了,儿童能够去中心化、具有可逆性。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所掌握的概念与知识大多数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具体的。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才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形式,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具体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这些表现并不容易观察,是零碎的、隐隐约约的。在以学习活动为主导的条件下,学生的言语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已经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学前儿童时期就已经能够掌握大量词汇,可与成人正常进行沟通,进入小学阶段时已经逐渐发展到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随着小学儿童思维的整体发展,创造力已呈现一些特点,其思维品质包括流畅性(例如,“我想到的主意往往比其他人多”)、灵活性(例如,“我喜欢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问题”)、独特性(例如,“我喜欢问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精致性(例如,“做事情前,我会在头脑中把解决事情的所有步骤都想明白”)。其中,思维流畅性可以保证儿童充满想法,富有想象力。富有流畅性的儿童可以迅速产生与特定情境、任务、事件有关的想法、观念。该指标所要强调的是观念或想法的数量,而非质量和原创性;思维灵活性是指变通性高,灵活的儿童不仅可以产生许多想法,其想法的类别也比较丰富。该指标强调的是种类,而非单纯的数量;思维独特性一方面体现在儿童回答问题时,能够提出别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另一方面体现在儿童能够提出一些他人没提到的问题。这种稀缺性使具备这种特质的儿童脱颖而出;思维精致性程度高的儿童在问题阐述、答案回复中不会局限于任务本身,而会尽可能地详尽阐明,保证逻辑的完整与思维的缜密。
为全面考察小学儿童的创造力现状及发展趋势,本书采用陶阳2019年编制的《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潜能量表》对育童小学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测量。该量表将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两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分别设三级指标,如表3-6所示。该量表包括27个题目,采用5点评分,其中,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是0.90,创造性人格子维度和创造性思维子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是0.65和0.90。
表3-6 育童小学儿童的创造力指标
本次调查中,创造力测验采用5点评分。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创造力进行分析,从表3-7所显示的结果可知,育童小学的男生在创造力总分上的平均分为3.53,女生的平均分为3.50,统计检验发现,性别差异不显著,统计值为 t =0.70, p >0.05。其中,男生在创造性人格上的平均分为3.45,女生的平均分为3.47,性别差异不显著;男生在创造性思维上的平均分为3.61,女生的平均分为3.54,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创造力思维的三级指标思维独特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统计值为 t =3.98, p <0.001,男生的平均分为3.40,女生的平均分为3.21,男生思维独特显著高于女生。在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其他各三级指标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3-7 不同性别儿童创造力水平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注: *** 代表显著性 p 小于0.001。
对不同年级儿童的创造力进行分析,从表3-8可知,育童小学各年级儿童在创造力总分和创造性人格上存在边缘显著的总体年级差异( p <0.1),在创造性思维上不存在显著的总体年级差异( p >0.05)。在创造性人格的子维度中,冒险性和不畏挑战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总体年级差异,而在情感充沛维度上总体年级差异不显著。此外,在创造性思维的子维度中,思维精致存在显著的总体年级差异( p <0.01),思维灵活存在边缘显著的总体年级差异( p <0.1),但思维流畅和思维独特两个子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总体年级差异。
表3-8 不同年级儿童创造力水平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续表
续表
注: † 代表显著性 p 小于0.1; * 代表显著性 p 小于0.05; ** 代表显著性 p 小于0.01; *** 代表显著性 p 小于0.001。
除了上述总体年级差异的分析之外,本调查还比较了各年级之间在各个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如表3-8所示。总体而言,育童小学四年级的儿童在创造力、创造性人格及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表现相对更好一些。
从图3-3可以看出,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呈“M型”波动的发展趋势,并且在育童小学四年级时儿童的创造力总体水平、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得分达到最高。
图3-3 育童小学儿童创造力水平的总体发展趋势
从图3-4可以看出,创造性人格的三个维度的发展趋势稍有不同。具体而言,在冒险维度方面,总体平稳向上发展,四年级相对较高,但到五年级时学生的冒险性降低;在不畏挑战维度方面,小学四年级儿童的不畏挑战维度得分相对最高;在情感充沛维度方面,育童小学儿童在该维度上总体向上发展,在小学五年级时情感充沛维度上得分相对最高。
图3-4 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趋势
从图3-5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的四个维度的发展趋势略有差异。具体而言,在思维流畅维度、思维灵活维度和思维精致维度方面,总体平稳向上发展,四年级相对较高,但到五年级时略有下降;在思维独特维度方面,小学儿童在该维度上总体向上发展,在小学五年级时的得分相对最高。
图3-5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