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Foreword
前言

毫无疑问,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人们对科技历史的追溯从一个世纪缩短为十年甚至更短。高科技之“高”表现为“惊为天人”,创造出许多过去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奇迹;高科技发展之“快”用“日新月异”已不足以表达,有些领域甚至是“秒刷”。那么,高科技到底是什么?高科技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究竟有多近?应该如何认识高科技、学习高科技、发展高科技?……关于高科技,我们有许多的疑问需要去解答。为此,南方科技大学的教授们走在前列,一边尽力研究高科技,一边为高科技“开课”。《轻松读懂高科技》由此而生。

大学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知识创新的始发地与聚集地,具有传播科学的职责和优势,创建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的南方科技大学尤其如此。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愿景是建成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会学科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引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源泉。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了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的办学框架,形成了“数理化天地生”的基础学系,以及一批以材料、电子、计算机、航空、环境、海洋为代表的应用交叉学系。学校建立了深圳首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院——格拉布斯研究院,还有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院、空天动力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同时布局了较高水平的冷冻电镜实验室,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海洋工程、能源环境、生物医学、医疗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不断创造新技术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经常强调,科技对于一个国家的实力提升、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常重要。中国科学家是开放的、有使命感的,有能力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贡献力量。30年之后,中国科研的主力军一定是现在的青少年朋友们。地处高科技前沿城市的南方科技大学,带着深圳的创新基因,不仅“创知、创新”,而且“创业”,聚焦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努力促使科研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和传播科技知识,力求在“高冷”的高科技知识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南方科技大学的“教授科普团”活跃于市民文化大讲堂和全国的大学、中学、小学,科技考古、科技伦理、科学传播成为学校“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学校正积极筹建面向未来的科技博物馆,创办弘扬科学文化的学术刊物……出版这套丛书,正是学校大力推广科技文化的重要举措。

如今,文化引领已成为除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之外,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认为,南方科技大学应聚焦需求,为国家的创新做贡献,顺应深圳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会、宣传与公共关系部联合发起编撰的《轻松读懂高科技》,由一批年轻的海归教授主笔,结合当代科技发展前沿,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基础,为广大学生、科技爱好者提供一个认识高科技、了解高科技的平台,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促进科技创新,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尽绵薄之力。这也正是南方科技大学履行其社会职能的方式之一。

这套丛书也是南方科技大学师生通力协作的成果。教授们提出选题方向,学生们参与收集资料,学生社团的校友们还为本书专门绘制了精美的图片。教授们撰写初稿后,在学生中征求意见、听取反馈。这一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和现代传播理念,值得大力弘扬。丛书出版后,反响热烈,深圳乃至全国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们也纷纷加入编写团队,我们希望这支科普队伍越来越壮大。

我们衷心期待,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内容和传播方式,将《轻松读懂高科技》丛书打造成传播科学精神、构建科技文化的品牌。

南方科技大学科普丛书编委会
2024年8月 3+HrXEKAWU42ucJSd5zVIcGbdbeXK2WnV71Z5oPzwShZW4jh8kLDPBJYFb7btE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