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父母不懂事,孩子究竟有多难受

有一次,我在火车站碰到一对母女在争吵。母亲看起来四十来岁,女儿看起来十五六岁。从母女的穿着来看,应是殷实人家。

女儿先是小声提醒:“你不要把别人的东西丢在地上。”

母亲高声应道:“那是别人不要的东西,是垃圾。”

女儿平静地说:“是垃圾就更不应该丢在地上,你应该收起来丢到垃圾桶。”

母亲急忙解释,声音听起来有些恼羞成怒:“我平时就是这样丢的,有什么问题吗?”

女儿似乎有些动气:“平时是平时,现在是现在。这里是车站,是公共场合,别人的东西,就算是垃圾,也不能动,况且你还丢在地上,就是没礼貌,没素质。”

母亲很是气恼:“不就是丢个垃圾,丢了就丢了,还要怎样呢?”吼完,气鼓鼓地把手上一包东西递给女儿,冷声喝道:“提着!”

女儿也冷冷地回道:“麻烦你说‘请’。”

母亲递东西的手坚持着不缩回去,女儿接东西的手也坚决不伸出来,母女俩僵持了差不多一分钟。母亲忍不住了,又吼了一声:“提不提?”

女儿倒是妥协了,一边接包一边说:“说话不要那么大声,这是公共场所。”

这时,广播通知检票了,这位母亲一边排队检票,一边大声嚷嚷:“我说话就是这么大声,我说我的,关别人什么事?我又没碍着谁!”

女儿没再搭话,快步向前走了几步,独自排队检票去了。

我就站在这对母女的旁侧,每一句话都听得很真切,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惭愧,同时还为这位母亲担心——母女关系搞这么僵,待会儿坐一起该怎么和好?

我之所以感到欣慰,是因为这些年我走南闯北,看到的年轻人,不论男女,素质真的是越来越高了。这说明后天的教育真的很重要,也很有效。惭愧的是,我作为一个母亲,以前带着儿子出门时,也像这个妈妈一样放纵情绪,说话超大声,完全不顾及周遭人的感受,也被儿子善意提醒过多次。庆幸的是,我跟这位妈妈稍有不同,儿子提醒我时,我会深感惭愧,立即纠正自己的言行,不会跟儿子吵个不停。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真的有那么不听话吗?在车站争吵的这对母女,谁才是不听话的那个人?很显然,女儿比母亲更懂事,更理性,更有规则意识。

以前有个女孩向我抱怨她妈妈特别不守公共场合的规矩,所以她最怕带妈妈出门。

她说有一次带她妈妈去深圳东门,她妈妈竟然横穿马路,还翻越栅栏。

我同情地回了她一句:“那你妈妈还真是需要成长。”女孩马上答道:“她要是有我一半成熟,她的婚姻就不会出那么大问题,也不至于被她的朋友欺骗。”

这个女孩很懂事,也很自律,学习也不错,但她很痛苦,有轻度抑郁,这源于她不成熟的父母。本来,以她的资质可以上一所较好的高中,考一所较好的大学,但因为纠结于父母的不懂事,她的情绪很不稳定,中考时发挥失常,上了一所中专学校。

我为师30多年,看到太多不懂事的父母把自家孩子带偏了。可怕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自己造成的。

最近一段时间,我总看到办公室的同事因为一个学生的“问题”被气得语塞。我虽然没有深入了解这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但从学生本人、学生父母、学生奶奶输送出来的信息就知道,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有问题的:母亲软弱、六神无主,父亲粗暴、管教无方,奶奶强势、自以为是。三个成年人的人格都不够健康,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呢?

我在写下这些案例的时候,字里行间确实对父母有所责备。我并非一个苛责的人,只是为这些孩子心痛不已。

人生不能重新来过,读到此文的家长,如能引起共鸣,并心有所动,那么就反思自己,进而改变自己,争取做成熟、理性、懂事的家长。 97mHXR3B0xXh+bfKtdmvrJgFszdNrB8BMft8fmIY0195NtGCbG+fy3LiHD1gsIQ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