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是一个精神胚胎,因此,所有的儿童在诞生时都是相似的,在胚胎生长和心理实体化阶段,需要受到相同的对待和接受相同的教育。无论什么类型的人,天才或劳动者,圣徒或罪犯,都是来自儿童的工作,每一种人都必须经过这些实体化阶段。所以,在生命的最初几年,教育必须对所有人是相同的,必须受到自然本身的支配,受到正在成长的生命的某些需求的激励。
大自然用难以探测的面纱和护套把人类发育中的胚胎包裹起来,只有她自己能够打开,当最后打开时,一个成熟的、完整的新生命在世上诞生了。但是,这个诞生的生命并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机体,他像生殖细胞一样,自身也具有预定形式的心理机能。
新生儿应该做一项形成工作,在心理领域进行的这项工作恰恰与胚胎在生理领域所做的工作相关联。新生儿面前存在着一个生活阶段,其既不同于他待在子宫里的生活,也不同于他长大成人后的生活。这种诞生后的工作是一种建构活动,是在我们称为“形成阶段”进行的。这使婴儿变成一个“精神胚胎”。
新生儿不仅具有作为一个机体所特有的机能,而且具有作为一个精神胚胎所特有的心理能力。如果认为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远远高出其他生物的特点和特征,以致只有人没有心理发展的图式,那这种观点显然是荒谬的。
人在地球上的出现是生命的一个飞跃,是新的生命路程的起点。……人类这个物种具有一种双重胚胎生活。这种胚胎生活是采用一种新的设计而建构的,与其他物种相比,具有一种新的生活路程。
儿童在诞生时并没有表现出这些能力,在最早的童年期每一个儿童都应该获得人类的能力。在诞生时,儿童没有运动的力量,几乎是没有活动能力的。像其他动物一样,他通过练习能够学会行走、跑步和攀爬,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人在婴儿期没有活动能力,不像其他许多哺乳动物,诸如小猫、马驹、牛犊等,在幼仔期就具备成年物种的行为特征。这些物种几乎一生下来就可以站立,而且在哺乳期就可以跟在它们的母亲后面行走。……相反,人的婴幼儿在很长时间里是没有什么活动能力的。
就运动而言,人类的婴儿在运动力量上的发展要比其他动物的幼崽慢。儿童从诞生时起就能立即运用他的感觉器官对光线、触摸、声音等有所反应,但他的运动力量是很小的。他既不能站立,也不能行走或说话。新生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比任何其他动物更表现出一种孤弱而无助的样子。
襁褓中婴儿的心理能力远远超出人们通常的想象。从心理学上讲,他在诞生时是一无所有的。而且,这不仅仅表现在他的心理上,因为他在诞生时也不能协调地运动。与他的几乎毫无用处的四肢相对应的是,他什么事情都不能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开始走路和说话,并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直到用他的身体和心智上的全部天赋形成一个人。这打开了通向一条永恒真理的道路。
心理学家们已开始观察出生第一年的幼儿,并宣称发现人的建构和成长从这一时期就开始了。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在诞生时完全是一无所有的——零!实际上,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新生儿在诞生时几乎是全身“瘫痪”的和没有活动能力的,不能做任何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他才能说话和行走,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运用他的全部能量和全部心智,直到他自己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人正是以一个新生儿的形式出现的,并通过创造一种真正的奇迹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新生儿既没有语言,也没有任何其他反映人的习惯的特征。他既没有理解力和记忆力,也没有意志力,甚至没有到处行走或使自己站立的能力。然而,新生儿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心理创造。
新生儿在诞生时没有进入一个自然的环境,而是进入了一个人类生活的文明环境。那是一个“超自然”的环境。人们为了使自己有一种更安逸的生存方式,抛弃了自然的环境而建立了一个与之相反的环境。当新生儿由于诞生而从一种生存方式进入另一种生存方式时,他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去适应这种生存方式……
确实,人的心理肯定是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开始的,现已证明在诞生之前就开始了,因为我们发现在新生儿的心理中有些能量是如此强大,使他不仅具有创造任何能力的可能性,而且也具有适应任何环境的可能性。
和成人相比,儿童除体格小和体质弱外,肯定还有某种特殊的功能。他不能一生下来就具有成人所具有的一切特点。实际上,如同发生在其他物种身上的情况那样,如果儿童已具有了这些固定的特点,那么,人就永远不可能使他自己适应如此不同的环境和习惯,永远不可能在他的社会习俗上得到发展,永远不可能从事各种不同形式的工作。
在没有教师、没有通常的教育帮助,而且在几乎被抛弃和常常受到阻碍的情况下,这些心理能力使儿童能够建构并牢固地形成他的个性。这种成就是由具有巨大潜能的新生儿所创造的,然而,新生儿的身体是如此虚弱,他的所有的心理能力通常又是如此缺乏,以致其几乎可以被称为“零”。但是,不到六年时间,新生儿的能力早已超过其他的物种,他创造的这种成就确实是人的生命的最大秘密之一。
因为新生儿需要的帮助,并不是病人需要的帮助,而是一个迫切想使自己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适应新的和陌生的环境的人需要的帮助,因为他的感觉是敏锐的。……我们面对新生儿,不应该是对待病人或弱者的怜悯,而应该是对造物的神奇的崇敬,应该是对一种无限的秘密的崇敬。
新生儿开始面对外部世界,并具有从外部世界吸收的欲望或需要。应该说,他生来就有“征服世界的心理”。通过吸收其在周围环境中发现的一切,他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这就是儿童走进世界的最初阶段的标记。如果儿童感到有一种征服其周围环境的冲动,那周围环境肯定对他有着某种吸引力。因此,可以这样说:儿童肯定与他的世界“相爱了”……
在婴儿的生活中,这出内在戏剧是一出爱的戏剧。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爱是唯一的伟大的现实,正在儿童心灵的神秘壁龛里展现出来,并不时地吸引着儿童的整个心灵。这些令人惊讶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并留下不易除去的痕迹,但人通过这些活动将变得更加优秀,并使自己具有了更崇高的品质,这些品质将伴随他的一生。然而,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生的。
给予新生儿的最重要的关爱——优于所有其他的事情——必须是对他精神生活的关爱,而不仅仅是对他身体生活的关爱。但是,后者在今天却占据了支配地位。
从“精神胚胎”中,往往可以产生天才艺术家、民众领袖、圣徒或十分普通的人。而且,这些普通人会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并由此引导他们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不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