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灰同缘小叶蝉
Coloana cinerea Dworakowska

分类地位 │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同缘小叶蝉属( Coloana )。

分布地区 │西南南部、华南及台湾。

寄主植物 │秋枫。

危害症状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植物汁液,并排泄粪便,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变成枯黄色并提前掉落,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 4.1~4.3 mm,雄虫 4.2~4.5 mm。体黄色或黄褐色,头冠淡黄色,冠缝明显,中央黄褐色;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黄褐色;前翅灰白色略呈淡黄色半透明;后翅白色透明;胸足爪节黑色;腹部褐色或黑色。雄虫尾节腹面末缘两侧各有一簇白色毛。

卵: 初产时乳白色,长香蕉形,端部尖细向一侧弯曲,底部呈宽椭圆形。

若虫: 共 5 龄。1 龄初孵时乳白色,复眼红褐色,触角浅白色,胸足白色,腹部各节具长刚毛。2 龄乳白色,复眼红褐色,胸部背面有黑色短毛,体遍布刚毛。3 龄淡黄色,复眼红褐色,口器红棕色,头部及触角浅白色,从头部至中胸具黑色毛,开始有翅芽,伸达后胸末或腹部第 1 节。4 龄黄色,头部及胸部具刚毛,翅芽伸达腹部等 2 节;前跗节浅褐色,跗节背中央黄褐色,两侧乳白色;腹部具白色刚毛;体遍布刚毛。5 龄头部浅褐色,胸部及翅芽浅褐色,翅芽伸达腹部等5 节中部或末端,胸足腿节和胫节浅白色,腹部背面淡白色。

若虫

成虫

生物学特性 │在广东一年发生 3 代以上,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一年四季可见成虫和若虫同时存在。成虫具趋黄性和趋光性,多分散在嫩叶上栖息和取食,若虫则多聚集在叶片基半部背面靠主脉处;交配时雌雄呈“一”字形,多选择在已转绿的叶片上产卵,绝大多数将卵产到叶片基部组织里。初孵若虫孵出片刻即向上爬行,不善跳跃但比较活跃,常聚集叶片背面叶脉处取食。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挂设黄色粘胶板或振频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蜘蛛、瓢虫、猎蝽、草蛉等有益生物。

(3)化学防治:虫害发生期,可选用20%异丙威乳油3 000倍液、24%虫螨腈乳油1 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等药剂对树冠进行均匀喷雾,连续喷施2~3次,间隔10天左右。 8/LoPKEoHJaAg4frujggbx0V5CGQsxDRzhiLl4qxB42es+GK6A122/PcpG+zKx7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