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上高中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没有了原来的朝气蓬勃、活泼开朗、积极阳光,现在每天要么有一点儿不如意的小事就抱怨、发牢骚,要么就一句话不说,躲到房间里不出来。孩子每天的情绪总是处于低落状态。家长非常着急,不知道怎样能帮到孩子?
家长A:孩子上了高中后变得特别多愁善感,遇到一点儿不如意的事都会情绪低落,而且这种状态会持续很长时间。对此,我们特别担心,但又不知道可以怎样做能帮助孩子改变这种状态。
家长B:我女儿自高中住校后也出现了类似问题,遇到点小困难、小挫折都会让她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严重时还会失眠。我们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带孩子去做她喜欢的事。感觉这个办法还是有点效果,但还是想找些有效办法从根本上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遇到不如意的事、遇到困难挫折等会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经常的情绪低落或持续的情绪低落,则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怎样做呢?
1.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摆脱情绪低落的状态
如果孩子的情绪处于低落状态,家长不必紧张焦虑,但也不要视之不理,而是要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孩子摆脱情绪低落的状态。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方法一,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情感支持。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关爱和支持,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有家人在身边无条件地支持他。这种情感支持可以是陪伴、鼓励的话语或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但缺少支持则更容易让孩子情绪低落。
方法二,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他们往往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感受。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需求;不轻易打断或忽视孩子的情绪表达,通过眼神交流和温和的语气,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这一步骤虽为基础,但忽视则可能使孩子感到孤独无助,加剧情绪低落。
方法三,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反馈。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无助和失落。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积极的情感反馈,明确表达对孩子情绪的认同和接纳,这种正面的情感反馈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为后续的心理疏导奠定良好基础,相比之下,否认或忽视孩子的情绪,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沮丧和孤立。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积极的言语反馈,鼓励孩子尝试新方法解决问题,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不放弃,继续努力,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法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可以尝试帮助孩子分散注意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一起散步、骑自行车或者打篮球等,帮助孩子释放情绪,缓解压力;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如看电影、做陶艺烘焙手工等等,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方法五,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他们往往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帮助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同时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家长在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一定不能直接替孩子解决,干涉过多势必会削弱孩子的自我应对能力。
方法六,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低落情绪持续不减,且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学习,那家长就应该考虑求助专业人士,尽快帮助孩子摆脱情绪低落的状态。如果家长排斥或忽略专业求助,可能会使问题恶化,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
2.潜移默化,引导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家长除了要及时帮助孩子摆脱低落情绪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调控情绪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经常情绪低落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家长要有耐心、有规划,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去教育引导孩子。
以下是一些比较好的可借鉴的方法。
方法一,引导孩子构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这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孩子的支持系统里可以有老师、家长、朋友、同学,也可以是小宠物,甚至可以是一件物品。当孩子们有压力,有情绪,有困惑的时候,知道主动找支持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来倾诉,来表达,来探讨答案,来寻求支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生命中的难题,会在某个阶段里,感觉到无助、沮丧和不安,能够及时找到陪伴的人、事、物,能够表达出来,并被支持和理解,就会更好地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稳定状态,提升自我行动力。
方法二,教导孩子积极思考和看待事物的方式。 家长可以通过分析电视电影片段、媒体上一些时事热点,让孩子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鼓励孩子积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汲取积极正向的力量,学会从困境中学习和成长。强调努力、毅力和逆境中的机会,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方法三,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长以什么样的方式应对挫折困难,孩子往往也会用类似的方式来应对挫折困难;家长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孩子就会从家长身上学到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处理不良情绪。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先快乐,再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给予孩子更多心理上的支持,让孩子身心快乐地成长。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会不同。希望家长做有心人,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在帮助孩子摆脱情绪低落状态的同时,引导孩子做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