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豫卦16
——耽于安乐的周昭王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某注】:周康王在世时,虽然国家治理得不错,但是在管教孩子这方面,却没有什么建树,甚至在他驾崩前,也没有给太子留下几个牛逼的顾命大臣。所以周昭王姬瑕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子哥,从小到大,日子一直过得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完全没有一个未来天子居安思危的觉悟,即位后,生活上又极为奢靡,特别讲究高品味的吃喝玩乐。在败家子周昭王的带动下,一些大臣争权夺利,贪婪无度,拼命榨取老百姓的血汗,许多百姓被逼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以至于天出异象,人心惶惶。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古人认为天象和人间为表里,王道缺失才招致异象迭生。

豫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儿,安乐欢悦,连河南省都拿它做了简称。考察卦辞彖辞,却有征战刑罚的内容,细看六爻,除了二爻四爻,剩下的四个爻的爻辞又都不怎么吉利。何也原因大概在于安乐是人人都追求的,享受安乐是令人身心愉悦的,然而尽情享受安乐的人却很少有好下场的,正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武成康打江山,治天下,到了昭王这里,只需全盘继承即可。然而昭王不知惜福,纵情享乐,贪图财货,南征不止,最终淹死汉水,配之豫卦,不亦宜乎?

豫卦的卦辞彖辞大象辞重点强调了“顺以动”“崇德”,实际含义就是后世所说的萧规曹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说白了就是作者教昭王什么是正确的处豫之道,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六爻之辞记载的却是昭王及其大臣们真实的处豫之道。

康王在位时,注重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广乐舞和礼制,作者在大象辞里希望昭王能够向康王学习,学会如何继承一个太平盛世,学会真正的处豫之道。其实很简单,关键就是两个字——崇德,推崇康王之德,全面学习康王。

彖辞如果只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无非就是顺势而行动,这样解释起来文从字顺,一点儿毛病也没有。但是,如果具体到周昭王的身上,彖辞之“顺以动”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全面学习康王。这样的解释,既符合了“顺以动”的一般意义,又点出了豫卦的特定含义。这一点需要注意。

康王律己甚严,而待人宽厚,对内刑罚清而民服,对外兴师平叛,讨伐不臣。康王的这四样美德,昭王勉强做到了“利建侯行师”,目的还只是为了抢钱。对于一个天子来说昭王的几次伐楚,不但手段不高明,而且吃相太难看,难得的优点是大方(从小没过过苦日子的原因),论功行赏不吝啬,所以在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里,他的部下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评价:“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

【卦义】:豫卦。适宜建立侯王,出兵征战。

【彖义】:豫卦,刚强者得到呼应而心意可以实现,顺势而行动,就是豫卦。豫卦,顺势而行动,所以天地都会如他所愿,何况是建立侯王,出兵征战呢?天地顺势而行动,所以日月的运行不会失误,四季的更替也不致偏差。圣人顺势而行动,就会刑罚清明而百姓顺从。豫卦依时而行的意义真是伟大啊。

【大象义】:春雷从地下出来,响彻天地间,如同号角声一般,万物闻此,勃然振奋,喜悦安乐,取其象就是豫卦。先王由此领悟到,要演奏音乐来推崇道德,以盛大的典礼祭祀天帝,并让祖先的神灵配享。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某注】:昭王年纪轻轻的,就得到了一个富强的国家,得意忘形之下,说出一些雷人之语,也是正常的。譬如,父祖成康与诸君为不谷打下的江山,国泰民安,四夷咸服,不谷就不用进取了,诸君也不用劳神苦思了,我愿与诸君共享富贵,来,满饮此杯。年轻的国君与群臣天天纵情狂欢,通宵达旦,国势也就慢慢地走了下坡路。

【爻义】:因为安乐而自鸣得意,有凶祸。

【小象义】:昭王即位之初,就因为安乐而自鸣得意,说的是他会因为志气穷尽(胸无大志)而招致凶祸。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某注】:中华民国的总统蒋公的名讳就是出自这里,蒋中正字介石。

托康王的余荫,昭王即位之初,大臣中有很多都是康王的老手下,忠贞之士特别多,法令也很完善,他们耿介如石,不肯与昭王作通宵达旦之饮,酒宴进行到一半,尿遁办公去了,因为还有一大堆的公务等着他去处理呢。鉴定完毕,好人一枚。

【爻义】:大臣们耿介如石,避开酒宴享乐,不待终日,坚守正道,吉祥。

【小象义】:避开酒宴享乐,不待终日,坚守正道,吉祥,说明他们都是忠贞之臣。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某注】:有忠臣就会有佞臣,他们企图讨好年轻的昭王,以求幸进,甚至荒废了本职工作陪昭王宴享。奈何法令无情,玩乐可以,完不成本职工作是要受惩罚的,到时候必生悔恨。位不当也,意思是在法令完善的情况下,幸进之路不通,要想求得荣华富贵,还是好好工作吧。

【爻义】:献媚讨好以求安乐,必生悔恨,在安乐中留恋迟疑,必然又生悔恨。

【小象义】:献媚讨好以求安乐,必生悔恨,是因为他们追求荣华富贵的站位错误。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某注】:与献媚以求幸进的六三爻不同,九四爻刚健正直,勤奋工作,政绩斐然,按法令规定,加官进爵,封赏无数,通过这条路可以得到富贵,所以大家纷纷聚集在他的周围,同心协力,干出了一番事业,所以说“志大行也”。勿疑是因为法令完善,一切照章办事,就是彖辞说的“刑罚清而民服”。

最大的有得就是封侯了,而封侯一事,昭王一朝史载只有周公封辛馀靡为西翟侯了。实际上,在这里,不必细究到底是哪个人被封侯了,只需认定大赏有功之人即可。功大即封侯,封侯就要祭告宗庙,正好符合大象辞“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之意。

九四爻是大臣诸侯的致豫处豫之正道,后人戒之啊。取富贵,处富贵,都要守法守正,否则取不来,即使侥幸取来了,也处不久。

【爻义】:由这条路可以得到富贵安乐,大有收获,不用怀疑。朋友会像头发束在簪子上一样聚合起来。

【小象义】:由这条路可以得到富贵安乐,大有收获,说明心意能够充分实现。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某注】:此爻说的大约是周昭王的妻子房后,史载:房后,西周初年时房国(今遂平)人,德貌高尚,嫁于周昭王,因是房国人,称之“房后”。房后长期有病在身,虽不致死,但也无法统率后宫,更不用说吃喝玩乐了,昭王扫兴之下,肯定会去宠幸其他的妃子,其他有想法的妃子肯定也会因为迎合昭王而受宠,以致后权旁落,后宫内比较混乱。蛊卦九二爻的“干母之蛊”,呼应的就是这里。乘刚也,意思是房后大约得的是冠心病,所谓刚,就是血管里的淤堵,四爻为阳爻,可以认为是心脏。中未亡也,意思是中气还未断绝,脾胃功能(也就是中焦)勉强能够运行。

【爻义】:长期生病,却经久不死。

【小象义】:房后长期生病,是因为她的心脏有淤堵。经久不死,是因为她的脾胃还没有失去正常功能。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某注】:昭王享乐无度,一直多年,忠臣渐少,佞臣渐多,终于带坏了朝廷的风气。君臣纵情享乐,拼命压榨百姓,王道有亏,天象示警。如果能够及时改邪归正,仍然可以免于灾祸。何可久也,已经暗示了昭王之死。

【爻义】:已经形成昏昧纵乐的局面了,及时改正,没有灾祸。

【小象义】:昏昧纵乐已经到了极点,怎么能够保持长久呢? 9TyyORIg9gkNoGceBBmNa4dtG6CH1lk/zohrL9Jvh2lD/+t/OympVBBKDeVoDo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