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求知欲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认知的需要。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面临问题或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时,就产生了探究新知识或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强烈的认知欲求,这就是求知欲。求知欲强的人自觉地、积极地追求知识,热情地探索知识,以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可见,求知欲虽与好奇心同属对事物的探究倾向,但二者不尽相同。一般的好奇心表现为人追求认识事物的短暂的探索行为;而求知欲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认知欲求、认知需要,表现为人坚持不懈地探求知识的活动。
很多研究指出儿童在五六岁时,初步的求知欲开始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生活、学习中,特别是在入学后系统地学习知识的进程中,求知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学生的求知欲也并非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它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和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因此,本调查以学习投入为测量工具,调查和分析育童小学儿童的求知欲特点和发展情况,以发现问题,从而准确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本次调查中,运用方来坛、时勘和张风华2008年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对育童小学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测量,包括17个题目,例如,“即使学习不顺利,我也毫不气馁,能够坚持不懈”。该量表采用5点评分,其中,1=从不这样,5=总是这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
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求知欲进行分析,从表3-4可知,育童小学的男生在求知欲总分上的平均分为3.38,女生的平均分为3.47,统计检验发现,性别差异不显著,统计值为 t =-1.59, p >0.05。
表3-4 不同性别儿童求知欲水平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对不同年级儿童的求知欲进行分析,从表3-5可知,育童小学各年级儿童在求知欲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F =4.15, p <0.01)。通过事后分析( LSD )发现,育童小学四年级儿童的求知欲相对来说最强。
表3-5 不同年级儿童求知欲水平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注: ** 代表显著性 p 小于0.01。
由图3-2可以发现,育童小学儿童的求知欲在前四年级中总体不断提升,在四年级时达到最高值,但到五年级时儿童的求知欲则呈现下降的趋势。
图3-2 儿童求知欲水平的总体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