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毒舌”父母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小刘对我说,他特别恨他的父亲,早晚有一天,他们父子要打一架。

小刘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冷酷,语气也很生冷,我听得头皮发麻,忍不住责备他:“你真是太过分了,他可是你父亲啊。”

小刘愤恨地答道:“他天天在家里骂我,做得好,他骂,做得不好,骂得更厉害!”我劝慰道:“有的父母性格不好,会骂子女,但心里还是爱孩子的。我小时候也被妈妈骂过,骂得还挺惨。有一次,因为我改了英语分数被她知道了,她数落了我整整一个小时,把我多年犯过的错误全部翻出来数了个遍,说得我无地自容。我心里虽有怨气,但想着终究是自己错了,也没恨她。”

为何小刘这样恨他父亲呢?他父亲究竟是怎么骂他的呢?

小刘说,他做得好,父亲不但不表扬,还打击,说有什么了不起,取得一丁点成绩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做得不好,就会骂得他抬不起头:你看你什么都做不好,你一无所有,吃喝都是我的,要是我赶你出门,你连乞丐都不如!

亲生孩子,这话怎么骂得出口?这么奇葩的父亲是不是小刘捏造的呢?恰好,小刘和同学小王产生纠纷,把小王的脸给抓出了血痕。小王母亲不依不饶,非要我把小刘家长请来处理这起同学矛盾。正好,我也想会会小刘父亲。哪知小刘父亲一到场就指着小刘的鼻子臭骂:“你就只知道惹是生非,从来没做过一件正确的事,害我这么忙还要来学校,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小刘父亲气势汹汹的咒骂把准备来兴师问罪的小王母亲吓得直劝解:“算了算了,你也别骂了,同学之间难免有个抓扯,我家孩子也就破了点皮,问题不大,回去消消毒,过几天就好了,小孩子恢复快。”

我也在一旁安抚小刘父亲的情绪,告诉他已成既定事实,打骂都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双方坐下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做进一步评判。

经过小王母亲和我的劝慰,小刘父亲的情绪总算稳定下来,听我讲述事情发生的细枝末节。当我提醒小刘今后行事要用脑子时,小刘父亲又爆发了,抢过我的话头呵斥道:“他哪有什么脑子!”

小刘气极,怼道:“我再不好也是你生的!我就是要气死你!”于是,父子之间开启了可怕的吵架模式。

我算是开眼了,“毒舌”父母果真有!之前我还不相信,自己生的孩子,就算不是宝贝,至少也不能羞辱啊,哪有这样骂自己孩子的呢?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在我的经历中从无此事发生。我总算明白:我未经历过的,未必别人就没有经历,也真正理解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所包含的无奈与心酸。

很多“毒舌”父母会为自己找借口,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我想说的是,既然认为自己有“豆腐心”,为什么不把自己变成“豆腐嘴”呢?要知道,刀子嘴的父母很容易养育出这样的孩子:

(1)内心充满自卑的孩子。父母长年累月地否定孩子,孩子的自信心经常受到打击,能够拾起来的只有自卑。他们怕被别人看轻,往往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而是把自己藏起来进行自我攻击。受到同伴嘲笑时不能理性地处理,有时会变得非常狂躁。

(2)行为退缩的孩子。如果总是给孩子贴上“笨”“没本事”的标签,慢慢地,孩子也认为自己一文不值,他们的自我就会逐渐消失,进而变得胆小、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更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他们就像蜗牛一样,终日缩在壳里自我催眠。

(3)人格分裂的孩子。长期被打压、否定、羞辱的孩子,为了自保,会分裂出多重人格。在强权面前,他是一个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人;在弱者面前,他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飞扬跋扈、以强凌弱的人。

(4)自我否定的孩子。一个人,如果从小得不到至亲的肯定,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别人说他长得帅,他却觉得自己很丑;别人说他有能力,他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5)性格狂躁的孩子。班里那些性格狂躁的孩子,十有八九有一个喜欢否定孩子的家长。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和赞扬,心里早已溃不成军,但是又不敢与父母对抗,于是只能在心里攻击父母,同时也攻击自己。长期如此,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狂躁。一个性格狂躁的人,后续发展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这张白纸上画什么样的人。好孩子是“温和而坚定”地教出来的,不是口不择言地骂出来的。 KfwuaHUEWMl3EmO7ZY49/ssoWSciyLofiUVofznNowb9/stIdyWd2n257Ry+Tn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