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借助资料阅读,了解《水浒传》的相关信息,激发对古典名著的热爱,学习“查资料知信息”的阅读方法。
2.阅读探究回目,初步了解古典名著回目的特点和作用,学习“读回目猜情节”的古典名著阅读方法。
3.讨论“梁山好汉卡”,学习聚焦人物的品读方法,明确阅读目标,激发阅读期待。
4.当堂制定个性阅读计划,规划和监督自己的阅读行为,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学生:准备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百回本《水浒传》。
教师:准备启读课阅读单、学习单,制作PPT课件。
1.跟学生聊是否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和自己最熟悉的故事情节。
2.阅读作家作品资料,说说对《水浒传》有哪些新的了解。
教师总结:(贴词卡“查资料知信息”)借助资料我们一下子就对《水浒传》有了这么多的了解,所以说,借助资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1.比较教科书中《景阳冈》的题目和《水浒传》中相应回目,体会回目的特点和作用。
语文书中的课文《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对于武松打虎这故事来说,这两个题目有什么不同?(生答)回目往往提示或概括了这一回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回目,大体猜测这一回的主要故事情节。(贴词卡“读回目知情节”)
2.出示《水浒传》前三回回目,阅读思考:回目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由“人物+事件”或“地点+人物+事件”构成。
3.(出示前十三回回目,不同人物名称用不同颜色标出)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水浒传》常常把一个人物集中在一起写,所以我们在读《水浒传》的时候,既要读一个回目,还要善于把前后回目联系起来读,这样不仅能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还能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比如如果你对鲁智深很感兴趣,那么就可以在通读全书之后聚焦有关此人物的相关内容,再细细品读,为鲁智深制作一份“梁山好汉卡”。(贴“品人物制卡片”)
1.(出示卡片模板)同桌讨论:这份“梁山好汉卡”还可以增加哪些内容?或者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制作“梁山好汉卡”?
2.(出示一份比较好的人物卡)仔细阅读这份人物卡,看看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性格从优缺点两个方面来总结,比较客观全面;重要事件用图示表示,体现了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发展顺序;评价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总结,具有思辨性。)
1.交流讨论,预估阅读安排。你觉得自己大概可以多长时间读完这部书?你将怎样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每天什么时间读书,大概有多少时间读书,可以读多少等。)
阅读这么厚的大部头小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阅读之前制订阅读计划有利于自我监督,督促自己将这本书很好地读完。(贴“订计划常监督”)
2.展示不同的阅读计划制订形式。(表格式,思维导图式,直接在回目上制订计划。)
3.选择喜欢的方式,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4.教师总结,引发思考。
受时代的影响,《水浒传》中有很多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内容,需要我们在阅读时与作者平等对话,理性思考,进行思辨性阅读。比如,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水浒传》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书中有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这样的女英雄,有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这样的饱受争议的女人,也有林冲妻子、金翠莲这样的弱女子。从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中,我们追问:作者或者说那个时代是怎样看待女性的?那个时代的女性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对照自己的阅读计划,开启我们的《水浒传》阅读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