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树是指树龄在 100 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素有“绿色活化石”“活着的文物”的美誉。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保护自然生态、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具体举措,而且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东地处岭南,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的岭南文化。岭南地处南海之滨,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属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广东省古树名木具有分布广泛、种类丰富、特色明显、人文景观积淀深厚、保护利用价值高等特点。截至 2023 年 12 月,广东省共记录古树名木 85 561 株,其中,一级古树770 株,二级古树 4 822 株,三级古树 79 888 株,名木 81 株。广东省古树群分布广泛,达 907 处,群内古树共计 22 041 株。古树树种 542 种。
古树名木因树龄高,自身生理机能下降,易发生有害生物危害。广东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发生危害频繁。近年来,褐根病、杜英疫病、松材线虫病等病害给古树名木带来了致命性威胁;朱红毛斑蛾、华卵痣木虱、榕管蓟马、樟脊冠网蝽、白蚁等对古树名木危害严重;广寄生、棱枝槲寄生、鞘花寄生、薜荔等有害植物严重限制了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叮嘱“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广东省历来重视古树名木保护,《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将古树名木保护列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之一,新修订的《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增设了“古树名木保护”专章,2023 年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政策机制;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制定了《广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 年)》,明确了全省古树名木科学保护发展目标。
本书基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近 10年来在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健康监测和养护复壮等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形成的成果编撰而成,主要包括病害、虫害、有害植物等广东省的古树名木主要有害生物共 235 种(寄主植物只涵盖了分布于广东省区域的种类),重点阐释了其危害特点、识别特征和防控技术,并配以相应图片,方便识别,简便实用。期望此书的出版,能为广东省及全国古树名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也能成为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科普图书。
本书出版得到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古树名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2020KJCX004)”“古树健康诊断量化指标体系构建(2023KJCX020)”的资助,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林业工作者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或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对本书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本书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 者
2024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