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父母言行粗俗会对孩子造成哪些隐性伤害

在青春期的孩子看来,在公共场合大声讲电话,随地吐痰,随便插队,一言不合就跟他人发生言语冲突,均属于粗俗的行为。

有一部分大人,逢年过节凑在一起就打听亲戚家小孩成绩好不好,挣钱多不多,结婚还是没结婚,说完还肆无忌惮地嘲笑成绩不好的孩子,公然鄙视挣钱不多的孩子,痛陈不结婚的种种凄凉后果,逼迫没结婚的孩子赶紧结婚。这些行为在成年人看来,均属正常,但会使青春期的孩子极度不适。

当学生向我吐槽这些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愉快,甚至还产生了酸痛的躯体反应。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就是一个不注意言语的人。为此,我整个青春期都很酸涩,时不时会引发身体的酸痛。

我父亲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从事的又是体力劳动,他身上有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但同时也言辞粗俗。他不仅在私底下说话粗俗,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注意言辞。他觉得这一切都很正常——好多人都这样。

我父亲现在也没改变自己。我母亲已经不在意了,只要他健康就好。我也不在意了,只要他开心就好。但我以前是很介意的,总觉得有这样一位父亲令我很没面子。

我理解学生,是因为我有类似的经历,能够感同身受。那么,言行粗俗的父母,究竟会带给孩子哪些隐性的伤害呢?

(1)让孩子在老师和同伴面前很没面子。我曾经带了一个班,总有几个孩子的家长不来开家长会。我很纳闷,打电话问家长:“收到我发的信息了吗?”家长回答“收到了”。我再问:“让孩子带回去的邀请函有拿到吗?”家长回答“拿到了”。“那怎么没来开家长会呢?”家长委屈地答道:“我是很想来的,可孩子不让我来啊。”

我转头问孩子干吗不让家长来开家长会。孩子先不回答,被我追问得狠了才告诉我缘由:“我爸妈说话超大声,不看场合不看对象,接电话像打雷,恨不得所有人都听见。我妈乱扔垃圾,我爸总是抽烟。他们要是来开家长会,被老师和同学的家长看到,我的面子没地方放。”

(2)孩子也可能会慢慢被家长熏陶成粗俗之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自然是有样学样。从教30多年来,我家访过成百上千的家庭,发现那些说话缺乏场合感和对象感的学生,家里基本上都有一个说话很粗俗的人。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再好的孩子也会变得很糟糕。

(3)令孩子的生命缺乏底气。他们会经常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够好,跟别人的父母没法比,也因此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有些孩子总是有些畏缩,经济条件不是主因,主因是各自的父母存在很大的差异。

生命的底蕴不同,涵养出来的底气自是不同。我也算是个勤学不倦的人,既有自发的阅读,也有自觉的阅读。我努力地挤走生命里那个粗俗的自己。但一到紧要关头,我生命深处的粗鄙之气就会不经意间冒出来。

孩子们正处在迷茫、困顿、多思、敏感的青春期,他们的经历不丰富,阅历不厚实,储备的知识也很浅薄,他们在纠结、郁闷、不甘的青春期里踽踽独行。这期间的痛苦、压抑、沉浮,甚至撕裂,又有谁知道呢?谁关心过他们生命的损耗、灵魂的灼伤呢?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反思:我有没有对孩子的成长充满敬畏?我是否向孩子呈现了糟糕的一面?我的孩子心里有哪些隐秘的伤痛?有哪些不经意留下的暗伤? /NNH4Dmanm0LcZAeHEMyju9SlNrDFPhKH0DKCT+Ud4f0Ee+eNOVKFi3Jna8Wb7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