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赏析
感受经典的魅力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设计赏析

闫学

在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框架中,以《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以下简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应该占有重要一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阅读古典文学名著是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文化自信作为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一维,强调的就是要帮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就是在帮助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逐步建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因此,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就是在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而古典文学名著进入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实施框架,就成为一个必然要求。

二是阅读古典文学名著是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语言运用以及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作者、题材、时代背景、艺术手法等各有不同,但无论是神话题材的《西游记》,展现历史风云的《三国演义》,抑或是英雄豪杰汇聚的《水浒传》,还是展现四大家族兴亡变幻和儿女情长的《红楼梦》,都是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在这些作品之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经典作品跨越时空的特性,其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和无限的可读性,都奠定了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以及审美创造能力等各方面的雄厚基础,为师生营造了巨大的阅读课程建构、参与与实施的空间。

三是古典文学名著的丰富性决定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实施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抽取任何一本,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将之课程化,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经典作品本身的丰富性所决定的。但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任意为之,更不能强行推动,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课程链条,通过设计、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达成古典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整体目标和最大效果。

下面,我们以《水浒传》为例,谈谈古典文学名著的整本书阅读该如何进行阅读设计和实施。总体来说,《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应该指向的是帮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并在此过程中为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审美创造水平而助力。具体到该阅读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聚集人物形象,领略创作手法

《水浒传》塑造了一百零八将,一个个梁山好汉秉性各异,共同铸造了梁山好汉的集体群像,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纷呈又令人扼腕的故事。其中,以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人的故事最令人难忘。赏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武松、鲁智深这两个人物,结合相关章节,抓住典型片段,通过他们的言行、经历揣摩人物性格,感受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讨论:如果武松与鲁智深比武又当如何?在原著中,武松、鲁智深关系尚属亲厚,自始至终并未交手,学生想象此二人比武,自然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那么,这样的讨论有什么意义呢?其意义就在于,学生无论秉持什么观点,都要结合原著中二人各自的言行、事迹等描写展开观点说明,要做到自圆其说,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也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高妙之处。

梳理情节线索,体会主题内涵

作为一部经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在多方面的艺术成就都是极为丰富的。从创作背景、人物命运、故事情节等方面来看,对《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不仅要帮助学生梳理整个故事发展脉络,领略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还要在阅读中体会名著主题内涵。教师引导学生从主要人物林冲入手,阅读相关章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林冲“逼上梁山”的情节线索,讨论林冲的心路变化历程,再结合杨志、鲁智深、武松等人各自被逼上梁山的经历,就会深刻感悟到,当社会过于黑暗,朝廷过于腐败的时候,普通民众奋起反抗不公平的社会,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样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古典名著的主题内涵的理解,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了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和价值。

组织话题思辨,点燃思想火花

要在阅读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组织恰切生动又具有讨论价值的话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启读课和赏读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着《水浒传》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讨论: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以及潘金莲、阎婆惜等,她们有的武艺高强,跟男性一样在战场厮杀,名列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有的容貌美丽但命运多舛,其悲剧结局令人叹息。那么,这些女性形象有什么异同点呢?她们的悲剧命运究竟是怎么造成的?该如何看待?无论是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来看,《水浒传》所展现的历史背景、好汉聚集的梁山水泊都是绝对的男权社会,因此,对女性角色的关注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样的话题思辨,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点燃了思想的火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

演绎精彩故事,感悟经典魅力

《水浒传》的故事脍炙人口,在民间有很高的传播度,同时各种影视、戏剧、图画书等艺术作品也多种多样。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经典作品的丰富性、无限的可读性和跨越时空的特性。在创读课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演绎这些经典人物,展现他们的精彩故事,深入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如,与学生一起欣赏由《水浒传》经典章节改编的戏剧和影视作品片段,通过制作“梁山好汉卡”、梁山好汉人物秀、表演极具中国地方特色的山东快板、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形式展现精彩故事片段,分享交流阅读成果,在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的活动中进一步感悟经典魅力。

总体来说,以上关于《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设计,为古典文学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moOFAY4Un+Dk043R+BbbxrE6G1+ndvLkl0CD0DcyvL3vdQfwSU/8cfJ5ZcY0ABn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