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方面。通过对病猪特定部位的切按和触摸,用以了解机体的内在变化和外部反应,再结合望、闻、问三诊及其他途径所获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最后作出正确的诊断。
诊脉又称切脉,是兽医用手指按压猪体表浅动脉,了解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一种诊病方法。
(1)脉搏的产生 脉搏是由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形成的(俗称“心跳”),每当心脏收缩一次,便有节奏地喷射出血液、迫使脉搏动一次。把一定量血液射向主动脉的时候,就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主动脉管壁本身有弹性,受到这股压力后向外扩张,当心脏舒张的时候,压力消失,主动脉恢复原状。这种一起一伏的血管扩张与恢复,不但发生于主动脉,同时也向全身各个部位的动脉传递,这就产生了脉搏。要知道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只要按着动脉血管,就可以数出心跳的次数是多少。所以“脉象”,就是指由于心脏跳动,动脉随主动脉搏动而显现出的脉搏深浅、快慢、有力无力、整齐与否、有无歇止等脉象。一般在病理情况下,脉象表现出不同于正常的脉搏(简称病脉),不同的病证往往出现不同的病脉。如热病中“洪脉”的形成,就是由于心搏排血量增加,血管扩张,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脉搏增大(洪),血流速度变快的一种例证。
正因为脉搏是由于心肌的收缩与舒张而形成的,所以心脏活动(即心搏)和全身机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心脏发生疾病时,往往会引起全身机能紊乱和其他各系统疾病,也常常会影响心脏机能。因此,心有主管全身血液循环的功能,血脉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及其他血液循环。心和血管接连,推动血液不停地循环运行,并分布到组织、器官及全身各部,使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传统兽医切脉诊病,常由于家畜的好动、皮厚等种种因素或医者暂时经验不足,尚不易掌握和运用,可用听诊器直接听取“心脏搏动”,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诊病,既准确又简便,这不仅对诊断心脏疾病的情况,而且对了解全身机能活动状态及判定病情和预后情况等,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切脉的部位和方法 切脉的部位在猪股内动脉(图1-4-1)。诊前先让病猪站稳,安静,休息片刻再诊。诊脉时兽医本身一呼一吸为“一息”,脉跳三次即一息,为健康的正常脉象。脉跳一次叫“一至”。脉跳一息三四至主寒证(为寒极气凝,窍不通),脉跳一息五六至主热证,叫“数脉”,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数而洪大为高热,这些常见于各种传染性或热性病。脉跳一息一至当日死,传统兽医称绝症脉。
此外,诊脉时必须结合观察畜体。如膘肥之畜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体瘦之畜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性急之畜脉来数,性缓之畜脉来迟,少壮之畜脉来大,老衰之畜脉来微,远行之畜脉来紧,饱后之畜脉来洪,久饥之畜脉来必空。此为六脉常度(指根据正常脉象而言)。猪正常的心跳(脉搏)数为每分钟60~80次。
(3)病脉与主证 脉搏的跳动分为浮、沉、迟、数、弦、洪、滑、涩等8种脉象,用以判断病证的详细情况。也可用触诊,站在病畜的左侧,用左手按放在病畜肘关节后的胸壁上,即可感到心的搏动快、慢、有无节律等,以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强弱缓急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表里等,进而确定治疗措施。
①浮脉:主风证,其病在表,脉来“浮如羽毛”,轻按即现,重按不见。多因病畜外感风邪,汗出、恶风、身热、咳嗽、毛焦。浮而无力为表虚,浮而有力为表实,浮的为风兼伤寒,浮数的为风热,浮缓的为表虚风湿等所反映出的主要病证。
②沉脉:主里证,其病在里,脉来“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为病畜寒邪内陷,影响消化,病猪胃肠积滞,谷料不化,周身困倦,行步艰难。脉沉而无力为里虚,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迟为寒湿,沉数为内热,沉紧为冷痛,沉滑为痰饮,沉涩为血滞等所反映出的主要病证。
③迟脉:主寒证,为病猪外感寒邪,脉象迟细、短而缓慢,则脾胃虚冷。迟而有力为积食证,迟而无力为虚寒证。故多见于寒证等所反映出的主要病证。
④数脉:主腑为阳,其病多热,脉端直快而长,按之不移。搏动加速、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等所反映出的主要病证。
⑤弦脉:多属肝病,脉搏“跳如弹弦”,按之不移,其病变化多端,为外感风淫横行,气血凝滞。身热汗出,目赤结屎为肝病疾患等所反映出的主要病证。
⑥洪脉:为阳,主气分热盛,为阳气盛而出现高热病,脉象按之有力而洪大,如水之汹涌,来盛去衰。为病猪热气积于胸肺,“洪为实满”。肃降无能,病猪腹痛,二便不通,均为实热证等所反映出的主要病证。
⑦滑脉:主痰,多为痰湿、宿食证。脉象按之有力,如“盘中滚珠”往来流利,多见于气血盛则热火生痰,病猪宿食内滞等反映出的主要病证。
⑧涩脉:主血凝、气滞、瘀血等。脉搏按之来往艰涩,“如刀刮竹”。多是劳伤兼郁,气血运行不畅所反映出脉象涩迟的主要病证。
上述8种常见脉象,是传统兽医在诊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可按照寒、热、虚、实、表、里6证来研究脉的主病。大体上可以这样认识: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弦脉主肝病(两胁疼痛),洪脉主热盛,滑脉主痰饮,涩脉主血凝气滞,脉强有力主实证,脉弱无力主虚证等。通过分辨这8种脉象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就可以了解正邪双方的情况。所以“有什么样的病症,就出现什么样的脉象”。如《灵枢·本神篇》中说:“心藏脉,脉舍神。”因此脉搏在临床诊断上极其重要。
(1)耳温 健康猪的耳尖和耳根部温和(图1-4-2)。若病猪耳尖、耳根部均热则为热证,如猪瘟、猪丹毒等;耳尖和耳根均冷为寒证,常见于各种家畜的冷痛或寒泻;耳尖时冷时热的为风寒在表,常发生于伤风感冒;耳尖冷、耳根热者为病势减轻;耳尖和耳根均冰冷者,则为气血败绝,预后不良。
(2)鼻温 健康猪的鼻镜和呼出的气是温和的。如鼻镜及呼出的气发凉,则为阴证(寒);呼出的气发热者,多为阳证(热);呼出的气有烫手感,多为肺中积热。
图1-4-1 猪股动脉诊法
图1-4-2 用手触摸猪只耳根温度
(3)口温 健康猪的口内温和而湿润,若口温偏低,多为寒证;口内偏冷而滑利,多为虚证;口温增高,多为热证。若口热而干燥,为里热化火,阴虚火盛,常见于久病不愈的家畜,表示病势严重。
(4)躯体和四肢 猪的躯体和四肢发热,热至蹄部,触之烫手,表示里热炽盛;躯体四肢冷热不均,多为阴虚或风湿病;四肢下部冷,常见于风湿初期,若冷至前肢腕、后肢飞节的上部,则为该病的后期表现,此时病势比较严重;四肢关节肿胀,多为淤血性炎症。
触诊体温时,应以口温为标准,结合病因及其他症状,判断较为准确。临床上所见风邪引起的发热,病猪多皮紧、肢僵、畏风、有汗;寒邪引起的发热,体表多寒战,恶寒无汗;热邪引起的发热,体表不寒不热,口干发渴;湿邪引起的发热,体表无汗而觉身重;燥邪引起的发热,病猪鼻干唇裂,皮毛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