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时期是人一生中(除怀孕的特殊时期)需要营养最多的阶段,成人应该充分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但是当前主要的问题不是缺乏营养,而是营养不均衡。
现在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都有低龄化的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和孩子在饮食营养方面安排不合理,而且发现问题后仍然不认真纠正。
经调查发现,目前初中生吃早餐存在的问题最大,而早餐吃得好坏,会影响整个上午四节课的听课质量。
一般来说早晨食欲比较差,再加上初中生爱睡懒觉,只要一看起晚了,同时对不吃早餐的严重性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常常只吃上几口饭或干脆空着肚子匆匆去上学。
而营养学家认为:早餐的营养量不应少于全天的1/3,如果过少,在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中,血液中的血糖量降得很低,必然影响学习效率;如果勉强支持,会进一步损伤身体。
针对这些情况,早餐应准备一些可口、量虽少但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肉包、豆包、馒头、面包、鸡蛋、香肠、果酱、小菜、肉松、牛奶、豆浆、稀饭等,干稀搭配着吃,千万不要天天吃馒头、咸菜、粥,或天天吃面包。
上中学了,学生应该逐步学会自己热早点或做早点,决不应因为家长上早班,没给做早点,自己就不吃,或随便买点零食吃。
目前独生子女挑食、偏食的毛病比较严重,这不但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他们成人后,在适应社会生活上也会出现一些障碍。因此应该引起成人与学生的共同重视。
人的发育需要多种营养。有的营养素虽然需求量不大,但只要缺少,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缺少无机盐(又称矿物质)中的锌,人就发育缓慢,性成熟推迟;缺少维生素A,就会患“夜盲症”。
但是任何一种天然食品,都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如鸡肉中含蛋白质多,但不含维生素C;小白菜中含维生素虽然多,但蛋白质却又很少。所以只有各种食物都吃,搭配起来,取长补短,才能满足人体需要。
现在学生不爱吃的往往是一些有独特营养价值的食物,如:胡萝卜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芹菜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无机盐。而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则把这些有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拒之口外,最终导致某些慢性病缠身。
挑食、偏食的毛病,主要是心理认识问题。作为有志的初中生,应该有意识通过改正挑食、偏食的毛病,来锻炼自己的意志。有不少优秀运动员,不就是为了为国争光,顽强地克服了自己偏食的毛病吗?
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专家们,通过对857名中小学生吃七种常见零食情况的调查,发现有89%的学生经常吃零食,而其中大多数人又经常爱吃奶油类的点心和巧克力。专家们认为奶油类的点心和巧克力,含热量和饱和脂肪酸较多,多吃可能会导致学生肥胖或血脂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或茶水。市场上出售的不少饮料,价格昂贵,且没有什么营养。如果遇上伪劣产品,还可能患肠胃病,真是“花钱买罪受”。也有的学生,喝了过多的含兴奋剂的饮料,反而无法安心上课,甚至让别人误以为他得了“多动症”。而普普通通的20度左右的“凉白开”,反而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因此,应该在同学中提倡多饮凉白开水。
初中生的脑力劳动,比小学生有显著的增加,而如何为辛苦的大脑多提供营养,目前还未引起成人和学生的重视。下面将脑科学研究成果的相关部分呈现出来,供大家参考。
主食提供脑需要的葡萄糖。大脑的繁重工作,只能靠葡萄糖作为能源,而大脑中储存的葡萄糖,只能维持6分钟。大脑每天需要的葡萄糖是116~145克,完全要靠每天吃的主食来供应。这也进一步说明,学生吃好一日三餐,对学习是多么重要。
空气提供脑需要的氧气。大脑需要的能源,是葡萄糖通过氧化取得的。成人脑子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年龄越小,脑耗氧量反而比例越高,5岁儿童脑耗氧量占全身的一半。可见学生肺活量的大小,学习时能否呼吸到新鲜空气,与学习效果好坏的关系极大。
鱼虾提供大脑需要的一种蛋白质——谷胱甘肽。这种蛋白质能提高和增强脑细胞的活动能力。谷胱甘肽在鱼虾、动物肝脏中较多。只要不挑食、偏食,日常饮食中吸收的谷胱甘肽是足够的。
大豆提供脑需要的卵磷脂。研究发现,豆类及动物肝脏中含有的卵磷脂,在脑的代谢过程中,能释放出乙酰胆碱,能激活、增强人的记忆。
当然,如果只强调脑营养,而自己学习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好;但只强调努力,不注意脑营养,学习同样也会受很大影响。所以希望能在刻苦学习和加强营养双管齐下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可以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