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某注】:这次抢劫事件让后稷意识到蒙昧的可怕和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后稷是立志要当圣人的,在他的那个生活圈子里,他是父系社会的首创者,他要证明他所开创的父系社会是优于母系社会的,所以岂能容忍抢劫这一类低级野蛮的行为,当然更不能容忍包括他的儿子在内的年轻人犯如此低级野蛮的错误。既然如此,那就必须要在年轻人的心中,种下仁义礼智信的种子,于是屯卦后面接续的是蒙卦。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彖辞的这几句话就是解释“蒙”的。“山下有险”比喻部落的年轻人出去抢劫,“险而止”比喻后稷要借机教化他们。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彖辞的这几句话是解释卦辞“《蒙》:亨”的。蒙卦之所以通达,是因为部落的年轻人没有心眼,很淳朴,基本上首领说啥听啥,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容易采取措施,这个时候教育他们,时机也很恰当。亨,指措施容易实施。中,指时机恰当。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意思是,不窋率队抢劫不成反被打伤甚至杀死,向后稷请罪,求后稷出面善后,一个诚心来求教育,一个有心教育,双方心意相合,故曰“志应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筮,翻译成占卜,是为动用法,为之占卜。
告,本意是告祭神灵或祖先,在这里也是为动用法,为之告祭。
根据我的推测,后稷几乎是百分之百不会用蓍草占筮的,但会用骨头占卜。据考古资料来看,甲骨占卜技术的起源很早,从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开始,华北地区就已经流行用牛或羊的肩胛骨占卜吉凶了。距今四千年大约就是夏朝晚期这一时间段,后稷的生活年代也属于这一段时间,所以后稷应该会占卜。而用蓍草占筮则属于《易经》的范畴,而不管《连山易》还是《归藏易》都是比占卜更高级的预测术,他的母族部落应该不会。如果会的话,后稷就会,他的后世子孙、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就一定会,如果姬昌会的话,就不必趴在文王大宅的地窖里偷偷地研究商人的占卜了。李硕先生认为文王是在纣王时期去商都以后跟世代冶铜的工匠学会了筮法,然而不久之后就被拘禁在羑里的监狱里,然后就开始了“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传说,这种说法可以采信。所以在这里我把“筮”解释为“占卜”而不是占筮。所以原文的筮字,要么就是《周易》作者以为后稷会占筮,要么就是在传抄的过程中抄者之想当然了。
后稷从小就有种种神异的表现,另立部落后,身为族长和巫师的他利用神权维护统治是必然的,所以部落里的人犯了错误,都要到他那里去向祖先或神灵请罪。对于初犯者,他就拿出牛胛骨或者其它动物的骨头替这个人占卜告祭一番,代表神灵赦免他的罪过,趁机劝诫勉励一番。对于屡次犯错误的人,后稷就不替他占卜告祭了,便说这个人轻慢祖先或神灵,就把这个家伙交给主管刑法的长老。而这次抢劫事件的年轻人包括不窋,他们的母亲都是从母系氏族部落转到父系氏族部落来的,知道儿子是她们将来的依靠,所以对男孩的态度由公到私,宝贝的不得了。在有意无意地娇惯之下,不窋他们平常都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令后稷很是头疼。这次终于逮着机会了,后稷连骨头都懒得拿出来,直接说他们亵渎了祖先或神灵,就把他们交给主管刑法的长老来惩治。
“蒙以养正,圣功也。”彖辞的这几句话是解释卦辞“利贞”的。贞就是正,在这里是走正道的意思。意思是,如果能在年轻人蒙昧的时候,给他们培养出正确的三观和行为,这是圣人的功业啊。
大象辞的“果行育德”也是对“蒙以养正,圣功也”的解释。
【卦义】:蒙卦。通达。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求我。初次犯错误来请罪,我为他占卜告祭,三番两次犯错误来请罪,就是渎神,既然渎神,我就不为他占卜告祭。适宜走正道。
【彖义】:蒙卦,山下有危险,遇到危险就停下来,这就是启蒙。蒙卦通达,是因为启蒙的时机恰到好处,而措施实施顺利。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求我,是因为蒙昧者和启蒙者心意相应。初次犯错误来请罪,我为他占卜告祭,是因为他人品不坏良心犹存。三番两次犯错误来请罪,就是渎神,既然渎神,我就不为他占卜告祭,这是因为他亵渎了启蒙者。儿童蒙昧的时候,给他培养起正直的品德,这是圣人的功业啊。
【大象义】:山脚下冒出的泉水,代表初生,初生者必蒙昧,所以需要扫除蒙昧,取其象就是蒙卦。君子由此领悟到,要采取果决的行为培育儿童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某注】:承接屯卦的上六爻,那些出去抢劫的年轻人包括不窋,触犯了部落的法令制度,且这群年轻人平素里就有点儿游手好闲,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且妈妈们都比较娇惯他们,正好借此犯了大错的机会下猛药,疗沉疴,于是后稷决定他们施加刑罚。刑的本义是用刀刺割,坎变初六为兑,兑正好有此意。毕竟是亲儿子,更何况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可能把他们搞成残废,但是用针刀一类的工具在他们的背上(兑卦旁通艮卦艮代表背)刻字雕花划杠子还是能干出来的,疼是肯定疼的,但每晚一脱衣服,就露出了代表惩戒的字眼或者图案,这对好面子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比杀了他们还难受,但这样也使他们避免了以后犯下大罪,不得不严惩甚至杀了他们的后果,这也正好达成了教育的目的。
【爻义】:启发蒙昧,对有罪的人施加刑法是有利的,借此让他们摆脱桎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造成遗憾。
【小象义】:对有罪的人施加刑法是有利的,因为借此端正了法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某注】:经过这一番教育,不窋洗心革面,完全改掉了浮浮躁躁的毛病,再经过后稷的耳提面命,人也变得沉稳起来,终于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包蒙,吉)。后稷老怀大慰,不但给他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纳妇吉),(我猜测这个时候后稷已经担任了所谓的尧的农师,所以娶的儿媳妇必然也是门当户对的人家的女儿,故曰纳妇吉。但是问题来了。不窋是在夏桀的时候失官,推算后稷生活的时间完全对不上,哪有这么能长寿的人呢从尧舜禹时期一直活到夏末?倒推回去,有这样几个猜想:1、后稷是夏朝中晚期的人。2、后稷做的是夏朝的农师。3、夏朝的国都就是今天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4、因为陶寺曾经是尧的国都,所以大家说顺嘴了,一直称陶寺为尧都,说后稷在尧都做农师,传说久了,就成了后稷做了尧的农师。嗯,挺合理的一派胡言。),过了几年以后,还把族长的位子和农师的官职也传给了他(子克家)。“刚柔接也”,刚指父亲后稷,柔指儿子不窋意思是父亲把位子传给了儿子。
【爻义】:包容蒙昧的儿子,吉祥。为他娶妻,吉祥。儿子能够继承家业。
【小象义】:儿子能够继承家业,是因为父亲和儿子移交和接替了家业。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某注】:这一爻的内容令人大为讶异,族长的未婚妻居然见异思迁,跟有钱的男人跑了?这事真稀奇。细细想来,这应该是不窋为他的儿子鞠娶媳妇,儿媳妇却跟人跑了。《史记。周本纪》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后稷卒,子不窟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窟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如果放在这个背景之下,这件事就好理解了。不窋失官,极有可能是得罪了夏桀,因而在夏都不能立足了,为了避祸,不窋才不得不率领族人远窜戎狄之间。在当时,戎狄指的不是游牧民族,只是对西北甘陕一带亦牧亦农羌人的泛称,而姜姓羌人则是姬姓的同宗本家,之所以不去投奔稷山县的姜姓部落,是因为距离夏都——陶寺遗址太近了,不安全。未来的儿媳妇一看,这是要从大城市到小山村的节奏啊,赶快拉倒吧,在娘家时都没吃过苦,凭什么嫁过去吃苦呢?虽然定了亲有了婚约,那又怎么样呢?还是享福重要,于是她就赶快找了个有钱的男人私奔了。“行不顺也”,意思是这个女孩子没有顺从正道的美德,所谓正道,就是出嫁从夫。蒙卦的上下五个爻都有蒙字,唯独六三爻没有蒙字,意思是鞠的未婚妻已经不是一般的蒙昧无知了,而是有邪知邪见了,这比蒙昧严重得多了。
【爻义】:不要娶这个女孩子,她见到有钱的男人,就会失身。娶她没有任何好处。
【小象义】:不要娶这个女孩子,是因为她的行为不顺从丈夫。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某注】:要不要放弃在夏都的富贵生活,跟随族长远窜戎狄之间?这是一个问题。小族长的未婚妻给了大家做了一个榜样,于是有人(这一般还是部落里的权势人物),就犯了“选择困难症”,一直到搬迁的日子临近了,还是没有作出决定来。实际上他和鞠的未婚妻一样,只是被富贵迷花了眼,看不清事情的真相罢了,故曰“困蒙,吝”。他就不想一想,你们族长连官都被人家罢免了,还有个屁的荣华富贵可言。留在夏都,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要知道人性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变过,原始社会的政治斗争一样的鲜血淋漓一样的血肉横飞,关键问题是,这哥们儿他自己不明白啊,故曰“独远实也”。
【爻义】:困处于蒙昧之中,令人遗憾。
【小象义】:困处于蒙昧之中,令人遗憾,是因为只有他远离了真相。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某注】:这里的童蒙不同于卦辞里的童蒙。卦辞里的童蒙主要指不窋那伙儿出去抢劫的年轻人,这里的童蒙指的是姬姓部落的普通的族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蒙昧,蒙昧有一个含义是老实听话,不会思考,老大说啥就是啥。现在不窋说,神灵降下了旨意,夏王无道,让我们不要辅佐他了,我们要离开这里,到远方安家落户。他们就说,老大说的对我们快去收拾东西吧。多么淳朴善良的人民,欺骗他们,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幸好,不窋没有欺骗他们,所以不窋的良心不会痛。
“顺以巽也”,顺巽,同义重复表强调,意思是特别老实听话。不服从不行啊,他们又不是六四那样的权势人物,可以跟老大掰掰腕子,他们呢,屁也不是,敢不服从,立刻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不服从不行啊,还得特别服从,这样才能让老大放心,让自己活命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当然也是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爻义】:蒙昧的儿童,吉祥。
【小象义】:蒙昧的儿童之所以吉祥,是因为他非常服从命令。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某注】:上九爻叙述的这些事情发生在远窜戎狄的路上。由山西的襄汾县到陕北的庆城县,今天的地图导航上显示的路程共398.4公里,将近800里。在当时,路程会更远,且多山的地形也导致道路更崎岖,假如有道路的话。这下子,迁移的队伍遭老罪了。一路上风餐露宿,栉风沐雨,饥一顿饱一顿,就差茹毛饮血了。鞠从小在夏都长大,从来没吃过这样的苦,所以有一天他偷偷地纠集了一伙儿年轻人,依仗武器的优势劫掠了一个小部落。不窋大怒,把鞠和他的伙伴们绑在树上,向大家重申了部落的规章制度,强调周人在精神上的高贵和跟野蛮人的区别,用鞭子狠狠地抽了年轻人一顿,故曰“击蒙,不利为寇”。也许是上天为了考验不窋吧,不窋约束自己的族人讲文明有礼貌,这一路上却遭到很多次别人的劫掠。他没有以劫掠对付劫掠,仅仅是指挥众人,团结一心,打退了劫掠者而已,故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爻义】:击打蒙昧的儿子,不适宜用武力做强盗,适宜用武力抵御强盗。
【小象义】:适宜用武力抵御强盗,是因为上下团结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