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教师应过上高品质的专业生活

程春雨老师是建平实验中学语文组的一名稀缺的青年男教师,也曾经是浦东新区李百艳语文教师培训基地的学员。作为校长和他的学科导师,看着他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我倍感欣慰。据他自己回忆,三年前我们在一次工作交谈中,我曾对他说,年轻是用来拼搏奋斗的,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在研究上多花心思,做个专业人士,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今程老师的《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力量:经典文本解读与高品质教学》出版在即,我感到格外欣喜,于是欣然提笔,为之作序。

我多次和老师们强调,教师这一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专业人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将教书育人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是有专业门槛、专业壁垒和专业权利的,然而,想要获得这份专业资质与优势,需要接受专业的师范教育,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这就决定了教师要过一种专业化的生活。教师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而教师专业能力的建设是通过教师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协同作用的结果。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锁定的关系,这一点在青年教师程春雨身上得到了充分验证。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作为浦东新区的教师发展学校,始终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魅力的仁爱教师队伍置于学校工作的首位。我本人在20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逐步提炼出“以人为本、以文为根,教文育人、立文立人”的教育理念也逐渐为本校语文教研组和语文教师培训基地的老师们所认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专注深耕契合初中生心理的“魅力语文”“对话教学”,积极探索德育、智育、美育的同频共振、相得益彰的课堂融合,先后荣获浦东新区优秀教研组、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语文教师培训基地也始终围绕“深耕”“孵化”两个关键词开展工作,充分尊重教师发展的专业自主权,致力于培养一个有自信力的优秀语文教师团队,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与育人境界。

学校、语文教研组、语文教师培训基地以及其他专业平台协同作用,形成了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积极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程春雨老师就是在此环境中迅速成长并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代表。

过上高品质的专业生活更需要教师点燃个人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源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执着追求与深刻的职业觉醒。教师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专业定力,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心坚守,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勇气,沉住气、静下心、钻进去、出得来。“专业”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程春雨老师如饥似渴地阅读充电,坚持不懈地细琢深研,持之以恒地实践反思,笔耕不辍地写作沉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备课、上课、研课构成了他专业生活的三部曲;读书、实践、写作奏响了他专业生活的主旋律;组织享读社团,进入基地研修,加盟学习共同体又使他的专业成长得以加速。这份十多万字的书稿记录了程春雨老师专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了学科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更凝聚了程春雨老师专业研究的智慧心血。

程春雨老师在语文教学专业研究领域选择了极为重要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文本解读。于漪老师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坎”,要陪伴语文教师一辈子。语文教师要立得起来,就必须跨过这道坎,这非常不容易。文本解读能力彰显着语文教师的专业功底、文化底蕴与教育智慧。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前提,是语文阅读教学厚重与饱满的关键,是实现语文教学真实有效、深层对话的保障。

毋庸讳言,现阶段文本解读仍是不少语文教师的软肋。个别教师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参的依赖和对通行解释的迷信,文本解读过程倒置,主体缺位,即不是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材说明和其他参考资料后再读文本,有的甚至对文本过而不入,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独到发现;个别教师由于语文素养的欠缺、阅读视野的封闭以及钻研的不够,呈现出对文本的偏读、浅读,甚至于错读,以至于在教学中充当教学参考和标准答案的“传声筒”,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造成课堂对话肤浅低效甚至虚假无效。

程春雨老师深度研习钱理群教授、孙绍振先生有关文本解读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将其思想内化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在本书中,他选取了《过故人庄》《背影》《老王》《秋天的怀念》《社戏》等十多篇经典文本,涉足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细致呈现了从文本解读、精心设计到教学实施、教后反思的全过程,既有前沿理论作支撑,又有宝贵的实践经验作案例。如在《老王》的教学实例中,他阐释了认识对话及对话教学;解释了教师、学生、文本在“对话”中的关系;总结了对话在教学中的规则和方法;明确了对话的作用和意义。教师不带有任何成见与现成结论,而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新鲜的感觉去触摸文本,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与精神的相遇。通过核心问题“我和老王是什么关系”引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进行多元对话。程老师还开拓了提问、追问、反问等具体的对话方法路径,扎实有效,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名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他的课堂教学上。在众多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中,积累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典案例,是最有效、最实际的做法。因此,无论是从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与发展路径来看,还是从一节优质高效的语文好课标准来看,程春雨老师的这本《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力量:经典文本解读与高品质教学》都值得一线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语文教师借鉴和阅读。我愿把它推荐给广大的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者,也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像他一样过上高品质的专业生活。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校长 李百艳 Fhw4W5Nk2j6ZTezQl2jeDrjPZIK3Lx/TZas1KSeOBKj3QFkxcR7/euG0mFptDL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