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那些需要珍视与呵护的课堂传统

“传统”绝不是陈旧、落伍的代名词,更不是被淘汰的对象。相反,它是一代代后来者在珍视与呵护中传承的对象。

以“讲授—传递—接受”这一教学方式为例,这是“课堂传统”之“传统”的最大特性和典型代表,几乎囊括了“课堂传统”的所有基因和密码。不同时代的教育家共同参与这一传统的缔造。它首先来自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造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后被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继承和发展,在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提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随后引入中国,成为主导中国课堂多年的普遍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

在中国课堂变革与发展的进程中,这一传统虽然成为被批驳和革新的重点对象,但它依然有独特、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一、“五环节”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具有科学的学习理论基础

总体上看,“五环节”课堂结构是凯洛夫等人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及前人经验,在学习一般过程模式“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具体过程来看,各教学环节也都有科学的学习理论基础。例如,“复习巩固”中的提问环节,所依据的现代认知理论主张为学生提供加强或建立固定同化新知识的机会,有助于促进加深和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二、传统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整体而言,因为传统课堂结构反映了完整的学习过程,所以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研究表明,只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启发、诱导学生,这种传统课堂同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在具体细节上,通过“感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觉能力,通过“感知—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通过“巩固”环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能力和使知识系统化的能力,此外通过“应用”环节,则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传统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所说,只要讲授教学经营得法,完全可以导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如果教师能将有潜在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学生也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的学习的“心向”进行学习。传统课堂所导致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同样是积极、能动和有意义的。使用讲授法,一能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习惯,二能促进学生的“发现”。实际上,没有系统的“接受学习”,也不会有较高水平的“发现学习”。因为缺乏指导、缺乏能力的“发现学习”很可能是散漫的、无目的的,最终的发现可能是无意义的,依然可能成为没有“发现”的学习。

四、传统课堂符合班级教学实践的实际需要

相较于后起之秀的“发现学习”,正如奥苏贝尔所指出的,传统课堂中“讲授教学”的存在,在班级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和理由:讲授教学比发现教学节约时间,而且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此外,它更适合班级教学。如前所述,这种优势,对于“大班额”普遍存在的中国课堂来说尤其适用,它可以促进更多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又和中国课堂的重视“结构”,特别是“知识结构”的特性连接在了一起:人类的知识是以符合逻辑、体系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在的,教材的编制也遵循了系统化的原则。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生不但能很快掌握知识,而且也掌握了知识所包含的逻辑结构,使获取的知识达到结构化、系统化。

五、传统课堂满足了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的需求

传统课堂教学功能齐全,容易推广和普及。它不仅适合各种概念的教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宜于各种规划、定理、技巧、思想和方法等内容的教学,具有适应性强、运用广泛和掌握简便的显著特点。特别是从成本和投入的角度看,传统课堂教学对物质设施、技术设备的要求不高,较低的进入门槛使之更易于普及。这说明,相对于“发现学习”和其他学习方法,如“设计学习”“合作学习”等,传统课堂所需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等各种成本更低,这意味着教师讲课能较快、较多传授相关知识,对教育设备和设施的层次要求和投入量也明显更低,西方称为“talk and chalk”(谈话与粉笔),非常经济简便,这对于我国广大的贫困地区尤其适用,更有助于用最经济的手段培养最多的人才。

六、传统课堂更适应实践性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每一种课堂传统都有其优劣之处,各有其所见、所能和所不见、所不能,所见和所能就是各自适用的范围,没有一种课堂传统和教学方式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以及音乐、体育、美术等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都需要借助传统课堂教学来实现。而动手能力恰恰是中国学生所普遍缺乏的。

七、传统课堂中的反馈及时且可控性强

传统课堂之所以更适合于大班额教学,在于能够有效利用班级空间,容纳较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通过和学生面对面,利用更多的师生交互机会,得以了解和把握实时教学的整个过程,现场表扬学生的正确言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言行。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可见,传统课堂教学管理的规范性、计划性更强,更能体现教育所具备的目的性、计划性等根本特性,更易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有序地调控学习进度,因而有利于教师利用语言、情感与学生进行人际交流,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对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对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展现教师在课堂教学场景中的价值。在智能时代,当机师进入课堂之后,人师的这一价值弥足珍贵。

课堂传统有如此多的传统优势,如上的展示只是传统中的冰山一角……然而,这些传统优势仍然不能掩盖其局限和可能带来的弊端。在传统课堂和现代课堂之间,我们要避免做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等二元对立式的选择,理想的课堂,一定是兼容了传统与现代的课堂。 sAYwcuUb/K1VLV2wa5boyvwalTW6ho3+DBBwItlFUBbqEUbS+E/lTiMVeN68w+1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