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是暑假时间,春雨老师却一刻不得闲,他在做《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力量:经典文本解读与高品质教学》书稿的最后修订。对于一位坚持研究立场的语文老师来说,这是梦想成真的一刻,而为了这一刻,春雨老师努力了很多年。春雨老师颇有古代文人气质,爱喝酒、爱写诗、爱交朋友,因此他非常适合做语文老师;同时他也有现代冒险家的特点,爱折腾、爱搞研究、爱自我挑战,他不太想做按部就班的语文老师,他要做一个语文领域的研究者和领航者,这或许就是春雨老师的“小目标”。
本书主要分成三辑,围绕语文老师的主业——备课、上课、研课来展开,春雨老师选了十多篇经典篇目,其中《爱莲说》《天游峰的扫路人》等,我参与了研课的全过程,感触颇深。为了挖掘出这些经典篇章的内涵,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深意,为了让学生们真正热爱语文和学会学习语文,春雨老师背后的付出是难以想象的。但对于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每一步,春雨老师并没有将其称为“困难”,就如同他经常说起的《过故人庄》里的新奇设计,他的内心里一直有一种雀跃的声音——“嘿嘿”,套用一句经典语录,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据我观察,很多专家型教师都具备这样一种精神气质。
我和春雨老师还共同研究过《百合花开》这个课例,在我的研究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百合花开》是林清玄的一篇哲理散文,写一株百合花长在偏僻的断崖之上,最初它长得与野草一模一样,但它知道自己是一株百合,所以它努力吸收养分向上生长,并开出了花苞,野草嘲笑它,蜂蝶鸟雀劝告它,它都不听,继续生长,终于开出了洁白美丽的花朵。年复一年,百合的种子飘落各处,百合花越开越多,最后形成远近闻名的百合谷,吸引着很多人前来欣赏。现在想来,这篇文章里的百合和春雨老师有几分神似。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哲理散文,春雨老师进行了最初的教学设计,我和团队的几位老师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为核心进行研究,我们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改进。春雨老师敢于自我否定,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解放学生的思维,倾听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就连平时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也开始投入到学习中,并产生了“逆袭”的现象。我能够深刻感受到春雨老师的变化,他的身体姿态越来越柔软,节奏沉稳坚定,在带领孩子进行揣摩文本的过程中,娴熟地串联和反刍,语文的功底越来越扎实。看到这个完全不同的春雨老师,看到他焕然一新的姿态,我不禁在心里说:“春雨老师的‘百合花开了’。”春雨老师不但自己上课,而且还带领了一个研究团队在不断实践,他们如同百合花一样灿烂明媚。我很喜欢春雨老师在《百合花开》一课上送给孩子们的一句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正是春雨老师珍贵的人生体验吧。
春雨老师将在研究中获得的惊喜不断转化为研究动力,他总是在进行创新性的尝试。作为语文老师,他觉得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否则在学生进行研讨的时候,很难接住他们抛过来的球。于是他开始痴心于文本分读,跟着语文学科专家李冲锋博士研究文本解读,还把李博士推荐的孙绍振教授的《文本细读》等专著啃了好几本;为了进行高品质的学习设计,他开放自己的课堂,让伙伴们都来做观察员,观察学生,共同研究改进策略。他进入了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那些曾经束之高阁的专业书全都拿来阅读,每每读起来都欣然忘食,用春雨老师的话说,他品出了语文的味道,找到了语文教学的门道。春雨老师几乎“光速”般地成长,在同龄的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
现在春雨老师是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的指导专家和领航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是以学生的高品质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成学生的倾听者,倾听成为教师的核心工作。这可能要颠覆很多人对课堂教学以及教师专业的认知。教师要摒弃“以自我为中心”,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新生态。这是对教师专业的新挑战,也是对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对多数人来说,“挑战”和“变革”并不是好词,因为这将意味着自发否定,意味着大量的额外付出,意味着不确定性和风险。而领航教师们往往都不太在乎自己付出了多少或者得到了多少,他们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自己的行动准则,只要觉得是正确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即便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忍耐长时间的不确定性,他们仍然会坚持,而且保持着热情和乐趣,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精神,值得人细细体会。
选择了学习共同体,就是选择了一种以“研究”为核心的专业生活,也就选择了只能前进不能停滞的人生状态。只因为我们看到了课堂的真实风景,看到了学生的学习困境和需求,看到了教育生态中的症结,这些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领着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和实践方向。领航教师如何确定航向?他们靠的是对教学实践的深刻理解,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敏感捕捉,进而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改进和重构,这些都是领航教师做研究的根本动力。目前几乎所有的领航教师都有写作的习惯,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领航教师们走在一起,基本上探讨的都是课堂教学的问题,或者交流最近的读书心得,或者畅谈发展设想。有时候自己也感觉到很神奇,走在这些领航教师身边,如同被强烈的光吸引,前路变得如此澄澈透亮。
春雨老师的研究是非常得法的,几乎将每一节课的备课、上课都作为研究对象,为此,他遍访大家、名师,得到孙绍振教授、郑朝晖校长、李百艳校长等大师的指导,因此他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独到;他饱读诗书,以文本解读和学习共同体的专业书籍为核心进行阅读,大量的阅读改变着他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他将每一次的思考都转化为文章,从感悟到课例报告再到论文,写作的实践让他不断内省反刍,研究成果的累积为他搭建了向上成长的阶梯。
专业成长之路确实不易,春雨老师足音铿锵,他的付出和成果也是有目共睹。书中的十多个精雕细琢的课例,如同他清晰的足迹,循着它,我们很多老师可以走得更加坚定、长远!未来的教师一定要做专家型教师,不但要成为“教的专家”,更要成为“学的专家”。所谓“学的专家”就是自己要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向儿童学习、向同伴学习、向其他领域学习,以儿童的需求为中心进行高品质的学习设计,并不断迭代与突破。这是教师们新的挑战,春雨老师所代表的领航教师们已经在行动了,期待更多的老师们一起来挑战!
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 陈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