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某注】:先周部落被戎狄抢劫杀戮,古公亶父必然诉诸部落联盟,请求部落联盟出兵报复。根据规定,在联盟成员被侵略时,部落联盟确实有义务有责任纠集全体成员出兵讨伐侵略者。但是现实却是那么的冷酷无情——打不过。因为大家分别都被戎狄掠夺过了部落联盟的长老们也看明白了,即使团结起来,也打不过戎狄。于是长老会拒绝了古公亶父的请求,但是给了先周部落一些补偿。那么摆在部落联盟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了,是依附戎狄,还是依附商人?商人曾经也企图染指羌人的势力范围,但几百年争斗下来,也只是在灞水北岸的老牛坡建立了一个崇国。这让长老们产生了商人弱小的错觉。戎狄势大且近,长老们对此却有深刻的感受。稍加权衡,不顾古公亶父的激烈反对,长老会便做出了依附戎狄的选择,至于两个大佬的文明开化程度,是不在这些老糊涂的考虑范围之内的。而古公亶父却倾向于投靠文明程度更高的商人,但表面上又不得不服从长老会的决议,他为了不吃亏,跟长老会索要了很多好处,最终事情暴露了,先周部落也被逐出了豳地。
上刚下险,险而健,讼。刚指长老会,险而健指古公亶父。意思是,长老会是讲民主的,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而古公亶父却心口不一,表面服从,暗中却投靠了商人,又据理力争,得了补偿的好处。
讼有孚,窒惕。孚由诚信引申为证据,窒为遏制,阻止,惕为止息。意思是,古公亶父出示了戎狄烧杀抢掠的证据,却被长老会无视了,因为他们被吓破胆了。
中吉,刚来而得中也。意思是,古公亶父同意捐弃前嫌,依附戎狄,长老会则补偿了先周部落的损失,升了古公亶父的职位。“刚来而得中也”,刻画了古公亶父理直气壮地跟长老会要补偿的样子。
终凶,讼不可成也。意思是,古公亶父两面三刀的行为被长老会识破了,先前争讼得来的财物和官职被索回,先周部落也被逐出豳地。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意思是,古公亶父拜会说服了长老会的权势人物,在他蒙蔽了长老会的前提下,使长老会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处理事务。
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意思是,由豳迁岐之时,需要渡过漆水沮水,虽然扎了竹筏,使大队人马渡过了河,但是由于晕船啊,竹筏子散架啊,有些人掉进了大河里,由于救援不及时,就淹死了。坤之六二说“地道光也”,需之彖辞说“利涉大川,往有功也”,这些话说的都是整体上的好处,但是这和淹死人并不矛盾。
大象辞认为,事前考虑周详,就可以不起争执,只是借讼卦做一般意义上的发挥。然而这世上,有些事不是自己想讼,是有人把你逼到绝路,不得不争,不得不讼。所谓的作事谋始,必须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对于古公亶父来说,戎狄他控制不了,长老会他也说了不算,所以谋个鸡毛。
【卦义】:讼卦。有证据,被无视,中间吉祥,最终凶险。适宜拜见大人,不适宜渡过大河。
【彖义】:讼卦,上卦刚强,下卦险恶,险恶的人还很有行动力,于是就产生了争讼。讼卦,有证据,被无视,中间吉祥,说明理直气壮地前来,有理有据地要来了补偿。最终凶险,说明险而健的争讼最终不会成功。适宜拜见大人,是因为这个大人崇尚公正公平。不适宜渡过大河,说明由豳迁岐的过程中,会有人堕河而死。
【大象义】:天清亲上,水性逐下,其性相违,其行也背,取其象就是讼卦。君子由此领悟到,做事要在开始的时候就谋划好。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某注】:长老会要就依附鬼方还是依附商人的问题做出表决,古公亶父在会议上申诉了自己的意见,表示戎狄狼子野心,不可亲近,然而短视的长老会只见到鬼方势大且近就多数同意依附鬼方。古公亶父据理力争,却遭到了批评和压制,某些长老还隐隐地流露出取其首级做投名状的味道,他提供的血证也被无视,民主嘛,就是少数要服从多数,不管对错,于是他明智地闭了嘴,最终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讼不可长也”,意思是,大家都赞同,古公亶父就闭了嘴,不再争论。“其辩明也”,意思是,自己申明了理由,虽然没有什么用。“终吉”,意思是,最终平安地回了家。
【爻义】:不要长久地争论,会有小的责难,最终吉祥。
【小象义】:不要长久地争论,是因为争讼不可以坚持下去。虽然会有小的责难,但是自己申明了理由。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某注】:古公亶父见事不可为,甚至没等会议结束就逃回来了(这让我想到了鸿门宴上的刘邦)。“自下讼上,患至掇也”,意思是大家都主张依附鬼方,这个时候坚持己见,就会遭到处罚,甚至被杀。虽然长老会实行民主制度,但对于刺儿头,恐怕也不会手软,所以说“患至掇也”。幸好古公亶父是个机灵人儿,见大家神色不善,及时地闭了嘴本人无祸,平安归来,部落也没有遭到其他部落的联手攻打瓜分。
【爻义】:争讼没有成功,逃归部落,他的三百户邑人没有灾祸。
【小象义】:争讼没有成功,像老鼠一样隐匿行踪逃归部落。居下位却与上位者争讼,祸患到来就像捡东西一样容易。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某注】:这里就解释了九二爻中亶父平安归来、邑人无眚的原因,是因为“食旧德”,其他的长老们与亶父的父亲有交情,看在他死去的爹的份上,不与他计较。但如果他不识趣,固执己见,不执行长老会的决议,还是会受惩罚的。幸好亶父机灵,外托服从之名,所以最终吉祥。但是他内心不服,或为复仇,或为给商人缴纳投名状,于是暗中派人猎杀戎狄,结果这些戎狄深知自己遭人痛恨,警惕性还是很高的,结果没杀成,但是也没留下什么把柄。
【爻义】:享用祖先的余荫,固执己见会有危险,最终吉祥。有时从事商王交付的事情,没有成功。
【小象义】:享用祖先的余荫,是因为服从上位者就会吉祥。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某注】:因为猎杀戎狄不成,怕事情暴露,亶父装得低眉顺眼,表示服从长老会的决议,坚决执行,所以大家也没有怀疑他,让他逃过了一劫。
【爻义】:争讼没有成功,回心转意,接受命令,改变态度而安守正道,吉祥。
【小象义】:回心转意,接受命令,改变态度,安守正道,吉祥,是因为这样做才没有过失。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某注】:长老会看亶父表现得好,再加上他坚持把赔偿损失作为依附戎狄的条件,所以长老会也很大方地给予了先周部落经济上的补偿。由于这次先周部落男人被杀和女人被抢,人口上也有所损失,长老会就给亶父升了职,安慰一下他那颗受伤的心。小象传里的“以中正也”,就是彖辞里的“利见大人,以中正也”,意思是先周部落的要求合情合理,长老会也处事公正,所以大吉大利。
【爻义】:争讼,最为吉祥。
【小象义】:争讼,最为吉祥,是因为长老会处事公正。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某注】:投靠商人的事情,最终还是暴露了,长老会大怒,一致同意褫夺亶父在长老会的各项权利,并驱逐先周部落。于是亶父灰溜溜地带着他的族人跑到了周原。哈哈哈无论是《诗经》还是《史记》都是在“为尊者讳”啊。
“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敬的宾语不是亶父,而是长老会赐予的官服,不足敬可以理解成不足贵,相对于商人给予的好处,长老会那群鼠目寸光的老顽固给予的官服,真的是一钱不值。如果硬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亶父,也不是不可以,关键问题是不知道小象传的作者是否知晓当时的情况。
【爻义】:有人赐给亶父官服大带,但是一天之内又全部剥夺了。
【小象义】:因为争讼得到的官服,也是不值得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