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了袁浩等老师的《揭开儿童作文的奥秘》的书稿,很是高兴,感想很多。我为我们小学教育有这样优秀的人才而自豪。
我想先谈谈作文教学以外的话。
小学教育需要专家,需要教育家。教育专家、教育家在哪里诞生?翻阅袁浩等同志的书稿,我又一次想到,小学教育是一块肥沃的土壤,小学教育专家、小学教育家应该而且可以在小学校园里诞生,在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诞生,在那些勤奋读书、深入研究、善于总结的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工作者中诞生。袁浩近四十年来,一直在小学教育园地里耕耘,执著追求。吟秋在《为了这方神圣的天地》中对袁浩的评价与赞扬恰如其分:“有人说,你应该去写诗;有人说,你最好去作画;有人说,你可以去当记者。你的回答都是‘不’,因为你的五彩之梦只是当一名称职的教师。”其实,袁浩已经把北京东路小学当作了小学教育心理实验室,把小学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他不仅在探索小学生作文的奥秘,而且在探索整个小学教育的规律。他已经把五彩的梦变成了现实。我以为袁浩何止是一位称职的小学教师,而且是一位小学教育专家。我希望袁浩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再开掘,在小学教育的宏观与微观的融合上再研究,升华理念,成为小学教育家。我也希望广大的小学教师们、小学校长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们,珍惜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前面竖起高高的标杆,在小学校园这块土壤里播种、耕耘,实验研究,上下求索,努力成为小学教育专家,以至成为小学教育家。
再谈谈与作文教学靠近的话。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该向哪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固然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标准化的办学条件,但如果只停留在宏观的号召和外部条件的改善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难以达到的。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历史和当今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教育改革的目标最终都要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来实现。因此,课程改革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工程”。袁浩老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在十多年前就构思并着手进行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他又紧紧抓住在小学课程结构中起骨架支撑作用的语文教学改革,紧紧抓住作文教学改革——这一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课题和难题不放。他以课程的基本思想、观念研究语文和作文教学改革;又从语文和作文教学改革切入,带动和指导其他学科和活动课程的改革。这样,学校的课程改革就落到了实处,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化、小学课程的素质化也就落到了实处。我希望小学校长,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同时,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坚持基础性、综合化、多样化等小学课程改革的原则,思考学校的课程改革,并选择好切入口,推进课程建设,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形成鲜明的特色,形成或发展学校的优良传统。
袁浩的这本书是作文教学的专著,当然应该谈谈小学教学本身的话。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究竟怎样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实效?袁浩坚持实验,潜心研究,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难题。可以说,袁浩是在探索小学作文教学的体系,探索这一体系的科学化和最优化。
我十分赞同袁浩对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以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既存在着“文学化”“成人化”倾向,同时又存在着随意性及无目的、大操练的倾向。可以说,应试教育对作文教学影响最大。从面广量大的学校来看,大家对作文教学的规律还没有搞清楚,更没有准确地把握。针对这一现状,袁浩深入研究了小学作文应该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他认为,作文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童年的乐事,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要在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学生做人,并让学生在学会做人的过程中学会作文。因此,他提出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的主张,他十分强调要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提高学生观察和认识的水平。他将育人这根红线始终贯穿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我还十分赞赏袁浩以新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和改革小学作文教学。学生作文的过程不仅是运用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心理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作文心理关注得很不够,研究得更不够,对作文教学的心理研究几乎是空白。实践证明,忽视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忽视作文教学的心理研究,作文教学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袁浩在用教育理论指导作文教学实践,研究学生、研究学生作文心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推进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科学化,从更高层次上总结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揭开了小学生作文的奥秘。
更为可贵的是,袁浩的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也不是对实践经验的简单概括,而是让实践走向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维,进行规律性的揭示和提升。这正是袁浩科学研究的特点,也正是这本专著的鲜明特色。读了这本书,你会感到特别亲切,似乎袁浩老师在与我们亲切交谈。书中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又比我们感觉到的更高一层,因而,我们读后能得到启发,得到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以及整个小学教育研究就应像袁浩那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应注意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让实践走向理论,让理论贴近和指导实践。
袁浩老师这本专著中的众多实例都来自本校教师的教改实践,从而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成果,向人们展示了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的美好前景。我们应该感谢北京东路小学的老师们,感谢袁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