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肉用型品种

(一)地方品种

1.武定鸡

武定鸡原产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素以体大、肉嫩、骨酥、皮脆、味道鲜美而著称。其羽毛蓬松,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腿粗,脚胫较长,肌肉发达,体躯宽而深,头尾昂扬,步态有力。成年公鸡羽毛多呈赤红色,有光泽。成年母鸡的翼羽、尾羽全黑,躯体披有新月形条纹的花白羽毛。武定鸡羽毛生长缓慢,4~5月龄、体重1千克左右时才出现尾羽,有“光秃秃鸡”之称。一般3~5个月出栏,成年公鸡体重为2~4千克,母鸡体重为2~3千克,阉鸡体重为2~5千克。开产日龄平均为180天,年产蛋90~130枚,平均蛋重约50克,蛋壳呈浅褐色。

2.桃源鸡

桃源鸡原产于湖南常德桃源。其体型高大,体质结实,胸较宽,背稍长;喙坚实呈黑褐色;单冠直立,大而肥厚且呈红色,冠齿5~8个;眼大有神但稍凹陷;肤色以白为主,极少数呈黑灰色;胫较长,黑而透明。公鸡体羽呈金黄色,尾羽呈黑色。母鸡体羽以麻黄色为主。成年公鸡体重为3.5~4千克,母鸡体重为2.8~3.2千克。开产日龄平均为195天,年产蛋110~150枚,平均蛋重53~54克,蛋壳呈浅褐色。

3.清远麻鸡

清远麻鸡原产于广东清远,又名清远走地鸡。因母鸡背侧羽毛有细小的黑色斑点,故称麻鸡。它以体型小、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而著称,为我国活鸡出口量领先的小型肉用鸡品种之一。清远麻鸡的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一楔”指母鸡体型为楔形,前躯紧凑,后躯圆大;“二细”指鸡只头细、脚细;“三麻身”指母鸡背面羽毛主要有麻黄、麻棕、麻褐3种颜色。成年公鸡体重平均为2.18千克,母鸡体重平均为1.75千克。年产蛋70~80枚,平均蛋重约46.6克,蛋壳呈浅褐色。

4.杏花鸡

杏花鸡又称“米仔鸡”,原产于广东肇庆封开,属于小型肉用鸡种。其外貌特征可概括为“两细(头细、脚细)、三黄(羽毛黄、爪黄、喙黄)、三短”(颈短、体躯短、脚短)。雏鸡以“三黄”为主要特征,全身绒羽呈淡黄色。公鸡头大,冠大直立,冠、耳叶及肉垂鲜红色,虹彩橙黄色,羽毛黄色略带金红色,主翼羽和尾羽有黑色,脚黄色。母鸡头小,喙短而黄,单冠,冠、耳叶及肉垂红色,虹彩橙黄色,体羽黄色或浅黄色,颈基部羽多有黑斑点,主、副翼羽的内侧多为黑色,尾羽多数有几根黑羽。一般150日龄左右出栏,成年公鸡体重约为1.95千克,母鸡约为1.59千克。年平均产蛋约95枚,平均蛋重约45克,蛋壳呈褐色。

5.惠阳胡须鸡

惠阳胡须鸡,原产于广东惠州惠阳,因颌下有张开的羽毛状似胡须而得名,又名三黄胡须鸡、龙岗鸡、龙门鸡、惠州鸡,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优良地方肉用鸡品种,与杏花鸡、清远麻鸡一起被誉为“广东三大出口名鸡”。其具有种群大、分布广、胸肌发达、早熟易肥、肉质特佳等特征而成为我国活鸡出口量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传统商品。惠阳胡须鸡15周龄公鸡体重平均为1.41千克,母鸡体重平均为1.015千克。惠阳胡须鸡的产蛋性能明显受到当地环境条件、气温、日粮蛋白质与能量水平、饲养方式、就巢性及腹脂等的影响。即使在较好的条件下,全年平均产蛋率也仅在28%左右。在农家以喂稻谷为主,配合自由放养及母鸡自然孵化与育雏的饲养方式,其年产蛋为45~55枚。在改善饲养管理的条件下,年平均产蛋可达108枚,平均蛋重为45.8克,蛋壳主要为浅褐色。

6.河田鸡

河田鸡因主产于福建长汀河田而得名,是福建传统家禽良种、《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的全国8个肉鸡地方品种之一。河田鸡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以稻谷、玉米等粗粮为主要食物,适合在果园、竹山、松林等纯天然的环境中放养。河田鸡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量适宜;肉质细嫩、皮薄肉脆;嘴、脚、皮呈黄色,颈、翅膀和尾巴的羽毛呈黑色,其他地方的羽毛金黄发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河田鸡一般100~160天出栏,成年公鸡体重约为1.73千克,母鸡体重约为1.21千克。开产日龄平均为180天,年产蛋100枚左右,平均蛋重约43克,蛋壳以浅褐色为主,少数为灰白色。

7.霞烟鸡

霞烟鸡因原产于广西容县石赛乡下烟村而得名,是“三黄鸡”中的一个品种,除具有黄脚、黄嘴、黄毛的特点以外,每只鸡脚底都有一个肉蹄。其体躯短圆,腹部丰满,胸宽、胸深与骨盆宽三者长度相近;羽毛、喙及脚胫呈黄色;单冠直立,颜色鲜红;肉垂、耳叶均为鲜红色;虹彩橘红色;喙基部深褐色,喙尖浅黄色;胫黄色或白色;皮肤黄色或白色。公鸡羽毛呈黄红色,颈羽颜色较胸背羽为深,主、副翼羽带黑斑或白斑,有些公鸡鞍羽和镰羽有极浅的横斑纹,尾羽不发达,性成熟公鸡的腹部皮肤多呈红色,母鸡羽毛呈黄色。成年公鸡体重约为2.5千克,母鸡体重约为1.8千克。开产日龄为170~180天,年产蛋140~150枚,平均蛋重约44克,蛋壳呈浅褐色。

8.溧阳鸡

溧阳鸡原产于江苏常州溧阳。其体形大,具有脚粗、胸宽、肌肉丰满、适应性强、觅食力强、宜放牧饲养、肉质鲜美和繁殖性能较高等特点,瞳孔为黑色,虹彩黄红色,喙大并呈橘黄色。公鸡羽毛为黄色或橘黄色,主翼羽有全黑色与半黑半黄色之分,副主翼羽为黄色或半黑半黄色,主尾羽黑色,胸羽、颈羽、鞍羽都呈金黄色或橘黄色,有的羽毛有黑边。母鸡羽色绝大部分为草黄色,有少数为麻黄色。公鸡单冠直立,冠齿有5~7个,齿刻深,肉垂及耳叶长、大,呈鲜红色。母鸡单冠,有直立、倒冠之分,眼大。成年公鸡体重为3.6~4.3千克,母鸡体重为2.45~2.95千克。溧阳鸡的开产日龄为152~165天,500日龄产蛋数为132~155枚,平均蛋重为52~61克,蛋壳呈土黄色。

(二)引入品种

1.爱拔益加肉鸡

爱拔益加肉鸡又称AA肉鸡,是美国培育的四系配套白羽肉鸡品种,四系均为白洛克型,羽毛均为白色,单冠。该品种具有生产性能稳定、增重快、产肉率高、成活率高、饲料报酬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点,有肉鸡之王的美誉。父母代鸡全群平均成活率约90%,入舍母鸡66周龄产蛋约193枚、产种蛋约185枚、产健雏约159只,种蛋受精率约94%,入孵种蛋平均孵化率约80%。商品代肉鸡一般40~60天出栏。爱拔益加肉鸡可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适宜集约化鸡场、规模化鸡场、专业户和农户等饲养。

2.艾维茵白羽肉鸡

艾维茵白羽肉鸡是美国育成的肉鸡品种,祖代种鸡采用四系配套制种方式,父本A、B两系体重大,体躯宽而深,胸腿部肌肉发达,属于白科尼什肉鸡体型;母本C、D两系体型中等,体躯紧凑、丰满,羽毛较紧密。我国从1987年开始引进,目前在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有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场,是白羽肉鸡中饲养量较多的品种。艾维茵肉鸡为显性白羽肉鸡,胸宽、腿短、黄皮肤,具有胸腿部肌肉发达、增重快、成活率高、饲料报酬高等优良特点,一般出栏时间为42~45天。

3.哈巴德肉鸡

哈巴德肉鸡是法国育成的白羽配套系肉鸡品种,我国自1980年引入以来一直在局部地区推广。该品种胸肌发达,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具有伴性遗传,能根据快慢羽自别雌雄。出壳时雏鸡主翼羽与覆主翼羽长度相等,之后若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为公雏,长于覆主翼羽为母雏。父母代种鸡,入舍母鸡产蛋数约180枚,种蛋孵化率约84%,蛋壳呈褐色。

4.狄高肉鸡

狄高肉鸡又名特格尔肉鸡,由澳大利亚培育而成,于1982年引入我国南方。狄高肉鸡的种鸡母系只有1个,羽毛为浅褐色;种公鸡有2个品系,分别是TM70银灰色羽,TR83黄色羽或其他有色羽。商品代肉鸡6周龄平均体重约为1.88千克,料肉比约1.87:1;7周龄母鸡活重约2.12千克,公鸡约2.5千克。TR83商品代肉鸡6周龄平均体重约为1.84千克,料肉比约1.91:1;7周龄母鸡活重约为2.04千克,公鸡体重约为2.4千克。平均出栏时间为49天。

5.彼德逊白羽肉鸡

彼德逊白羽肉鸡是美国培育的四系配套杂交白羽肉鸡品种,于1989年引入我国。该品种6周龄体重可达1.64千克,料肉比约1.85:1;7周龄体重约为1.95千克,料肉比约1.99:1;8周龄体重约为2.31千克,料肉比约2.12:1。父母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为2.57~2.68千克。平均出栏时间为45天。

6.高步肉鸡

高步肉鸡又名科布肉鸡,是美国培育的肉鸡品种,有高步100和高步500品系。商品代雏鸡能从羽色鉴别雌雄,准确率在98%以上。该品种肉仔鸡49天平均体重为2~2.1千克,料肉比约2:1。1978年,我国北京等地首先引进高步肉鸡父母代饲养,其生产性能比较高且稳定。

7.明星肉鸡

明星肉鸡又称伊沙费迪特肉鸡,是法国培育的四系配套白羽杂交肉鸡品种。父母代种母鸡22周龄体重约1.86千克,入舍母鸡64周龄平均累计产蛋约166枚、平均累计提供肉用仔鸡初生雏约133只。在选育过程中引入了矮小基因,与传统肉鸡相比,其成年鸡体型缩小约30%;饲料消耗降低20%左右,每只母鸡节省饲料12千克左右;饲养密度提高约30%;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和较高的成活率及经济价值。

8.罗曼肉鸡

罗曼肉鸡是德国培育的配套系白羽肉鸡品种。父母代种鸡平均开产日龄约182天,开产体重为2.52~2.68千克;30~31周龄达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约81%;64周龄入舍母鸡平均产蛋约164枚,平均产合格种蛋约155枚,平均产健雏约131只。

9.海布罗肉鸡

海布罗肉鸡是荷兰育成的四系配套肉鸡品种。育成期1~20周龄,死淘率约6%,20周龄体重约为1.94千克。入舍母鸡总耗饲料量约9.6千克,产蛋期20~64周,平均产蛋约171枚,其中可孵种蛋约160枚,入孵种蛋平均孵化率约84.2%,产雏约135只。

(三)培育品种

1.新浦东鸡

新浦东鸡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研究并育成的黄羽肉鸡品种,以浦东鸡为母本,分别与白洛克鸡、红科尼什鸡进行杂交育种。在历年的选育进程中,由于着重保留浦东鸡的特色,故其外貌与原来无多大变化,但体躯较长而宽,胫部略粗短且无胫羽,其体型更接近于肉用型。新浦东鸡的开产日龄平均约为184天,达50%产蛋率的平均日龄约为197.8天,入舍母鸡300日龄产蛋平均约78枚,500日龄平均约163枚,年产蛋平均约177枚,蛋壳呈浅褐色,平均出栏时间为120天。

2.海红黄鸡

海红黄鸡是江苏省家禽研究所于1965—1972年育成的黄羽肉鸡新品种,先后以海启鸡(即江苏海门和启东的地方鸡种)与新汉夏公鸡、红科尼什公鸡杂交。海红黄鸡体型偏肉用型,全身羽毛棕黄色,颈羽和尾羽略有黑斑;单冠;喙、胫、皮肤均为黄色。开产日龄平均为180天,开产体重平均为2.3千克,500日龄平均产蛋144枚,平均蛋重约56克。

3.苏禽黄鸡

苏禽黄鸡是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培育成的优质黄鸡品种,为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市场对黄鸡的消费需求,培育了苏禽黄鸡快大型、优质型、青脚型3个配套系。快大型苏禽黄鸡:集黄鸡特点于一体,羽毛呈黄色,颈、翅、尾间有黑羽,羽毛生长速度快,父母代产蛋较多,入舍母鸡68周龄平均所产种蛋可孵出雏鸡达142只;优质型苏禽黄鸡:生长速度快,羽毛呈麻色,似土种鸡,肉质优,适合对商品鸡有要求(40多天上市、体重在1千克左右)的饲养户养殖;青脚型苏禽黄鸡:以我国地方鸡种为亲本血缘,分别选育、配套而成,其羽毛呈麻黄色或黄色,脚青色,生长速度中等,肉质风味特优,是典型的仿土种鸡品系。

4.石岐杂鸡

石岐杂鸡是香港有关部门将广东惠阳鸡、清远麻鸡和石岐鸡与引进的新汉夏鸡、白洛克鸡、科尼什鸡等外来鸡品种杂交改良而育成。其肉质与惠阳鸡相仿,但生长速度和产蛋性能比上述3个地方的鸡品种好。石岐杂鸡于1979年引入深圳,在广东省内外一些鸡场扩大饲养,已成为广东向各地出口黄鸡的主要鸡种。石岐杂鸡具有三黄鸡黄毛、黄皮、黄脚,短脚、圆身、薄皮、细骨、肉厚、味浓等特征。母鸡年产蛋120~140枚,母鸡饲养至110~120天体重在1.75千克以上,公鸡体重在2千克以上,全期料肉比3.2:1~3.4:1。石岐杂鸡具有耐粗饲、耐热、耐潮湿,以及抗病力强的优点,属于中型肉用种鸡。

5.粤黄鸡

粤黄鸡是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优质黄羽肉用种鸡品种。其羽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性能较为稳定,是优质黄羽肉鸡配套利用较理想的品系之一,也是黄羽肉鸡的种质资源。粤黄鸡体型为肉用型,具备“三黄”特征,年产蛋约100枚。在大群生产条件下,每只母鸡年产蛋85枚,平均蛋重51.1克。商品代90日龄公鸡平均活重约为1.41千克,母鸡平均活重约为1.17千克。

6.岭南黄鸡

岭南黄鸡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黄羽肉鸡新品种。主要配套系有:1号中速型、2号快大型、3号优质型配套系。岭南黄鸡1号配套系父母代种鸡23周龄开产,开产体重约1.6千克,商品代公鸡45日龄体重约1.58千克,母鸡体重约1.35千克,平均料肉比约2:1。岭南黄鸡2号配套系父母代种鸡24周龄开产,开产体重约2.35千克,商品代公鸡42日龄体重约为1.53千克,母鸡体重约为1.28千克,平均料肉比约1.83:1,岭南黄鸡3号配套系父母代种鸡21周龄开产,开产体重约为1.1千克,商品代公鸡80~90日龄体重为1.15~1.25千克,料肉比2.7~3.0:1,母鸡110~120日龄体重为1.25~1.35千克,平均料肉比3.9~4.2:1。

7.江村黄鸡

江村黄鸡是利用几个不同产地的石岐杂鸡与地方种鸡杂交、经家系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江村黄鸡分为JH-1号特优质鸡、JH-2号快大型鸡、JH-3号中速型鸡。其特点是鸡冠鲜红直立,嘴黄而短,全身羽毛金黄,被毛坚实,身体短而宽,肌肉发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皮下脂肪特佳。江村黄鸡抗逆性好,饲料转化率高,既适合大规模集约化饲养,也适合小群放养。

8.康达尔黄鸡

康达尔黄鸡兼有地方品种三黄鸡肉质滑嫩、口味鲜美的特点及其他品种肉鸡增重较快、胸肌发达、早熟、脚矮、抗病力强等优点,是广东出口量较大的鸡种之一,父母代呈麻黄羽,初产日龄约150天,全年可产蛋约175枚,可提供商品代鸡约130只。

9.长沙黄鸡

长沙黄鸡具有“三黄”特征,羽毛、脚、喙均为黄色,生产性能优良,70日龄平均体重为1.45千克,料肉比2.6:1;90日龄平均体重为1.7千克,料肉比3.1:1。成年公鸡体重为3~3.5千克,母鸡体重为2~2.5千克。 LDkPj6yMPB1efZ5YtsmDtImmbw8RHSxMDQxQ8aX9Tt82xlSLveYAYuCv7Gw4/N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