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某注】:卦辞的有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有结果的意思,在这里,有好的结果才叫有终。
彖辞把谦的作用和意义大大夸赞了一番,指出谦是大道的一种终极体现,宇宙万物都竞相以谦为归宿,都以惠济谦为规律,所以谦在天道是亏损,如缺月,缺月会越来越圆满谦在地道是低洼,如山谷,山谷会越来越平满;谦在人道是虚心,如康王,康王会越来越有才德和财富。
所以大象辞指出,君子如果觉察到这种规律——亏盈益谦,那么在治理国家上就要体现出来,使政令符合大道。
谦卦的思想跟后来老子的思想不谋而合,看来老子的思想应该受过《周易》的影响,甚至老子本人都有可能跟随当时的太史学习过《周易》,毕竟老子的官职是守藏史——掌管国家的图籍,跟太史在业务上接触比较密切。
【卦义】:谦卦。通达,君子有好的结果。
【彖义】:谦卦,通达。天的规律是向下救助万物而大放光明,地的规律是让万物处于低下的位置而向上发展。天的规律是亏损满盈者而增益谦卑者,地的规律是倾坏满盈者而流注谦卑者,鬼神的规律是加害满盈者而福佑谦卑者,人的规律是厌恶满盈者而喜爱谦卑者。谦卑者(譬如康王)地位尊贵道德光大,他自甘卑下却无人敢凌辱,这真是君子的归宿啊。
【大象义】:大地下面有座高山,象征君子含藏才德而不炫耀,取其象就是谦卦。君子由此领悟到,要取多补少,称量财物,公平分配。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某注】:康王对自己要求严格,居心存意,谦而又谦,得众人爱戴拥护,因此可以率领众人涉险越难。
【爻义】:谦而又谦的君子,用谦道涉越大河,吉祥。
【小象义】:之所以能成为谦而又谦的君子,是因为他能够用谦卑的态度管理自己。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某注】:中心得也,意思是康王的谦卑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沽名钓誉。
【爻义】:谦卑的名声远扬,坚持正道就会吉祥。
【小象义】:谦卑的名声远扬,坚持正道就会吉祥,是因为康王的谦卑是发自内心的。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某注】:君子有终这句话先在卦辞里出现,现在又出现在这里,看来九三爻就是谦卦的主旨所在。所谓的主旨也就是两个字——劳谦。有功劳而谦卑就会有好的结果;有功劳而满溢骄横,自取灭亡。所以完美的人生就是劳谦,而这些康王都做到了,故“万民服也”“刑措四十年不用”。
【爻义】:有功劳而谦卑的君子,有好的结果,吉祥。
【小象义】:有功劳而谦卑的君子,人人都敬服。
六四,无不利,撝谦。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某注】:既然万民服也,那么康王做事就会无不利,无不利功劳就会更大,这个时候要“撝谦”,要一直发挥谦卑的精神,这样才不会违背彖辞里说的大道法则。六四爻就是九三爻的升级版,也是对六五爻、上六爻的一个提醒,毕竟这两个爻的功业更大,更要撝谦。
撝谦就是挥谦,发挥谦卑的精神。
【爻义】:无所不利,继续发挥谦卑的精神。
【小象义】:无所不利,继续发挥谦卑的精神,是因为这样做不违背大道法则。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某注】:许诺好处,给人财富,然后才能率领大家去打仗,这是通常的做法,然而六五爻却说康王不依靠财富却能得到诸侯大臣的支持,去征伐不顺服的人。何也?就是前面四个爻铺垫的谦卑。大家是冲着康王的人品来的,相信康王不会亏待他们,所以这个“不富以其邻”,不是不依靠财富,而是不提前许诺好处,不提前拿好处作为条件也能得到邻居的支持。具体到史实上,就是康王平定东夷的那一仗。周康王即位后,东夷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康王命卫康伯率领殷八师、溓公率领师氏、有司和随从小国军队以及太保召公奭所率军队多路出击,平定了东夷的叛乱。经过此战,东夷元气大伤,再无能力发动大规模的叛乱。
【爻义】:不靠财富就能得到邻居的支持,适宜进行征战,无所不利。
【小象义】:适宜进行征战,说明要去讨伐不顺服的人。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某注】:同样是鸣谦,六二爻是贞吉,上六爻却是志未得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一些冥顽不灵的人,畏威而不怀德。他们身处蛮夷之邦,未受过礼乐教化,只信奉拳头大就是道理,康王的谦虚,在他们看来就是软弱可欺。对于这种感化不了的人只好打一顿,让他清醒清醒,具体到史实上,这是周康王二十五年征伐鬼方的事。
鬼方(位于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是古代北方游牧族之一,经常侵扰中原地区。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曾将其放逐至泾、洛(今陕西泾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时入贡。后周军因镇压三监之乱以及进攻东部的淮夷等而放松对西北方的控制,鬼方部落乘机从岐周(今陕西岐山)以西和陇(今陕西干阳、陇县)之间,经常对西周西北边境侵扰,威胁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周康王二十五年,为了消除边患,周康王命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鬼方亦调兵迎战。经两次大规模作战,周军斩杀鬼方4800多人,俘获其4名首领及以下1.3万多人,还缴获很多车马和大量牛羊。周军将鬼方又驱逐至远离镐京的汫陇和岐周以西。周西北边境暂安。
之所以称之为“征邑国”,是因为鬼方在周武王时期就已经臣服,按时入贡了。
【爻义】:谦卑的名声远扬,适宜派遣军队,讨伐属邑小国。
【小象义】:谦卑的名声远扬,但是安抚天下的心意未能实现。可以派遣军队,是因为要讨伐属邑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